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中国山区面积广大,体现山地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 B. “胡天八月即飞雪”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黄梅时节家家雨”
2.造成如图所示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对下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 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5.约翰、汤姆、马丁夏令营时在北京相遇,谈起家乡的气候,大家有说不完的话
约翰说:“我们那儿一年到头都非常炎热,却极少下雨”。汤姆说:“我们家乡也非常炎热、
降水却很丰富”。马丁:“我们那儿全年气温很高,湿季时草木葱绿,干季时满目枯黄”。
那么马丁家乡最可能属于(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6.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影响
7.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太低 B.海拔较高,终年较冷
C.距海洋太远 D.受洋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8.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市区气温低郊区气温高
B.近地面空气从市区流向郊区
C.城市热岛效应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D.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
9.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1.下列气候现象中,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是( )
A.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 B.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干燥
C.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D.台湾山脉东侧降水丰富
12.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说明什么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13.“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14.“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的是( )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二、填空题
15.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 、 等。一般而言,纬度越低,气温越 ;距海越近,降水越 ,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 。
16.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
17.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 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
18.下列词语属于天气的是 。(填选项)
①晴空万里 ②阴转多云 ③和风细雨④长冬无夏 ⑤四季如春 ⑥终年高温⑦雷电交加 ⑧冬暖夏凉⑨狂风暴雨⑩夏干冬雨
19.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它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它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 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 可能差别很大。
20.受地形的阻挡,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21.“谷风”和“山风”在山区地区经常出现.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暖空气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而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三、材料分析题
22.读下列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亚地区的北部地震频发,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大地震(震中位置:
28°12′N,84°42′E),此次地震给首都加德满都(27°42′N,85°20′E)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
材料二:“南亚局部地区政区图”、“板块分布示意图”
(1)如图3甲、乙两地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和此次地震震中的位置,其中表示震中的是 地,震中距加德满都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km.
(2) 南亚北部地区地震频发,其主要原因是 .
(3)南亚既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 教的发源地.
(4)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经济以农业为主,由于受 灾害频繁发生的影响,粮食产量不稳,该国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 产业发展迅速.
四、综合题
23.读“世界面临粮食危机区域分布”图,结合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没有出现的大洲是 ,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 洲.
(2)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从新奥尔良港出口的粮食向东经过 洋,一是运往欧洲,二是运往非洲和亚洲西部.
(3)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是 .
(4)①地区是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区,该地区出口的主要粮食是 .主要输往日本和 洲.
(5)②地区传统民居多平顶房与当地的哪种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6)③地区是三种宗教的发源地,当地居民主要信仰 教,通用语言是 语.
24.下列材料对人们活动有哪些影响?(选项:健康、军事、农业、体育、交通)
(1)材料一 春暖花开防过敏。
(2)材料二 立春以来,我省雨雪天气频繁,导致田间作物长势较差。
(3)材料三 因雨,校运会推迟到下周五举行。
(4)材料四 一场特大暴雪,导致机场关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这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 图中所示黑龙江省与海南岛冬季气温差异大,其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因素是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故选:A.
【分析】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3.【答案】A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解答】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4.【答案】B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解答】读图时先根据气温确定在哪个温度带,因为此图一月气温在0℃以上,所以为亚热带的气候类型,这就是以温定带;然后观察降水,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因此是 地中海气候,这就是以水定型。该气候雨热不同期,在亚洲有分布,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了气候直方图的判读,难度大、多读图方能掌握读图方法。
5.【答案】A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热带气候的气候特点,属于基础题。
【解答】约翰家乡一年到头都非常炎热,却极少下雨,是热带沙漠气候;汤姆家乡非常炎热但降水丰富,是热带雨林气候;马丁家乡全年气温很高,湿季时草木葱绿,干季时满目枯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A。
6.【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北方纬度高气温低,所以哈尔滨白雪皑皑,南方纬度低,气温高、故选A
【分析】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知识点,属于基础题、
7.【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故选B
【分析】考查地形地势如何影响气候
8.【答案】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解答】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解答】由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地球出汗。 故选B
【分析】考查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10.【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山上的桃花开的越晚,故选C
【分析】考查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基础题
11.【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中纬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说明气候受海陆因素影响,而BC则说明纬度因素影响气候,D项台湾山脉东侧因为应为迎风坡所以才降水丰富,属于地形地势因素、故选A
【分析】考查气候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12.【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该降水差异是由于所处的山脉的坡向差异,是由于地形的原因造成的,故选C。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该题根据降水的成因即可判断。
13.【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从题中诗句,我们可以知道该地早上穿厚厚棉袄,中午却穿薄纱,说明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早上,最高值出现在午后,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就是日较差,说明日较差大。故选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明确日较差的概念和算法。
14.【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从题中诗句,我们可以知道,描述的是某一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应天气。而气候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故选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要求学生知道天气的突出特点是短时间,多变;气候的特点是长时间,稳定。
15.【答案】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高;多;小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及影响气候的因素。这是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并能学以致用。
【解答】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16.【答案】气温;降水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及影响气候的因素。这是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并能学以致用。
【解答】气候的基本要素是气温、降水。
17.【答案】平均;不大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整体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对书上的知识多多了解。
18.【答案】①②③⑦⑨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气温变化剧烈等等。
【解答】晴空万里 、阴转多云 、和风细雨 、雷电交加、狂风暴雨,这些词语描述的是某个地方段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长冬无夏、四季如春、终年高温、冬暖夏凉、夏干冬雨,这些词语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答案为:①②③⑦⑨
19.【答案】天气;天气;大气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它有三大特点:一,它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天气状况,是多变的;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大气可能差别很大;三,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大气也常常是不同的。
【分析】此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要求掌握天气的三大特点。
20.【答案】多;少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暖湿气流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爬升时,随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迎风坡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不易形成降水。
【分析】注意区别迎风坡和背风坡。
21.【答案】减小;上升;增大;下滑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减小,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分析】气体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与增大;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当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周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对流,这就形成了风。
22.【答案】(1)甲;80
(2)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3)佛
(4)旱涝;高科技
【知识点】地震;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1)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大地震(甲震中位置:28°12′N,84°42′E),此次地震距离首都乙加德满都(27°42′N,85°20′E)仅80公里,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
(2)由南亚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南亚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目前,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
(4)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粮食生产不稳定.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分析】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千米2.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印度洋上的岛国.
