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4平行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无锡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同角的补角相等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答案】D
【知识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平行公理及推论;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A正确;
对顶角相等,故B正确;
同角的补角相等,故C正确;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对顶角性质、补角定理、平行公理,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2.下列语句: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③如果线段AB和线段CD不相交,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
④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⑤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故错误;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正确
③如果线段AB和线段CD不相交,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错误;
④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正确;
⑤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错误,
故选:B.
【分析】直接利用平行公理以及其推论分析得出答案.
3.如图,过点A画直线L的平行线,能画( )
A.两条以上 B.2条 C.1条 D.0条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因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所以如图,过点A画直线L的平行线,能画1条.
故选:C.
【分析】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2017七上·锡山期末)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答案】C
【知识点】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A正确;
B、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故B正确;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C错误;
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线段的性质,直线的性质,余角的性质,可得答案.
5.如果线段AB与线段CD没有交点,则( )
A.线段AB与线段CD一定平行 B.线段AB与线段CD一定不平行
C.线段AB与线段CD可能平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A、线段AB与线段CD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B、线段AB与线段CD不一定不平行,有可能平行,故本选项错误;C、线段AB与线段CD可能平行,故本选项正确;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也不对,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分析】根据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内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若a、b、c是同一平面内三条不重合的直线,则它们的交点可以有( )
A.1个或2个或3个 B.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
C.1个或2个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当三条直线互相平行,交点是个0;当两条直线平行,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交点是2个;当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交于同一点,交点个数是1个;当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交点个数是3个;故选: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相交线的定义,可得答案.
7.长方形有( )组平行线.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B
【分析】根据矩形的定义,可得答案.
8.如图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长方形对边平行,∴根据平行公理,前两次折痕互相平行,∵第三次折叠,是把平角折成两个相等的角,∴是90°,与前两次折痕垂直.∴折痕与折痕之间平行或垂直.故选C.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和垂直的定义解答.
二、填空题
9.(2020七上·德惠期末)如图,在直线a外有一点P,经过点P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如果 ,那么过点P的其它直线与直线a一定不平行,理由是 .
【答案】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在直线a外有一点P,经过点P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根据平行公理可知,过点P只有一条直线a平行,既然如果 ,那么过点P的其它直线与直线a一定不平行.
故答案是: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解决即可.
10.(2017七下·泰兴期末)如果∠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A比∠B的3倍少36°,则∠A的度数是 .
【答案】18°或126°
【知识点】角的运算;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
∴∠A与∠B相等或互补。
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
当∠A+∠B=180°时,∠A=3∠B 36°,
解得:∠A=126°;
②如图2,
当∠A=∠B,∠A=3∠B 36°,
解得:∠A=18°.
所以∠A=18°或126°.
11.直线a同侧有A,B,C三点,若过A,B的直线m和过B,C的直线n都与a平行,则A,B,C三点 ,原因是 .
【答案】共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直线a同侧有A,B,C三点,若过A,B的直线m和过B,C的直线n都与a平行,则经过同一点B有两条直线m和n都与直线a平行,这与平行公理相矛盾,
所以A,B,C三点共线,原因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即可解答.
12.如图,根据要求填空.
(1)过A作AE∥BC,交 于点E;
(2)过B作BF∥AD,交 于点F;
(3)过C作CG∥AD,交 ;
(4)过D作DH∥BC,交BA的 于点H.
【答案】DC;DC;AB的延长线;延长线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1)过A作AE∥BC,交DC于点E;
(2)过B作BF∥AD,交DC于点F;
(3)过C作CG∥AD,交AB的延长线于点G;
(4)过D作DH∥BC,交BA的延长线于点H.
【分析】根据要求,直接进行作图就可以解决.
13.如图,与AB平行的棱有 条,与AA′平行的棱有 条.
【答案】3;3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和棱AB平行的棱有CD、A′B′、C′D′共有3条;与棱AA′平行的棱有DD′、BB′、CC′共有3条.
故答案为:3;3.
【分析】根据平行的定义,结合图形直接找出和棱AB平行的棱,与棱AA′平行的棱即可.
