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2)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 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C
(2)C
【知识点】海岸线与海岸带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江苏省海岸线附近多渔业分布,反映海岸地带多淤泥多滩涂,属于淤泥质海岸。(2)连云港降水集中夏季,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及技术支持,目前不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连云港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潮汐能。
【点评】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2.随着世界人口的猛增,陆地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同一领域的是( )
A.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
C.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2)下列各组港口中,都属于北大西洋沿岸大港的是( )
①波士顿、汉堡、安特卫普 ②鹿特丹、圣保罗、开普敦
③伦敦、悉尼、圣弗朗西斯科 ④纽约、利物浦、蒙特利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A
(2)C
【知识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海洋空间利用主要有海洋交通运输与通讯、生产空间、储存空间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具体包括 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都属于海上交通领域,A符合题意;
B. 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不属于同一领域,B不符合题意;
C. 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不属于同一领域,C不符合题意;
D. 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不属于同一领域,D不符合题意。
(2)根据世界主要港口的分布可知,波士顿、汉堡、安特卫普、鹿特丹、伦敦、纽约、利物浦、蒙特利尔属于北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圣保罗、开普敦属于南大西洋沿岸的港口,悉尼、圣弗朗西斯科属于太平洋沿岸的港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C
【点评】 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研等。海水化学资源主要有氯、钠、镁、硫、碘、铀、金、镍等,它们溶解在海水中,其性质同海洋矿物资源一样,都是矿物资源 (区别于生物资源),但其开发方法同海洋矿物资源的方法完全不同。
3.
2010年11月15日,天津临港三期围海造地管线保护段围堤工程首组箱筒成功下沉。该工程将对渤西管线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彻底消除临港三期围海造地施工对管线安全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临港所造陆地主要是天津的(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行政区
(2)下列关于围海造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海造地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最好途径
B.围海造地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古老而科学的方式
C.围海造地不需要其他配套建设
D.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此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多
【答案】(1)B
(2)D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 临港所造陆地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的滩涂,属于天津市的外围地区,应该属于工业区,因为商业区、住宅区和行政区位于市区中心及其附件地区。B符合题意。
(2)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主要途径,但是不是所有的沿海地区都适宜围海造陆,围海造陆需要科学论证,我国的澳门就适宜围海造陆, 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此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D
【点评】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
4.海洋被人们称为“蓝色国土”,海洋开发、海洋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沿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以东受寒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B.大陆架富含油气、锰结核等矿产资源
C.受季风气候影响,沿岸形成季风洋流
D.海岸线漫长曲折,利于建设优良港口
(2)近20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答案】(1)D
(2)B
【知识点】海岸线与海岸带;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分析】(1)根据中国相关海洋知识可知,台湾以东受台湾暖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故排除选项A;大陆架富含油气,锰结核等矿产资源分布在深海洋盆中,故排除选项B;我国沿岸洋流不随季节改变流向,不是季风洋流,故排除选项C;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有利于建设优良港口,故答案为:D正确。(2)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造成渔业生产的崩溃。伏季休渔,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制度。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给鱼类的繁殖、恢复提供时间,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故答案为:B正确。
【点评】 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造成渔业生产的崩溃。为了保护南海渔业资源和渔民的长远利益,多年来,南海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如建立禁渔区和禁渔期、控制捕捞强度、进行作业结构调整等。应该肯定,这些措施对于保护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上述有关措施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近年,南海海域捕捞强度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呈现过度状态,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大量减少,海洋渔业出现效益下降、渔船停产、渔民收入下降等严重问题,已成为影响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尽快在南海海域实行强有力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政策。从我国的国情看,伏季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可以说伏季休渔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促进渔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5.海洋被誉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域上空、海底和海岸带三部分
B.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C.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不是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
D.由于深海环境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所以深海空间不能利用
(2)下列关于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不正确说法是( )
A.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
B.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
C.英法海底隧道交通流量都受海洋气候影响
D.海底储藏大米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
【答案】(1)B
(2)C
【知识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A. 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三部分,A不符合题意;
B.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B符合题意;
C. 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都是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C不符合题意;
D.尽管深海环境黑暗、高压、低温、缺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深海空间还是可以利用的。D不符合题意。
(2) A.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故A正确;
B.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故B正确;
C.海底隧道交通流量一般不受海洋气候影响,故C错误;
D.海底储藏大米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故D正确。
按着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应该是C。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包括海运、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临海工业场地、海上机场、海流仓库、重要基地、海上运动、旅游、休闲娱乐等
6.以下为我国南方某滨海城市局部海岸的变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海岸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该区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自然原因: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
社会原因: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或填海造陆);港口工程建设;河流泥沙淤积
(2)因地制宜利用海洋空间;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知识点】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解析】【分析】(1)海岸变化特点从面积、方向、海岸线曲折程度来描述。根据图示: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海岸扩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自然:河流泥沙堆积;社会因素:填海造陆、港口建设等。
(2)合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主要从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来回答。海洋空间是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
