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课时打包下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课时打包下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22:41:24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3、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也知道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2、请先计算,然后说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H2+O2 2H2O
01
02
疑问一
疑问二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哪些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如何让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03
疑问三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主要步骤?
01
探究一
1、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阅读教材,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02
探究二
02
探究二
02
探究二
H2
+ O2
H2O
点燃
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03
探究三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哪些重要步骤?
⑴写
⑵配
⑶注
例: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Al+ O2 Al2O3
Al
4Al+3O2 2Al2O3
Al2O3
3
2
4
点燃
+
O2
03
探究三
1、引导归纳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原则
步骤
化 学方程式
的书写
1、遵守客观事实;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明反应条件、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
——最小公倍数法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讨论点拨
书写化学方程式除了要掌握书写原则、书写步骤,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
①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时,先配化学式中原子个数相对较大的元素;
②常见的反应条件有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只有加热能用“△”表示;
③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应打在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
01
练习一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⑵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02
练习二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 Fe+ O2    Fe3O4
点燃
⑵ FeCl3+ NaOH Fe(OH)3↓+ NaCl(共9张PPT)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步骤?
3、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注意事项?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电解水
⑵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哪些常见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总结:
①适用于大多数化学反应,且几乎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会用到;
②看哪种元素原子个数比较大,就先配哪种元素;若个数相同,则有氧先配氧。
⑴ H2+ O2 H2O
点燃
⑵ Al+ CuSO4   Al2(SO4)3+ Cu
⑶ Fe2O3+ HCl   FeCl3+ H2O
练习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2、奇偶法
H2O2    H2O + O2↑ 
MnO2
2
2
练习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P+ O2    P2O5 
点燃
③ CO+ O2    CO2 
点燃
② Al+ O2    Al2O3 
点燃
④ KClO3    KCl+ O2↑ 
MnO2

总结:
①适用于有元素的原子个数左右两边一边是奇数一边是偶数的情况;
②看哪种元素原子个数比较大,就先配哪种元素;若个数相同,则有氧先配氧。
3、观察法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O+ Fe2O3    Fe+ CO2 
高温
总结:
  适用于有得氧和失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练习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H2+ Fe2O3    Fe+ H2O 
 △
② C+ Fe3O4    Fe+CO2 ↑  
高温
3
3
2
1、引导归纳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原则
步骤
化 学方程式
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写
2、配
3、注
1、遵守客观事实;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⑴最小公倍数法;
⑵奇偶法;
⑶观察法。
(最关键)
(最难)
(最容易忽视)
2、讨论点拨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哪些问题?
⑴写:
⑵配
①三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②最小公倍数法和奇偶法选准先配的元素
③若反应前后原子团没有改变,则当作整体来配
⑶注
①常见的反应条件有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只有加
热能用“△”表示
②气体符号、沉淀应标在生成物化学式右边,该标必须标,不该标
一定不要标
必须正确写出化学反应中每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练习: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CH4+ O2    CO2+ H2O 
点燃
③ CO+ Fe3O4    Fe+ CO2
高温
② C+ Fe2O3    Fe+ CO2↑
高温
④ Al+ H2SO4    Al2(SO4)3+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