14.平面上不重合的四条直线,可能产生交点的个数为 个.
【答案】0,1,3,4,5,6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1)当四条直线平行时,无交点;
(2)当三条平行,另一条与这三条不平行时,有3个交点;
(3)当两两直线平行时,有4个交点;
(4)当有两条直线平行,而另两条不平行时,有5个交点;
(5)当四条直线同交于一点时,只有1个交点;
(6)当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时,有6个交点;
(7)当有两条直线平行,而另两条不平行并且交点在平行线上时,有3个交点.
故答案为:0,1,3,4,5,6.
【分析】从平行线的角度考虑,先考虑四条直线都平行,再考虑三条、两条直至都不平行,作出草图即可看出.
15.小明列举生活中几个例子,你认为是平行线的是 (填序号).
①马路上斑马线;②火车铁轨;③直跑道线;④长方形门框上下边.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是平行线的是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判断即可.
16.右图的网格纸中,AB∥ ,AB⊥ .
【答案】CD;AE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得AB∥CD,而CD⊥AE,
∴可得AB⊥AE.
【分析】由图形不难得出AB∥CD,而CD又垂直AE,则可得AB与AE垂直.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6×4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E、F都在格点上.连接点A、B得线段AB.
(1)连接C、D、E、F中的任意两点,共可得 条线段,在图中画出来;
(2)在(1)中所连得的线段中,与AB平行的线段是 ;
(3)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度量、检验,AB及(1)中所连得的线段中,互相垂直的线段有几对?(请用“⊥”表示出来) .
【答案】(1)解:如图1所示,
连接C、D、E、F中的任意两点,共可得6条线段;
故答案为:6;
(2)解:与线段AB平行的线段是FD;
故答案为:FD;
(3)解:互相垂直的线段有:CD⊥CE,DF⊥DE,AB⊥DE;
故互相垂直的线段有3对,
故答案为:CD⊥CE,DF⊥DE,AB⊥DE.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1)连接C、D、E、F中的任意两点,即可得到线段的条数;
(2)根据图形即可得到线段AB平行的线段是FD;
(3)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18.(原创题)如图所示,在书写艺术字时,常常运用画“平行线段”这种基本作图方法,此图是在书写字母“M”:
(1)请从正面,上面,右侧三个不同方向上各找出一组平行线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EF与A′B′有何位置关系,CC′与DH有何位置关系?
【答案】(1)解:正面:AB∥EF;上面:A′B′∥AB;右侧:DD′∥HR;
(2)解:EF∥A′B′,CC′⊥DH.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1)正面AE、MF、NG、DH是平行的,MP、QB平行,PN、CQ平行;上面AA′、BB′、CC′、DD′相互平行,AB、A′B′、CD、C′D′平行;右侧HR、DD′平行,HD、RD′平行;
(2)EF与A′B′都与AB平行,所以平行;CC′与DD′平行,DD′与DH垂直,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是异面垂直.
四、作图题
19.如图所示,在∠AOB内有一点P.
(1)过P画L1∥OA;
(2)过P画L2∥OB;
(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关系?
【答案】解:(1)(2)如图所示,
(3)L1与L2夹角有两个:∠1,∠2;∠1=∠O,∠2+∠O=180°,所以l1和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用两个三角板,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画平行线,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关系为:相等或互补.
20.作图题:(只保留作图痕迹)如图,在方格纸中,有两条线段AB、BC.
利用方格纸完成以下操作:
(1)过点A作BC的平行线;
(2)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与(1)中的平行线交于点D;
(3)过点B作AB的垂线.
【答案】解:
(1)A所在的横线就是满足条件的直线,即AE就是所求;
(2)在直线AE上,到A距离是5个格长的点就是D,则CD就是所求与AB平行的直线;
(3)AE上D右边的个点F,过B,F作直线,就是所求.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1)A所在的横线就是满足条件的直线;
(2)在直线AD上到A得等于BC的点D,则直线CD即为所求;
(3)AE上D右边的个点F,过B,F的直线即为所求.
