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4 22: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部分
罪恶 继续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通过《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西方开始尝到甜头。而英国仅仅付出了523人伤亡的代价,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内患严重,政府军队已难以应付此时的局面,被迫同意地方政府组建军队,国内形势一片混乱。
材料二 1849年,英国在华外交官阿礼国曾上书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文翰说:“我们的政策就是面向控制那些必然引起改变现状的纠纷,制造那些纠纷,从而试图获得更多的利益。”
(1)根据材料一信息,谈谈你的认识。
(2)材料二中,英国在华外交官的上书,说明了什么?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英国在鸦片战争后依然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材料三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第34款和中法《黄埔条约》第35款中,有“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1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的说法,以利益“一体均沾”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条约》。法、美两国也追随英国之后,要求修改《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
材料四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联合法国、美国都指派本国驻华公使正式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要求。英国提出修改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进出口货物的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美使麦莲提出要在长江及其支流的任何口岸城市及港湾进行贸易,美国人可以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居住,并取得租赁、建筑的自由。
材料五 英国正当输华货物总值表(万英镑)(1842~1856年)
(3)分析材料三、四和材料五之间的关系。
为改变对华贸易的被动局面,获得更多的侵华权益,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可耻的“修约”活动。
说明材料六事件的历史地位。
材料五 1856年,中美《望厦条约》将满12年,美国再次发起了“修约”活动。美国对这次“修约”是有充分准备的。11月,以美国为首的第三次“修约”活动又以失败告终。显然,英法的消极态度是美国失败的重要原因。虽然英法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与美国同样迫切,但他们在等待更为有利的时机。并且,英法从上次 中得到教训:“用孤单的行动而不伴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就没有希望从中国取得重要的让步”。
材料六 .
(4)分析材料五中的“教训”,英法想要的“重要的让步”指的是什么。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导火索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修约”失败
“修约”失败
第二部分
阴霾 笼罩

第一阶段 (1856年--1858年)
丧失了内河航运权
广州城战役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中 国 战 败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与俄美法英
《天津条约》
中与英美法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58年6月
1858年11月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火烧圆明园(北京)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第二阶段 (1859年--1860年)
中 国 战 败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数额继续增加;
中与英法俄《北京条约》
1860年9月
说说你知道的有关圆明园的故事。
东北地区
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东北地区
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西北地区
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割占我国领土
最多的国家
第三部分
痛心 现实

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变化,说明了什么?
读图,分析通商口岸在地理分布上的变化
东南沿海一带
长江中下游地区
逐渐深入内地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比两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异同?
相同:①主要发动者都有英国;②发生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攫取在华利益;③性质相同,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非正义性的侵略战争。
不同:第二次鸦片战争①条约数量增加;②开放口岸增多;③侵略范围扩大;④获取特权增多;⑤赔款数额增加;⑥侵略罪行更加深重。
2.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获得更多赔款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1877年10月7日,美国《纽约时报》特约记者T.W.在该报上发表了《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扬子江游记》一文,写道:蒸汽火轮在扬子江上定期航行运营已有15个年头了,这项业务最初还是由美国公司发起的。材料中反映的现象( )
A.开始出现于《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表明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体现了列强由以商品倾销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趁火打劫,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沙俄割占的领土主要是在中国的( )
A.东北和西北   B.华南和西南 C.东南和中原   D.闽南和华东
6.“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时间:
结果:
影响: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清政府战败,
相继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856-1860年
侵略国:
英法主谋,俄美帮凶。
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了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