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_第24课__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上册_第24课__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04 20: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题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型
新授
时间
第 周-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 感 知 日本明治维新促使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概 述 这场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2、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都是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从时代背景、领导者、参加者、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唯物史观 日本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大背景下,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部分地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加快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完成了重大的历史转折
人文素养 日本明治维新后,疯狂对外侵略——这是日本改革的消极作用,我们深切地同情受害者。但是,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局来看,当年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积极作用占主要地位
疑难点拨
造成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的原因有哪些?
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级没有成为独立的、强有力的阶级。
②领导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是中下级武士,整个斗争又是在明治天皇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反对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不反对专制王权。
③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政府,本质上是一个藩阀政府,掌握大权的大多是倒幕有功的武士、藩政,他们跟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④日本长期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不深,历史文化传统浓厚。
我是初三( )班( ),我能努力学好历史!
学习材料: 课本p134-138,地图册p32
(指导、启导、疏导)
学 习 笔 记
【基础知识】
24课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原因:① 根本原因(内因):落后的 统治阻碍日本 发展。②直接原因(外因):以
为首的外国列强的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状况:
(1)19世纪中期, 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 国家。
(2)日本 性质手工工场扩大。
(3)1853年, 国打开日本大门,1854年,签订《 》
武士发动“ ”运动,发展为
运动,要求推翻 统治。
时间、领导者: 年, 天皇。
目的:摆脱民族危机,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内容:①经济 ;
②军事 ;
③政治 ;
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
影响:①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 ,“ ”,
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 的道路。
②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 ,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③但明治维新具有 ,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 。
后来,日本走上了 道路,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答案可写在本栏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德川幕府
性质:自上而下的
改革
思考: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发展中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的?
【课堂学习与探究】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师生共同解疑释惑。 2、师生共同研讨新问题
1、p137-138 思考、讨论
【课堂巩固与提高】
1.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2.19世纪中期,构成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农民反幕府统治斗争高潮    B.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越来越不满
  C.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
3.1853年,最先打开日本大门,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4.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   A.地主阶级性质 B.资产阶级性质 C.进步性质 D.封建性质
5、阅读下表的相关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国内
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
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上,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国际
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回答:(1)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各发生于何时?(2)两次改革的结果相同吗?各是怎样?
(3)试比较两次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课后反思】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的所得、所思、所悟
与明治维新同时中国: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