1 / 1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4平行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无锡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同角的补角相等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下列语句: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③如果线段AB和线段CD不相交,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
④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⑤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3.如图,过点A画直线L的平行线,能画( )
A.两条以上 B.2条 C.1条 D.0条
4.(2017七上·锡山期末)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5.如果线段AB与线段CD没有交点,则( )
A.线段AB与线段CD一定平行 B.线段AB与线段CD一定不平行
C.线段AB与线段CD可能平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若a、b、c是同一平面内三条不重合的直线,则它们的交点可以有( )
A.1个或2个或3个 B.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
C.1个或2个 D.以上都不对
7.长方形有( )组平行线.
A.1 B.2 C.3 D.4
8.如图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9.(2020七上·德惠期末)如图,在直线a外有一点P,经过点P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如果 ,那么过点P的其它直线与直线a一定不平行,理由是 .
10.(2017七下·泰兴期末)如果∠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A比∠B的3倍少36°,则∠A的度数是 .
11.直线a同侧有A,B,C三点,若过A,B的直线m和过B,C的直线n都与a平行,则A,B,C三点 ,原因是 .
12.如图,根据要求填空.
(1)过A作AE∥BC,交 于点E;
(2)过B作BF∥AD,交 于点F;
(3)过C作CG∥AD,交 ;
(4)过D作DH∥BC,交BA的 于点H.
13.如图,与AB平行的棱有 条,与AA′平行的棱有 条.
14.平面上不重合的四条直线,可能产生交点的个数为 个.
15.小明列举生活中几个例子,你认为是平行线的是 (填序号).
①马路上斑马线;②火车铁轨;③直跑道线;④长方形门框上下边.
16.右图的网格纸中,AB∥ ,AB⊥ .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6×4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E、F都在格点上.连接点A、B得线段AB.
(1)连接C、D、E、F中的任意两点,共可得 条线段,在图中画出来;
(2)在(1)中所连得的线段中,与AB平行的线段是 ;
(3)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度量、检验,AB及(1)中所连得的线段中,互相垂直的线段有几对?(请用“⊥”表示出来) .
18.(原创题)如图所示,在书写艺术字时,常常运用画“平行线段”这种基本作图方法,此图是在书写字母“M”:
(1)请从正面,上面,右侧三个不同方向上各找出一组平行线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EF与A′B′有何位置关系,CC′与DH有何位置关系?
四、作图题
19.如图所示,在∠AOB内有一点P.
(1)过P画L1∥OA;
(2)过P画L2∥OB;
(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关系?
20.作图题:(只保留作图痕迹)如图,在方格纸中,有两条线段AB、BC.
利用方格纸完成以下操作:
(1)过点A作BC的平行线;
(2)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与(1)中的平行线交于点D;
(3)过点B作AB的垂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平行公理及推论;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A正确;
对顶角相等,故B正确;
同角的补角相等,故C正确;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对顶角性质、补角定理、平行公理,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2.【答案】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故错误;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正确
③如果线段AB和线段CD不相交,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错误;
④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正确;
⑤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错误,
故选:B.
【分析】直接利用平行公理以及其推论分析得出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因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所以如图,过点A画直线L的平行线,能画1条.
故选:C.
【分析】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答案】C
【知识点】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A正确;
B、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故B正确;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C错误;
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线段的性质,直线的性质,余角的性质,可得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A、线段AB与线段CD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B、线段AB与线段CD不一定不平行,有可能平行,故本选项错误;C、线段AB与线段CD可能平行,故本选项正确;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也不对,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分析】根据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内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答案】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当三条直线互相平行,交点是个0;当两条直线平行,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交点是2个;当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交于同一点,交点个数是1个;当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交点个数是3个;故选: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相交线的定义,可得答案.
7.【答案】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B
【分析】根据矩形的定义,可得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长方形对边平行,∴根据平行公理,前两次折痕互相平行,∵第三次折叠,是把平角折成两个相等的角,∴是90°,与前两次折痕垂直.∴折痕与折痕之间平行或垂直.故选C.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和垂直的定义解答.
9.【答案】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在直线a外有一点P,经过点P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根据平行公理可知,过点P只有一条直线a平行,既然如果 ,那么过点P的其它直线与直线a一定不平行.
