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曹刿论战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课:曹刿论战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04 17:3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左传》第 二 课 时第27课:曹刿论战按课文内容填空: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探究性学习: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①齐师伐我,公将战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 、第一节,主要讲述什么内容?主要是写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的背景及和鲁庄公的对话。 3、“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同样含义的成语有:师出有名 班师回朝4、 从鲁庄公的前两次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哪里?由此可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他把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这正显示出他的“鄙”;未能“远谋”。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反映曹刿对统治者的鄙视,又显示出曹刿的自信和深谋远虑。 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8、“战则请从”这一句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对于文章的结构它又起了什么作用? 从这话中,可以表现出曹刿他自动请战的热忱。
使内容可以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9.在第二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1)选择了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
(2)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0. 第三段曹刿总结了作战经过的哪几方面内容?
就反击、追击的时机做了解释。11.从全文看,曹刿和鲁庄公两人的形象可以用第一段的哪两个词来概括? 鲁庄公 “鄙”
  曹刿 “远谋”12.“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 ⑴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⑵“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
⑶“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13.曹刿远谋的表现 (1)战前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交战过程中,在战略上不急于进攻和追击。(2)与鲁庄公会面时,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 。总结 1本文以人物的______形式运用______写法记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战争_________。
2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靠的是_____的正确的军事理论:政治上________ ,战略战术上_________。 对话对比长勺之战曹刿取信于民后发制人内容梳理曹刿问战 曹刿参战曹刿论战 求信于臣 民弗从也 求信于神 神弗福也 不可以战 求信于民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重视人民力量齐人三鼓齐师败绩下视登望遂逐齐师善于把握
作战时机彼竭我盈 故克之辙乱旗靡 故逐之
深谋远虑 曹刿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活动曹刿的性格曹刿请见爱国热情(有德)论何以战政治远见(有识)从战指挥军事才能杰出(有才)论何以胜谋略过人(有学问)总结曹刿的形象特征:曹刿:
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分析鲁庄公的性格特征: 故事内容 庄公性格 文中的“鲁庄公”,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昏君?鄙(曹刿)远谋反衬鲁庄公真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吗?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亲临前线 ,总结经验,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一段中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因,把他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论战言论,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中心思想事件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人物活动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小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辨析句中变色词语
的古今异义
(1) 又何间焉
(2) 肉食者鄙
古义:参与今义:间隙、空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言行恶劣徧同“遍”,遍及、普遍。2、辨析古今异义
(3) 牺牲玉帛
(4) 小大之狱
(5) 必以情
(6) 忠之属也
(7) 可以一战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古义:祭祀用的祭品古义:案件古义:实情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古义:可以凭借(两个词)今义:监狱今义:感情、情谊今义:忠诚今义:表示同意(一个词)小结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作。它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对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对抗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时机、后发制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