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1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
一、选择题
1.(2019五下·东海期中)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2.(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以( )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折线 B.曲线 C.直线
3.(河源补充试题 普通题 共29题)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 )万元.
A.12.5 B.15 C.30 D.60
4.(河源补充试题 普通题 共29题)如图是某商场跳绳销售情况统计图:买7米跳绳需要( )元.
A.18 B.36 C.42 D.48
二、填空题
5.(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下图是2010年~2014年鹿野化肥厂产量增长情况统计图,看图填空。
(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 吨。
(2)2013年的产量是2010年的产量的 倍。
(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 趋势。
6.(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下面是一辆旅游车往返于动物园和旅行社的时间和路程情况统计图。
(1)旅游车经过 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 小时。
(2)在 这个时间段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7.(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可以看出小明每隔 小时测一次体温
8.(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下面是好运公司2001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① 月的利润最多,是 万元。
② 月的利润最少,是 万元。
三、解答题
9.(2019五上·武城期末)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羽绒服销售量 月份销售量最高。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羽绒服销售量 月到 增长最快。
(3)羽绒服销售变化情况: 。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0.(2019五下·景县期末)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况。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少小时?
(3)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11.(2019五上·潍城期末)分析统计图.
(1)先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平均每年增长多少人?
(3)2018年近视人数是2013年的多少倍?
(4)近视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表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据此选择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折线
【分析】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40+50)÷6
=90÷6
=15(万元)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5万元.
故选:B.
【分析】求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用下半年的总营业额除以6个月即可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因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
6×7=42(元)
答:买7米跳绳需要42元.
故选:C.
【分析】根据图得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由此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7米跳绳的钱数.
5.【答案】(1)400
(2)5
(3)上升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400吨;
(2)1000÷200=5;
(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400;(2)5;(3)上升。
【分析】(1)根据2011年对应的竖轴上的数据确定这一年的化肥产量;
(2)用除法计算两年产量的倍数关系;
(3)根据折线的走势确定产量是上升还是下降即可。
6.【答案】(1)4;4
(2)6时~7时
(3)62.5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10-6=4(小时),14-10=4(小时),旅游车经过4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4小时;
(2)在6时~7时这段时间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250÷4=62.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1)4;4;(2)6时~7时;(3)62.5。
【分析】(1)旅游车6时出发,10时到达;从到达时到14时都是参观的时间;
(2)根据统计图中时间和路程判断哪个时间段的速度最快;
(3)前4小时共行了250千米,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出速度。
7.【答案】2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横轴代表时间,每两个数据之间代表的是时间间隔
【分析】考查队统计图的轴所表示的意义的认识
8.【答案】10;50;4;20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横轴表示的是月份,纵轴表示的是利润,所以从图中可以直接出,10月的利润最多,是50万元;4月的利润最少,是20万元。
【分析】从折线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和读出数据
9.【答案】(1)十二
(2)十;十一
(3)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天气越来越冷,需求量越来越大。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看看哪个月所在点最高即可;
(2)看看哪两个月的连线最陡,即可做出判断;
(3)看总体趋势即可;
(4)结合变化,分析科学合理即可。
10.【答案】(1)解:11-9=2(时)
30÷2=15(千米)
答: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2个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5千米。
(2)解:10:30-10:00=30(分钟)=0.5(小时)
答:李明在中途停留了一段时间,停留0.5个小时。
(3)解:30-15=15(千米)
15÷0.5=30(千米)
30-15=15(千米)
答: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15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15千米。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得出:李明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就是终点路程,就是30千米;
骑车平均速度=骑行的总路程÷所用总时间,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根据统计图可以得出停留的时间是10:00 到10:30,求差用减法计算即可;
(3)最后30分钟是10点半到11点,从图中可得10点半的路程是15千米、11点的路程是30千米,求这段时间的路程用减法计算即可;
从10点半到11点行驶的时间是0.5时,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用除法计算即可,再与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用大数减小数即可。
11.【答案】(1)解:
(2)解:(35-5)÷(18-13)
=30÷5
=6(人)
答:平均每年增长6人。
(3)解:35÷5=7
答:2018年近视人数是2013年的7倍。
(4)解:答:从统计图中发现,近视人数逐年增加;我们应该保护视力,健康生活.(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看各个点分别对着纵轴上的数几,把这个数写在点的上面;
(2)增长的总数÷增长的年份=平均每年增长的人数;
(3)2018近视人数÷2013近视人数= 2018年近视人数是2013年的倍数;
(4)折线呈上升趋势,上面人数在增加,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
1 / 12019-2020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1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
一、选择题
1.(2019五下·东海期中)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表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据此选择即可。
2.(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以( )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折线 B.曲线 C.直线
【答案】A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折线
【分析】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河源补充试题 普通题 共29题)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 )万元.
