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6 22: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概念阐释:
印度欧罗巴人 (简称,印欧人) 是印欧语系诸民族的总称,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希腊语等语族。印欧人起源于东欧平原,属于游牧民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印欧人
里海
黑海
非 洲
欧 洲
亚 洲
乌拉尔山脉
高加索山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情景探究一:结合下列迁徙路线示意图,介绍印欧人迁徙的路线?
从时间上看:
①前2000年,进入巴尔干半岛,演变成后世的希腊人;
②前17世纪,进入小亚细亚,发展为赫梯人;
③前6世纪,进入伊朗高原,发展为波斯人;
④ 进入印度河流域,被称为雅利安人;
主要向北、西、东南迁徙
持续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从方向上看:
⑤占领了西欧、北欧的广大地区,被称为凯尔特人






史料探究二:依据史料分析游牧民族迁徙的原因
材料一: 由于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赵琳《文明融合与文化冲突》
1、畜牧业经济为主体,强调逐水草而居
材料二:游牧民族骁勇强悍……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的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
——赵琳《文明融合与文化冲突》
2、游牧民族性格骁勇好战
史料探究二:依据史料分析游牧民族迁徙的原因
材料三:因为在公元前三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开始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③发达文明的吸引
④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马匹、马拉战车)
材料四:
材料四:
问题探究三: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举证① 赫梯:
赫梯帝国(约前17-前8C),奴隶制帝国,公元前1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后被亚述帝国灭亡。
赫梯人的铁器
赫梯人的战车想象图
举证② 波斯:
波斯帝国: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君主专制)。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古波斯帝国宫城遗址
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攻陷波斯,帝国灭亡;
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
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重建,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
举证③ 希腊: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黑暗时代
城邦文明
哲学家泰勒斯
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举证④ 古印度文化:
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人口迁徙推动了早期文化区域的形成,各早期文化区域的交流、交融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1)在不同地区产生了新的人群,促进了新的文化区域形成
(2)促进早期不同种族、区域之间文化的交流
(3)促进先进制度的确立与技术的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马拉战车得以推广;促进了冶铁技术的传播,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区的动荡、文化的破坏
1、积极性:
2、局限性: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入侵到公元前6世纪时就已经结束了。在扩大了文明区域之外,在亚欧大陆的北部,仍然有许多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他们还没有进入文明状态。例如在秦汉帝国的西北边境的匈奴人,在罗马帝国东北边境的日耳曼民族,以及在中亚草原上的阿兰人、大月氏等。他们在两个大帝国之间广阔的草原上来回游动,哪边衰弱而有利可图,他们就往哪边倒;哪边强盛了,他就向相反的方向游动。由于秦汉帝国不断地向西扩张,不断地主动攻击匈奴,所以使得匈奴掉头逃窜。结果呢,就引起整个亚欧大草原上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赵林《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
史实探究一: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
第一轮迁徙:
1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1)中国北方:
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55年-425年)
第一轮迁徙:
1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2)欧洲:
日耳曼人原居于多瑙河以北和莱茵河以东地区,以畜牧和打猎为生。3世纪以后,部分日耳曼人开始以雇佣兵的身份移居罗马帝国。
第二轮迁徙:
3—6世纪
(1)中国:
2
B: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A:少数民族内迁,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2)欧洲:
日耳曼人迁徙:
直接原因:匈奴人的扩张
内因:原始公社制开始瓦解,人口增加,但生产力低下
罗马衰落:公元3世纪,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封建生产关系(隶农制);奴隶制下社会矛盾尖锐,无力防御外族入侵
第二轮迁徙:
3—6世纪
2
第三轮迁徙:
7—8世纪
3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之后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之旅,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造成一定冲击,特别是相对落后的游牧世界学习吸收先进农耕世界的文化)
1、对政治格局:
2、对区域文化:
(1)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合作探究: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世界区域文化发展的意义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印欧人迁徙的概况
2、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一)迁徙过程
1、第一轮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2、第二轮迁徙:3—6世纪
3、第三轮迁徙:7-8世纪
(二)对世界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徙

早期区域文化产生

区域文化的交流

多元文化的共存

人类文明的进程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