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上·安庆期中)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
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放映中的投影仪屏幕
B. 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
C. 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
D. 正月十五皎洁的满月
3.人类梦想移民到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可以看到( )
A.月食现象 B.日食现象
C.日食和月食现象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4.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C. 河水看上去“较浅”
D.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5.(2017·镇江模拟)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
B.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C. 水中的筷子
D.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6.动动脑筋:请帮小明在下列物体中找出不是光源的一个( )
A.闪电 B.太阳 C.月亮 D.亮着的电灯
7.(2017八上·钦州港月考)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日食
B.铅笔好像折断了
C.鸟巢水中倒影
D.放大的像
8.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
A.太阳 B.火焰 C.月亮 D.电灯
9.(2016八上·宁津期中)下列词语所描述的,是光源的是( )
A.金光闪闪 B.火光冲天 C.红光满面 D.波光粼粼
10.晴天,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 )
A.太阳的实像 B.太阳的影子 C.太阳的虚像 D.树叶的影子
1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二、多选题
12.(2016八上·博爱期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日食和月食 B.镜中花水中月
C.小孔成像 D.水杯中折断的筷子
三、填空题
13.(2017·安阳模拟)发生日偏食时,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间的缝隙,会在树下的地面上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 (选填“圆形”或“月芽形”)光斑;光斑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14.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
16.(2017·罗平模拟)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光速 ;1光年= m,已知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为16光年,它们相距为 km.
18.光源是指 的物体,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 .
19.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可以用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实验题
20.(2017·徐州模拟)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21.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填“倒立”或“正立” 的 填“虚”或“实” 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五、作图题
22.(2018八上·仪征期中)如图,路灯下站着小芳、小刚两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身影,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23.作图题
如图所示,人眼在S处,P、Q是不透光的挡板,试作出人眼通过PQ之间的缝隙所能看到的挡板右侧的范围。
24.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的天空的范围(画出光路示意图).
25.如图中一发光点S在不透明的木板AB的左边,木板上有一个小孔,请在如图中画出光线能达到的范围,并在此范围中打上阴影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不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A、投影屏幕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B、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C、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
D、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故选C.
【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自身不能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据此分析答题.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地球上时,日食是月球挡住太阳光的现象,同样的道理,在月球上时,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而月食是月亮运行到地球的影子区域形成的,如果人到月球上,因为月球小,影子也很小,挡不住地球,所以是看不到类似月食的现象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4.【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它属于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A符合题意;B是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它属于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C和D都是光的折射现象,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沿直线传播可以形成影子、小孔成像现象等,树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
5.【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错误;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6.【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闪电是云层中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高温而发光是光源;太阳自身发光是光源;
月亮是是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不属于光源;电灯发光时也是光源。
故答案为:C。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才可称为光源.
7.【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A、日偏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符合题意;
B、水中的笔向上翘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鸟巢的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字母被放大镜放大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8.【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光源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火焰和电灯都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是月亮。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源是可以自行发光的物体,月亮的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是光源.
9.【答案】B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
A、金光闪闪是说物体表面很亮,一般是发生镜面反射所致,不是自身发光,故A不合题意;
B、火光冲天是火焰发出的光,是自身发光,属于光源,故B符合题意;
C、红光满面是指人的脸色发红,可反射红光,不是自身发光,故C不合题意;
D、波光粼粼是指水面对光的反射,不是自身发光,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反射其它物体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根据选项中的描述,看是否是自身在发光可做出判断.
10.【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树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11.【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不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2.【答案】A,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
A、日食、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镜中花水中月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
D、水中筷子“折断”,是水下筷子反射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折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13.【答案】月芽形;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日偏食的形成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当发生日偏食时,太阳成为月牙形,故树下的地面上形成月牙形光斑;
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像的大小不同,故光斑的大小不同.
故答案为:月芽形; 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分析】(1)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2)在物体到小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据此分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
14.【答案】都能在空气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解析】【解答】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将事物进行对比能更清楚的了解事物的区别与联系,声音与光进行比较相同点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空气或玻璃或水中传播;不同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即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都能在空气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声音和光的速度不同,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5.【答案】3×108;月亮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月亮。
故答案为:3×108;月亮.
