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05 07:1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世界的人口
【课标解读】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建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领会知识,获得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能认识到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2、人口分布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 、 自主、合作、讨论、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70亿
通过刚才播放的视频,同学们了解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再次敲响人口警钟,警示人类要时刻关注和反思人口问题。那么世界人口的现状如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五单元 第1课 世界的人口。
讲授新课
(一)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人口增长速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课件展示课本P72 5.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得出——19世纪前人口增长缓慢;19世纪后,尤其是20世纪5、60年代人口增速加快。目前,世界的人口数量巨大,人口增长迅速(先慢后快 2011达到70亿 “人口爆炸” 2050年将达到90亿以上) 。
【承转】人口增长的差异不但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还表现在世界各地增长速度的不同。
2、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学生自学——人口自然增长率(课本P73第一段),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三率,并归纳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等于0、小于0对世界人口数量的不同影响。
学以致用——计算、完成三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根据课本P73表中的资料,绘制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图,并以口诀给出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差异(非洲、南美和亚洲,人口过快令人忧;大洋、北美和欧洲,南极没有人口留)。
【承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增长极为迅猛,这种增长又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具体表现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人口不断地增长受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对自然、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形成一系列世界的人口问题。
(二)人口问题
1、看世界 忧人口——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是全球性问题,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压力)。
2、出谋划策——展示四幅图片,找学生回答,教师加以补充和归纳。
【承转】大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有的国家实行了生育控制政策。例如,印度就采取经济奖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来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但是,不少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人口问题。
3、合作探究——亲爱的同学们,如何看待人口过少、增长过慢的问题呢?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为此,有些国家还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例如,法国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使多子女家庭享受各种津贴。
4、“人多为患”、 “人少为难”—— 以假设的手法,用“和”字左侧的“禾”与右侧“口”的大小引起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归纳:要想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该如何去做(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承转】目前地球上有70多亿人口,这些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均匀吗?若不均匀,那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三个知识点人口的分布。
(三)人口的分布
1、趣味地理——你来选个居住地
(1)西欧平原——绿草如茵,气候宜人;北冰洋沿岸——冰天雪地,酷寒难熬
(2)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空气稀薄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3)撒哈拉沙漠——极端干旱,酷暑难待 恒河平原——地势平坦,气候优越
2、合作探究——出示世界人口分布图,教师演示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提出问题(世界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的稠密?哪些地区分布的稀疏? 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安排小组合作探究。
3、展示平台——小组提问→教师归纳、补充(四大密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四大稀疏区: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原高山、原始的热带雨林、干旱的沙漠;注意概括成因: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4、想一想——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点(教学重点)?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承转】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个问题。
5、自主学习——人口密度
给出枣庄面积455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360万→安排学生拿出纸笔,计算枣庄每平方千米人口数→提问(791人/平方千米)→引导学生得出人口密度公式→教师归纳(人口密度用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人口密度小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课堂小结】
1、收获平台——同学们,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看时间,确定找几位学生回答)
2、教师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世界的人口分布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了世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会和提高了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算人口密度及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各种统计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简要复述重、难点)
【达标检测】
1.2011年世界人口数达到( )
A. 50亿 B. 60亿 C. 70亿 D. 80亿
2.下列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最缓慢的是( )
A. 巴西 B. 中国 C. 印度 D. 德国
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 和 、 、
的东部。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 ,B ,
C ,D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引发学生对这个全世界关注的人口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利用漫画、图片、图表或网络以及课本与地图册等各种教学资源和各种教学媒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及时而恰当地联系枣庄尤其是联系同学们本身来关注人口问题、为人口问题出谋划策,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的生活性、实用性与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