A.12.5 B.15 C.30 D.60
【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40+50)÷6
=90÷6
=15(万元)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5万元.
故选:B.
【分析】求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用下半年的总营业额除以6个月即可解答.
4.(河源补充试题 普通题 共29题)如图是某商场跳绳销售情况统计图:买7米跳绳需要( )元.
A.18 B.36 C.42 D.48
【答案】C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因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
6×7=42(元)
答:买7米跳绳需要42元.
故选:C.
【分析】根据图得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由此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7米跳绳的钱数.
二、填空题
5.(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下图是2010年~2014年鹿野化肥厂产量增长情况统计图,看图填空。
(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 吨。
(2)2013年的产量是2010年的产量的 倍。
(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 趋势。
【答案】(1)400
(2)5
(3)上升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400吨;
(2)1000÷200=5;
(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400;(2)5;(3)上升。
【分析】(1)根据2011年对应的竖轴上的数据确定这一年的化肥产量;
(2)用除法计算两年产量的倍数关系;
(3)根据折线的走势确定产量是上升还是下降即可。
6.(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下面是一辆旅游车往返于动物园和旅行社的时间和路程情况统计图。
(1)旅游车经过 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 小时。
(2)在 这个时间段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答案】(1)4;4
(2)6时~7时
(3)62.5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10-6=4(小时),14-10=4(小时),旅游车经过4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4小时;
(2)在6时~7时这段时间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250÷4=62.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1)4;4;(2)6时~7时;(3)62.5。
【分析】(1)旅游车6时出发,10时到达;从到达时到14时都是参观的时间;
(2)根据统计图中时间和路程判断哪个时间段的速度最快;
(3)前4小时共行了250千米,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出速度。
7.(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可以看出小明每隔 小时测一次体温
【答案】2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横轴代表时间,每两个数据之间代表的是时间间隔
【分析】考查队统计图的轴所表示的意义的认识
8.(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下面是好运公司2001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① 月的利润最多,是 万元。
② 月的利润最少,是 万元。
【答案】10;50;4;20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横轴表示的是月份,纵轴表示的是利润,所以从图中可以直接出,10月的利润最多,是50万元;4月的利润最少,是20万元。
【分析】从折线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和读出数据
三、解答题
9.(2019五上·武城期末)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羽绒服销售量 月份销售量最高。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羽绒服销售量 月到 增长最快。
(3)羽绒服销售变化情况: 。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十二
(2)十;十一
(3)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天气越来越冷,需求量越来越大。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看看哪个月所在点最高即可;
(2)看看哪两个月的连线最陡,即可做出判断;
(3)看总体趋势即可;
(4)结合变化,分析科学合理即可。
10.(2019五下·景县期末)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况。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少小时?
(3)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答案】(1)解:11-9=2(时)
30÷2=15(千米)
答: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2个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5千米。
(2)解:10:30-10:00=30(分钟)=0.5(小时)
答:李明在中途停留了一段时间,停留0.5个小时。
(3)解:30-15=15(千米)
15÷0.5=30(千米)
30-15=15(千米)
答: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15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15千米。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得出:李明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就是终点路程,就是30千米;
骑车平均速度=骑行的总路程÷所用总时间,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根据统计图可以得出停留的时间是10:00 到10:30,求差用减法计算即可;
(3)最后30分钟是10点半到11点,从图中可得10点半的路程是15千米、11点的路程是30千米,求这段时间的路程用减法计算即可;
从10点半到11点行驶的时间是0.5时,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用除法计算即可,再与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用大数减小数即可。
11.(2019五上·潍城期末)分析统计图.
(1)先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平均每年增长多少人?
(3)2018年近视人数是2013年的多少倍?
(4)近视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答案】(1)解:
(2)解:(35-5)÷(18-13)
=30÷5
=6(人)
答:平均每年增长6人。
(3)解:35÷5=7
答:2018年近视人数是2013年的7倍。
(4)解:答:从统计图中发现,近视人数逐年增加;我们应该保护视力,健康生活.(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看各个点分别对着纵轴上的数几,把这个数写在点的上面;
(2)增长的总数÷增长的年份=平均每年增长的人数;
(3)2018近视人数÷2013近视人数= 2018年近视人数是2013年的倍数;
(4)折线呈上升趋势,上面人数在增加,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