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根据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答案】C
【知识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得:人和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都比听觉范围要小,但都只能听到一部分频率的声音.人和蝙蝠的听觉范围不完全相同: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蝙蝠只能听到1000-120000Hz的声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像,分析人的听声范围和发声不同的频率范围。
2.如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探测海深
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答案】B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探测海深是运用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的特点,A不符合题意;
B、敲瓶底火焰摇动是由于声音对火焰做功的结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符合题意;
C、回声定位是运用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探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3.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这是因为听诊器能( )
A.改变声音 B.减少声音分散
C.加强振动 D.以上解释都不对
【答案】B
【知识点】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
故选B.
【分析】选题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
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A不符合题意;
B、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B不符合题意;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C不符合题意;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判断。
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是收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答案】A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风暴能够产生次声波,即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范围,我们人听不到,但水母可以接收到次声波,A符合题意;
而风暴不会引起电磁波及地磁场的变化,也不会引起温度的突然变化,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声范围内,有些动物能听到。
6.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惊呆了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
D.狗听到无线电波
【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从20Hz~20000Hz,狗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15Hz~50000Hz.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与狗听到的频率范围不同,所以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7.(2017八上·麦积期末)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答案】C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人们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是因为声波能使物体振动,从而达到粉碎小石头的目的.这种现象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ABD错误.
故选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波是一种振动,能传递能量.
8.下列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
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
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
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答案】C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振动的喇叭产生的声音使蜡烛火焰熄灭,A不符合题意;
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使马路旁居民窗户振动产生声音,B不符合题意;
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符合题意;
D、超声波可以击碎体内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B、D声音都可以对其它物体做功,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美妙的音乐是声源由规律振动产生的,是乐音。
9.下列哪句话不正确 (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时声音的频率较低,发出的是次声波,A不符合题意;
B、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B不符合题意;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较长,容易绕过障碍物,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时产生的声音,一般较大的物体振动时会产生次声波.
二、填空题
10.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答案】能量;信息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爆炸声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11.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即通过声音我们判断是不是破裂,即是声音传递了信息;②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即通过接受到的回声判断海洋的深度,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即通过声音判断人体是否发生病变,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即侧指声音比较有“劲”,故是声音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1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答案】次声波;20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这种声音对人体危害极大,而且由于人无法直接听到,所以一旦受到伤害,后果就很严重。
故答案为:次声波;20.
【分析】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次声波对人体的危害大.
1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 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
【答案】能量;听;信息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超声利用能量将结石粉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中医中的“闻”,是指医生通过听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分析】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三、简答题
14. 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起事件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请你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回声测距),如果能测出发出声音到反射声音(回声)的时间,又知道水中声速,则能计算出冰山到船的距离。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声学测冰山的道理是回声测距。具体的方法就是: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回声测距),如果能测出发出声音到反射声音(回声)的时间,又知道水中声速,则能计算出冰山到船的距离。
【分析】利用声速和时间,结合速度计算,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
15.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信息,你知道这里面的物理学道理吗?
【答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声可以传递能量,高喊可能由于声传递的能量造成雪崩,带来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声可以传递能量,高嘁可能由于声传递的能量造成雪崩,带来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较大的声音可以引起周围环境的共鸣或共振.
四、综合题
16.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答案】(1)高于20000Hz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根据原文内容: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2)根据原文内容: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剥落。(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4)由v= 得:s=vt=1500m/s×4s=6000m,这是声音往返走的路程,单程是海洋的深度,所以海洋的深度h= s= ×6000m=3000m.
【分析】超声波是频率超过20000Hz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回声现象可以测量距离.
五、实验题
17.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所示:A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答案】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3cm
做法 轻拍塑料薄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察内容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要做到每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在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时,可拍动塑料膜,观察烛焰是否摆动,若烛焰发生摆动,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要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要控制声音的频率不变、声源到烛焰的距离不变,轻拍和重拍塑料膜,观察烛焰摆动的幅度是否改变,若发生改变,则说明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有关: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3cm
做法 轻拍塑料薄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察内容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分析】声音具有能量,可以让与之接触或附近的物体振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根据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2.如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探测海深
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3.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这是因为听诊器能( )
A.改变声音 B.减少声音分散
C.加强振动 D.以上解释都不对
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是收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6.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惊呆了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
D.狗听到无线电波
7.(2017八上·麦积期末)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8.下列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
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
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
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9.下列哪句话不正确 (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二、填空题
10.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11.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1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1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 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
三、简答题
14. 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起事件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请你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是什么。
15.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信息,你知道这里面的物理学道理吗?