23.【答案】(1)南极洲;非
(2)大西
(3)南美洲
(4)水稻;非
(5)降水稀少
(6)伊斯兰;阿拉伯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1)全球共有七大洲,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出现的大洲是南极洲;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2)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从新奥尔良港出口的粮食向东经过大西洋,一是运往欧洲,二是运往非洲和亚洲西部;
(3)南美洲总人口只有3亿多,却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由于不同的人种间长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的混血种人;
(4)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区①东南亚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其生产的气候优势是降水丰富,热量充足.主要输往日本和非洲;
(5)②北非地区降水稀少,传统民居多平顶房;
(6)③为亚洲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地区,是三种宗教的发源地,主要人种为阿拉伯人,为白色人种,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4.【答案】(1)健康
(2)农业
(3)体育
(4)交通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解答】材料一表示春天百花齐放,要预防花粉过敏,可知是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材料二,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长势较差,可见对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校运会因为下雨而推迟,由此可知是对体育运动造成影响;材料四,机场因特大 暴雪而关闭,可见天气对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
【分析】做此题时,注意审题。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中国山区面积广大,体现山地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 B. “胡天八月即飞雪”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黄梅时节家家雨”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这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造成如图所示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 图中所示黑龙江省与海南岛冬季气温差异大,其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因素是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故选:A.
【分析】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A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解答】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4.对下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 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答案】B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解答】读图时先根据气温确定在哪个温度带,因为此图一月气温在0℃以上,所以为亚热带的气候类型,这就是以温定带;然后观察降水,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因此是 地中海气候,这就是以水定型。该气候雨热不同期,在亚洲有分布,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了气候直方图的判读,难度大、多读图方能掌握读图方法。
5.约翰、汤姆、马丁夏令营时在北京相遇,谈起家乡的气候,大家有说不完的话
约翰说:“我们那儿一年到头都非常炎热,却极少下雨”。汤姆说:“我们家乡也非常炎热、
降水却很丰富”。马丁:“我们那儿全年气温很高,湿季时草木葱绿,干季时满目枯黄”。
那么马丁家乡最可能属于(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A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热带气候的气候特点,属于基础题。
【解答】约翰家乡一年到头都非常炎热,却极少下雨,是热带沙漠气候;汤姆家乡非常炎热但降水丰富,是热带雨林气候;马丁家乡全年气温很高,湿季时草木葱绿,干季时满目枯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A。
6.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北方纬度高气温低,所以哈尔滨白雪皑皑,南方纬度低,气温高、故选A
【分析】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知识点,属于基础题、
7.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太低 B.海拔较高,终年较冷
C.距海洋太远 D.受洋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故选B
【分析】考查地形地势如何影响气候
8.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市区气温低郊区气温高
B.近地面空气从市区流向郊区
C.城市热岛效应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D.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
【答案】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解答】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故选C
9.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解答】由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地球出汗。 故选B
【分析】考查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山上的桃花开的越晚,故选C
【分析】考查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基础题
11.下列气候现象中,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是( )
A.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 B.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干燥
C.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D.台湾山脉东侧降水丰富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中纬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说明气候受海陆因素影响,而BC则说明纬度因素影响气候,D项台湾山脉东侧因为应为迎风坡所以才降水丰富,属于地形地势因素、故选A
【分析】考查气候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12.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说明什么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该降水差异是由于所处的山脉的坡向差异,是由于地形的原因造成的,故选C。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该题根据降水的成因即可判断。
13.“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从题中诗句,我们可以知道该地早上穿厚厚棉袄,中午却穿薄纱,说明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早上,最高值出现在午后,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就是日较差,说明日较差大。故选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明确日较差的概念和算法。
14.“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的是( )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从题中诗句,我们可以知道,描述的是某一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应天气。而气候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故选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要求学生知道天气的突出特点是短时间,多变;气候的特点是长时间,稳定。
二、填空题
15.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 、 等。一般而言,纬度越低,气温越 ;距海越近,降水越 ,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 。
【答案】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高;多;小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及影响气候的因素。这是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并能学以致用。
【解答】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16.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