【分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光源的可以自行发光的物体,月亮不是光源.
16.【答案】直线传播;绿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绿.
【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
17.【答案】3×108;小;9.4608×1015;1.513278×1014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解: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光速小;
②光在1年通过的距离叫光年.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9.4608×1012km;
16光年的距离为9.4608×1012km×16=1.513278×1014km.
故答案为:3×108;小;9.4608×1015;1.513278×1014.
【分析】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②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是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路程.
18.【答案】能够自身发光;天然;人造;眼睛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光源指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分为天然光源(如太阳)和人造光源(如电灯);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故答案为:能够自身发光;天然;人造;眼睛.
【分析】(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都是天然光源;烛焰、电灯、蜡烛等都是人造光源.(2)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它发出或者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
19.【答案】(1)实;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无
(2)不变;变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2)物体远离N筒时,物体发出的光仍然能把光屏照亮,所以还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距不变,但像变小。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和像距不同时,像的大小不同.
20.【答案】倒立;变大;不变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倒立的实像,满足: = ,所以灯丝像的大小= ×灯丝的大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灯丝到孔的距离减小,像将增大;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倒立、变大、不变.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应用,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顶部的塑料薄膜到孔的距离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
21.【答案】倒立;实;变大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实像;(2)因为小孔成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所以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光线发散程度更大,像距不变,所以像将变大。
故答案为:倒立;实;变大.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距或物距变化时,像的大小也变化.
22.【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小芳和小刚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光源的位置,如下图:
答案如上图
【分析】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作图.
23.【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连接S点与窗口的上端P和下端Q,做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之间的范围就是在挡板右侧人眼能看到挡板右侧的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4.【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图中E点是青蛙的眼睛,将E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和右边的端点分别连成直线,光线是进入青蛙的眼睛的,所以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5.【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让电光源S分别过小孔的最上端和最下端的边缘作出两条光线,两条光线之间即为光线能到达的范围,如图:
【分析】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上·安庆期中)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不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放映中的投影仪屏幕
B. 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
C. 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
D. 正月十五皎洁的满月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A、投影屏幕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B、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C、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
D、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故选C.
【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自身不能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据此分析答题.
3.人类梦想移民到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可以看到( )
A.月食现象 B.日食现象
C.日食和月食现象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地球上时,日食是月球挡住太阳光的现象,同样的道理,在月球上时,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而月食是月亮运行到地球的影子区域形成的,如果人到月球上,因为月球小,影子也很小,挡不住地球,所以是看不到类似月食的现象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4.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C. 河水看上去“较浅”
D.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它属于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A符合题意;B是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它属于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C和D都是光的折射现象,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沿直线传播可以形成影子、小孔成像现象等,树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
5.(2017·镇江模拟)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
B.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C. 水中的筷子
D.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错误;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6.动动脑筋:请帮小明在下列物体中找出不是光源的一个( )
A.闪电 B.太阳 C.月亮 D.亮着的电灯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闪电是云层中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高温而发光是光源;太阳自身发光是光源;
月亮是是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不属于光源;电灯发光时也是光源。
故答案为:C。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才可称为光源.
7.(2017八上·钦州港月考)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日食
B.铅笔好像折断了
C.鸟巢水中倒影
D.放大的像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A、日偏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符合题意;
B、水中的笔向上翘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鸟巢的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字母被放大镜放大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8.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
A.太阳 B.火焰 C.月亮 D.电灯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光源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火焰和电灯都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是月亮。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源是可以自行发光的物体,月亮的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是光源.
9.(2016八上·宁津期中)下列词语所描述的,是光源的是( )
A.金光闪闪 B.火光冲天 C.红光满面 D.波光粼粼
【答案】B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
A、金光闪闪是说物体表面很亮,一般是发生镜面反射所致,不是自身发光,故A不合题意;
B、火光冲天是火焰发出的光,是自身发光,属于光源,故B符合题意;
C、红光满面是指人的脸色发红,可反射红光,不是自身发光,故C不合题意;
D、波光粼粼是指水面对光的反射,不是自身发光,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反射其它物体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根据选项中的描述,看是否是自身在发光可做出判断.
