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生物与非生物、细胞 专题训练(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生物与非生物、细胞 专题训练(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5 11: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有严整的 (细胞);②能进行 ;③能 ;④能 后代;⑤有 和变异的特征;⑥生物有应激性;⑦能适应 ,影响环境。
2、蜗牛的结构:蜗牛有 、 、 、 、足等结构。蜗牛的足会分泌银白色的 ,爬行时会留下痕迹。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 。
3、蜗牛的感觉:具有 、 、 、味觉四种感觉,但无听觉。
4、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时,放大镜与观察物体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  )
A.贴着观察物体 B.靠近观察物体 C.远离观察物体 D.随便怎样都可以
5、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非生物不能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
6、变黄的杨树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7、向日葵能向光生长,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 (  )
A.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 B.生物体有新陈代谢
C.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D.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8、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主要是由于什么器官能分泌黏液 (  )
A.壳 B.眼 C.触角 D.足
9、“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10、要知道水池中的小物体是不是生物,下列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
A.形状是否规则 B.颜色是否为绿色
C.是否有特殊的气味 D.能否运动、生长或繁殖
11、为了不惊动蜗牛,以便用放大镜观察到蜗牛触角上的双眼,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前后移动蜗牛 B.将放大镜靠在蜗牛上
C.同时移动人的头部和放大镜 D.将蜗牛放在放大镜上
1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填写各部分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能分泌黏液的是[D]足,它是蜗牛的_____器官。
(3)对蜗牛自身起保护作用的是[E]____,获取食物的是[C]____。
(4)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知道蜗牛对下列刺激不产生反应的是( )
A.触摸 B.强光 C.醋酸 D.拍手声
14、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首先发现了细胞——他主要看到的是 。
2、细胞的大小形态: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 到 ,要用 才能
看到。细胞的种类很多,形态千姿百态,如精子呈 状、卵细胞呈 形、平滑肌细胞呈 形、红细胞呈 形、洋葱表皮细胞呈 形等。
3、细胞的结构特点:(1)动物细胞的结构: 、 、 。(2)植物细
胞的结构: 、 、 、 、 、 。
4、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1)细胞膜的作用: 细胞并 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2)细胞核的作用:
内含 物质,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3)细胞质的作用:是进行 的重要场所。(4)细胞壁的作用:主要由 组成, 、 细胞。(5)叶绿体的作用:内含 ,是植物进行 的场所。(6) 液泡的作用:内含 ,储存 的作用。
5、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 和 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 构成的;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
是由 分裂产生的。
6、使用显微镜的步骤:(1) (2) (3) (4) (5) 。
先用 观察到清晰的像,而后才能用 进行观察。显微镜成的像与物体
上下左右都 。
7、制作洋葱临时裝片的步骤: 、 、 、 、 、 。
8、切开成熟的西瓜时流出的淡红色的汁液,主要是来自于细胞的哪一结构? (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9、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主要是与细胞中的哪个结构相关?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0、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11、控制物质进出动物细胞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液 D.细胞质
12、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3、下列结构中,不是所有的成熟植物细胞均有的是 (  )
A.叶绿体 B.细胞壁 C.液泡 D.细胞核
1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布朗、歌德虽然没有提出细胞学说,但他们分别发现了细胞核和提出了“原型”
的说法,为细胞学说的诞生起了积极的作用
C.细胞学说提出了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D.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
15、冷水泡菠菜仍是水,沸水泡菠菜却能得到菠菜汤,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结构中的 (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16、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通过 C.不易污染物镜 D.易于染色
17、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18、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 ( )
①染色 ②撕取实验材料 ③擦拭载、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盖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①④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19、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椭圆形的结构,用镊子尖轻轻
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则该结构是 ( )
A.气泡 B.液泡 C.细胞 D.细胞核
20、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
C.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2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 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
A.移动装片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增大光圈 D.调节细准焦螺旋
22、如图是两类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 细胞,图乙表示 细胞。你判断的依据是 。
(2)写出它们的结构及对应的功能:
[1]细胞膜: ;
[2]细胞质: ;
[3]细胞核: 。
(3)西瓜和葡萄的汁水存在于[4] 中。
(4)光合作用发生在[5] 中。
(5)植物细胞一般呈立方体或多面体的形状,是因为它具有[6] ,其主要成分
是 。
23、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
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
向(如图①),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 方向。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②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的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要求写出两种方
法) 、 。2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___。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
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检查得知,显微镜正常且操作步
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