【答案】气温;降水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及影响气候的因素。这是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并能学以致用。
【解答】气候的基本要素是气温、降水。
17.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 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
【答案】平均;不大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整体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对书上的知识多多了解。
18.下列词语属于天气的是 。(填选项)
①晴空万里 ②阴转多云 ③和风细雨④长冬无夏 ⑤四季如春 ⑥终年高温⑦雷电交加 ⑧冬暖夏凉⑨狂风暴雨⑩夏干冬雨
【答案】①②③⑦⑨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气温变化剧烈等等。
【解答】晴空万里 、阴转多云 、和风细雨 、雷电交加、狂风暴雨,这些词语描述的是某个地方段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长冬无夏、四季如春、终年高温、冬暖夏凉、夏干冬雨,这些词语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答案为:①②③⑦⑨
19.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它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它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 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 可能差别很大。
【答案】天气;天气;大气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它有三大特点:一,它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天气状况,是多变的;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大气可能差别很大;三,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大气也常常是不同的。
【分析】此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要求掌握天气的三大特点。
20.受地形的阻挡,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答案】多;少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暖湿气流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爬升时,随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迎风坡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不易形成降水。
【分析】注意区别迎风坡和背风坡。
21.“谷风”和“山风”在山区地区经常出现.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暖空气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而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答案】减小;上升;增大;下滑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减小,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分析】气体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与增大;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当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周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对流,这就形成了风。
三、材料分析题
22.读下列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亚地区的北部地震频发,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大地震(震中位置:
28°12′N,84°42′E),此次地震给首都加德满都(27°42′N,85°20′E)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
材料二:“南亚局部地区政区图”、“板块分布示意图”
(1)如图3甲、乙两地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和此次地震震中的位置,其中表示震中的是 地,震中距加德满都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km.
(2) 南亚北部地区地震频发,其主要原因是 .
(3)南亚既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 教的发源地.
(4)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经济以农业为主,由于受 灾害频繁发生的影响,粮食产量不稳,该国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 产业发展迅速.
【答案】(1)甲;80
(2)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3)佛
(4)旱涝;高科技
【知识点】地震;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1)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大地震(甲震中位置:28°12′N,84°42′E),此次地震距离首都乙加德满都(27°42′N,85°20′E)仅80公里,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
(2)由南亚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南亚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目前,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
(4)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粮食生产不稳定.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分析】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千米2.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印度洋上的岛国.
四、综合题
23.读“世界面临粮食危机区域分布”图,结合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没有出现的大洲是 ,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 洲.
(2)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从新奥尔良港出口的粮食向东经过 洋,一是运往欧洲,二是运往非洲和亚洲西部.
(3)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是 .
(4)①地区是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区,该地区出口的主要粮食是 .主要输往日本和 洲.
(5)②地区传统民居多平顶房与当地的哪种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6)③地区是三种宗教的发源地,当地居民主要信仰 教,通用语言是 语.
【答案】(1)南极洲;非
(2)大西
(3)南美洲
(4)水稻;非
(5)降水稀少
(6)伊斯兰;阿拉伯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解答】(1)全球共有七大洲,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出现的大洲是南极洲;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2)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从新奥尔良港出口的粮食向东经过大西洋,一是运往欧洲,二是运往非洲和亚洲西部;
(3)南美洲总人口只有3亿多,却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由于不同的人种间长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的混血种人;
(4)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区①东南亚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其生产的气候优势是降水丰富,热量充足.主要输往日本和非洲;
(5)②北非地区降水稀少,传统民居多平顶房;
(6)③为亚洲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地区,是三种宗教的发源地,主要人种为阿拉伯人,为白色人种,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4.下列材料对人们活动有哪些影响?(选项:健康、军事、农业、体育、交通)
(1)材料一 春暖花开防过敏。
(2)材料二 立春以来,我省雨雪天气频繁,导致田间作物长势较差。
(3)材料三 因雨,校运会推迟到下周五举行。
(4)材料四 一场特大暴雪,导致机场关闭。
【答案】(1)健康
(2)农业
(3)体育
(4)交通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解答】材料一表示春天百花齐放,要预防花粉过敏,可知是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材料二,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长势较差,可见对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校运会因为下雨而推迟,由此可知是对体育运动造成影响;材料四,机场因特大 暴雪而关闭,可见天气对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
【分析】做此题时,注意审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