10.晴天,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 )
A.太阳的实像 B.太阳的影子 C.太阳的虚像 D.树叶的影子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树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1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不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多选题
12.(2016八上·博爱期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日食和月食 B.镜中花水中月
C.小孔成像 D.水杯中折断的筷子
【答案】A,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
A、日食、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镜中花水中月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
D、水中筷子“折断”,是水下筷子反射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折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三、填空题
13.(2017·安阳模拟)发生日偏食时,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间的缝隙,会在树下的地面上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 (选填“圆形”或“月芽形”)光斑;光斑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月芽形;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日偏食的形成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当发生日偏食时,太阳成为月牙形,故树下的地面上形成月牙形光斑;
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像的大小不同,故光斑的大小不同.
故答案为:月芽形; 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分析】(1)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2)在物体到小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据此分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
14.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答案】都能在空气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解析】【解答】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将事物进行对比能更清楚的了解事物的区别与联系,声音与光进行比较相同点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空气或玻璃或水中传播;不同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即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都能在空气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声音和光的速度不同,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
【答案】3×108;月亮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月亮。
故答案为:3×108;月亮.
【分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光源的可以自行发光的物体,月亮不是光源.
16.(2017·罗平模拟)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直线传播;绿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绿.
【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光速 ;1光年= m,已知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为16光年,它们相距为 km.
【答案】3×108;小;9.4608×1015;1.513278×1014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解: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光速小;
②光在1年通过的距离叫光年.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9.4608×1012km;
16光年的距离为9.4608×1012km×16=1.513278×1014km.
故答案为:3×108;小;9.4608×1015;1.513278×1014.
【分析】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②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是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路程.
18.光源是指 的物体,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 .
【答案】能够自身发光;天然;人造;眼睛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解:光源指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分为天然光源(如太阳)和人造光源(如电灯);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故答案为:能够自身发光;天然;人造;眼睛.
【分析】(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都是天然光源;烛焰、电灯、蜡烛等都是人造光源.(2)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它发出或者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
19.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可以用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实;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无
(2)不变;变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2)物体远离N筒时,物体发出的光仍然能把光屏照亮,所以还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距不变,但像变小。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和像距不同时,像的大小不同.
四、实验题
20.(2017·徐州模拟)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倒立;变大;不变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倒立的实像,满足: = ,所以灯丝像的大小= ×灯丝的大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灯丝到孔的距离减小,像将增大;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倒立、变大、不变.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应用,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顶部的塑料薄膜到孔的距离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
21.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填“倒立”或“正立” 的 填“虚”或“实” 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答案】倒立;实;变大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实像;(2)因为小孔成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所以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光线发散程度更大,像距不变,所以像将变大。
故答案为:倒立;实;变大.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距或物距变化时,像的大小也变化.
五、作图题
22.(2018八上·仪征期中)如图,路灯下站着小芳、小刚两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身影,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小芳和小刚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光源的位置,如下图:
答案如上图
【分析】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作图.
23.作图题
如图所示,人眼在S处,P、Q是不透光的挡板,试作出人眼通过PQ之间的缝隙所能看到的挡板右侧的范围。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连接S点与窗口的上端P和下端Q,做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之间的范围就是在挡板右侧人眼能看到挡板右侧的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4.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的天空的范围(画出光路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图中E点是青蛙的眼睛,将E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和右边的端点分别连成直线,光线是进入青蛙的眼睛的,所以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5.如图中一发光点S在不透明的木板AB的左边,木板上有一个小孔,请在如图中画出光线能达到的范围,并在此范围中打上阴影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让电光源S分别过小孔的最上端和最下端的边缘作出两条光线,两条光线之间即为光线能到达的范围,如图:
【分析】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