故答案是: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解决即可.
10.【答案】18°或126°
【知识点】角的运算;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
∴∠A与∠B相等或互补。
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
当∠A+∠B=180°时,∠A=3∠B 36°,
解得:∠A=126°;
②如图2,
当∠A=∠B,∠A=3∠B 36°,
解得:∠A=18°.
所以∠A=18°或126°.
11.【答案】共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直线a同侧有A,B,C三点,若过A,B的直线m和过B,C的直线n都与a平行,则经过同一点B有两条直线m和n都与直线a平行,这与平行公理相矛盾,
所以A,B,C三点共线,原因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即可解答.
12.【答案】DC;DC;AB的延长线;延长线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1)过A作AE∥BC,交DC于点E;
(2)过B作BF∥AD,交DC于点F;
(3)过C作CG∥AD,交AB的延长线于点G;
(4)过D作DH∥BC,交BA的延长线于点H.
【分析】根据要求,直接进行作图就可以解决.
13.【答案】3;3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和棱AB平行的棱有CD、A′B′、C′D′共有3条;与棱AA′平行的棱有DD′、BB′、CC′共有3条.
故答案为:3;3.
【分析】根据平行的定义,结合图形直接找出和棱AB平行的棱,与棱AA′平行的棱即可.
14.【答案】0,1,3,4,5,6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1)当四条直线平行时,无交点;
(2)当三条平行,另一条与这三条不平行时,有3个交点;
(3)当两两直线平行时,有4个交点;
(4)当有两条直线平行,而另两条不平行时,有5个交点;
(5)当四条直线同交于一点时,只有1个交点;
(6)当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时,有6个交点;
(7)当有两条直线平行,而另两条不平行并且交点在平行线上时,有3个交点.
故答案为:0,1,3,4,5,6.
【分析】从平行线的角度考虑,先考虑四条直线都平行,再考虑三条、两条直至都不平行,作出草图即可看出.
15.【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是平行线的是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判断即可.
16.【答案】CD;AE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得AB∥CD,而CD⊥AE,
∴可得AB⊥AE.
【分析】由图形不难得出AB∥CD,而CD又垂直AE,则可得AB与AE垂直.
17.【答案】(1)解:如图1所示,
连接C、D、E、F中的任意两点,共可得6条线段;
故答案为:6;
(2)解:与线段AB平行的线段是FD;
故答案为:FD;
(3)解:互相垂直的线段有:CD⊥CE,DF⊥DE,AB⊥DE;
故互相垂直的线段有3对,
故答案为:CD⊥CE,DF⊥DE,AB⊥DE.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1)连接C、D、E、F中的任意两点,即可得到线段的条数;
(2)根据图形即可得到线段AB平行的线段是FD;
(3)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18.【答案】(1)解:正面:AB∥EF;上面:A′B′∥AB;右侧:DD′∥HR;
(2)解:EF∥A′B′,CC′⊥DH.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1)正面AE、MF、NG、DH是平行的,MP、QB平行,PN、CQ平行;上面AA′、BB′、CC′、DD′相互平行,AB、A′B′、CD、C′D′平行;右侧HR、DD′平行,HD、RD′平行;
(2)EF与A′B′都与AB平行,所以平行;CC′与DD′平行,DD′与DH垂直,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是异面垂直.
19.【答案】解:(1)(2)如图所示,
(3)L1与L2夹角有两个:∠1,∠2;∠1=∠O,∠2+∠O=180°,所以l1和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用两个三角板,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画平行线,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关系为:相等或互补.
20.【答案】解:
(1)A所在的横线就是满足条件的直线,即AE就是所求;
(2)在直线AE上,到A距离是5个格长的点就是D,则CD就是所求与AB平行的直线;
(3)AE上D右边的个点F,过B,F作直线,就是所求.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解析】【分析】(1)A所在的横线就是满足条件的直线;
(2)在直线AD上到A得等于BC的点D,则直线CD即为所求;
(3)AE上D右边的个点F,过B,F的直线即为所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