四、综合题
16.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五、实验题
17.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所示:A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得:人和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都比听觉范围要小,但都只能听到一部分频率的声音.人和蝙蝠的听觉范围不完全相同: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蝙蝠只能听到1000-120000Hz的声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像,分析人的听声范围和发声不同的频率范围。
2.【答案】B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探测海深是运用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的特点,A不符合题意;
B、敲瓶底火焰摇动是由于声音对火焰做功的结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符合题意;
C、回声定位是运用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探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3.【答案】B
【知识点】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
故选B.
【分析】选题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
4.【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A不符合题意;
B、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B不符合题意;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C不符合题意;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判断。
5.【答案】A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风暴能够产生次声波,即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范围,我们人听不到,但水母可以接收到次声波,A符合题意;
而风暴不会引起电磁波及地磁场的变化,也不会引起温度的突然变化,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声范围内,有些动物能听到。
6.【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从20Hz~20000Hz,狗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15Hz~50000Hz.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与狗听到的频率范围不同,所以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7.【答案】C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人们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是因为声波能使物体振动,从而达到粉碎小石头的目的.这种现象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ABD错误.
故选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波是一种振动,能传递能量.
8.【答案】C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振动的喇叭产生的声音使蜡烛火焰熄灭,A不符合题意;
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使马路旁居民窗户振动产生声音,B不符合题意;
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符合题意;
D、超声波可以击碎体内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B、D声音都可以对其它物体做功,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美妙的音乐是声源由规律振动产生的,是乐音。
9.【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时声音的频率较低,发出的是次声波,A不符合题意;
B、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B不符合题意;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较长,容易绕过障碍物,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时产生的声音,一般较大的物体振动时会产生次声波.
10.【答案】能量;信息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爆炸声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11.【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即通过声音我们判断是不是破裂,即是声音传递了信息;②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即通过接受到的回声判断海洋的深度,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即通过声音判断人体是否发生病变,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即侧指声音比较有“劲”,故是声音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12.【答案】次声波;20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这种声音对人体危害极大,而且由于人无法直接听到,所以一旦受到伤害,后果就很严重。
故答案为:次声波;20.
【分析】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次声波对人体的危害大.
13.【答案】能量;听;信息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超声利用能量将结石粉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中医中的“闻”,是指医生通过听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分析】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14.【答案】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回声测距),如果能测出发出声音到反射声音(回声)的时间,又知道水中声速,则能计算出冰山到船的距离。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声学测冰山的道理是回声测距。具体的方法就是: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回声测距),如果能测出发出声音到反射声音(回声)的时间,又知道水中声速,则能计算出冰山到船的距离。
【分析】利用声速和时间,结合速度计算,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
15.【答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声可以传递能量,高喊可能由于声传递的能量造成雪崩,带来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声可以传递能量,高嘁可能由于声传递的能量造成雪崩,带来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较大的声音可以引起周围环境的共鸣或共振.
16.【答案】(1)高于20000Hz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根据原文内容: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2)根据原文内容: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剥落。(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4)由v= 得:s=vt=1500m/s×4s=6000m,这是声音往返走的路程,单程是海洋的深度,所以海洋的深度h= s= ×6000m=3000m.
【分析】超声波是频率超过20000Hz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回声现象可以测量距离.
17.【答案】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3cm
做法 轻拍塑料薄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察内容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要做到每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在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时,可拍动塑料膜,观察烛焰是否摆动,若烛焰发生摆动,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要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要控制声音的频率不变、声源到烛焰的距离不变,轻拍和重拍塑料膜,观察烛焰摆动的幅度是否改变,若发生改变,则说明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有关: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3cm
做法 轻拍塑料薄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察内容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分析】声音具有能量,可以让与之接触或附近的物体振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