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包括海洋运输、海上城市和机场、海上工厂等。对海洋空间利用要因地制宜,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在开发利用海洋空间时,要防止海洋环境的污染,确保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点评】海洋空间资源
⑴.交通运输空间: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缺点是速度慢,运输易腐食品需要辅助设备,航行受天气影响大。
⑵.海上生产空间: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除污染危害。缺点是基础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⑶.海底电缆空间(通信、电力输送):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
⑷.储藏空间: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
⑸.文化、生活、娱乐空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视开发海洋空间的旅游和娱乐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进行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旅游中心综合开发建设。如日本东京附近的海底封闭公园,游人可直接观赏海下的奇妙世界。美国利用海岸、海岛开发了集游览和自然保护为一体的保护区公园。
7.自然资源部2020年7月29日消息,2019年我国油气勘查开采投资大幅增长,勘查投资达到历史最高。油气勘查发现势头良好,找矿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油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新增2个亿吨级油田、3个千亿方级天然气田、3个千亿方级页岩气田;油气开采继续呈现“油稳气增”态势,原油产量稳中有增,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油气资源管理改革稳步推进,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图甲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意图,图乙为公元11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甲中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盆地 D.大洋中脊
(2)图乙海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港口建设 B.海滨浴场 C.海底探险 D.滩涂养殖
【答案】(1)A
(2)D
【知识点】海岸线与海岸带;海底地形的分布
【解析】
【分析】(1)根据图示等深线数值,图甲中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域深度小于10米,海底地形类型是大陆架,A对;大陆坡处等深线密集,B错;大洋盆地深度数值大,一般深度超过4 000米,C错;大洋中脊是海底山脉,中间高两侧低,D错。(2)图乙海岸位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是泥质海岸,沿海滩涂面积广,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滩涂养殖,D对;乙处海域水浅,不适宜港口建设,A错;泥质海岸一般不作为海滨浴场,主要发展养殖,B错;滩涂水域水浅,海底探险一般在较深水域,C错。
【点评】 海岸带指陆地与海洋的交接地带。沿海岸滩与平均海平面的交线称为海岸线。海岸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带形区域,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造港口,发展海运事业。 海岸带往往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海涂。利用海涂发展水产养殖业为沿海各国所重视。 海岸河口水域饵料丰富,是大量鱼类生长和孵化的场所,海岸带的渔业生产在海洋捕捞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8.A
9.A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点评】 海冰是淡水冰晶、“卤水”和含有盐分的气泡混合体,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广义的海冰还包括在海洋中的河冰、冰山等。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
8.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故答案为:A。
9.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答案为:A。
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低地之国”荷兰1/4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据统计,荷兰围海造陆总面积超过7 000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300千米,湾口宽仅30千米。1932年,荷兰人修筑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
材料二 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
(1)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是什么?
(3)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为什么?
【答案】(1)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同时还可增加生存空间
(2)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荷兰等国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
【知识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解析】【分析】(1) 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陆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该国人地矛盾进行分析。 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同时还可增加生存空间。
(2)荷兰“退陆还海”的原因,主要从围海造陆产生生态问题进行分析。 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 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的原因,主要从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荷兰等国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
【点评】荷兰西滨北海,是一个低地国家,全国约有1/4土地低于海平面。由于人口稠密,增加国土面积一直是该国的主要国策。围海造陆在荷兰具有悠久的历史。荷兰有两项围海造陆工程:须德海工程与三角洲工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2)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 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随着世界人口的猛增,陆地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同一领域的是( )
A.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
C.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2)下列各组港口中,都属于北大西洋沿岸大港的是( )
①波士顿、汉堡、安特卫普 ②鹿特丹、圣保罗、开普敦
③伦敦、悉尼、圣弗朗西斯科 ④纽约、利物浦、蒙特利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
2010年11月15日,天津临港三期围海造地管线保护段围堤工程首组箱筒成功下沉。该工程将对渤西管线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彻底消除临港三期围海造地施工对管线安全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临港所造陆地主要是天津的(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行政区
(2)下列关于围海造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海造地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最好途径
B.围海造地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古老而科学的方式
C.围海造地不需要其他配套建设
D.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此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多
4.海洋被人们称为“蓝色国土”,海洋开发、海洋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沿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以东受寒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B.大陆架富含油气、锰结核等矿产资源
C.受季风气候影响,沿岸形成季风洋流
D.海岸线漫长曲折,利于建设优良港口
(2)近20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5.海洋被誉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域上空、海底和海岸带三部分
B.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C.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不是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
D.由于深海环境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所以深海空间不能利用
(2)下列关于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不正确说法是( )
A.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
B.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
C.英法海底隧道交通流量都受海洋气候影响
D.海底储藏大米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
6.以下为我国南方某滨海城市局部海岸的变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海岸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该区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7.自然资源部2020年7月29日消息,2019年我国油气勘查开采投资大幅增长,勘查投资达到历史最高。油气勘查发现势头良好,找矿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油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新增2个亿吨级油田、3个千亿方级天然气田、3个千亿方级页岩气田;油气开采继续呈现“油稳气增”态势,原油产量稳中有增,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油气资源管理改革稳步推进,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图甲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意图,图乙为公元11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甲中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盆地 D.大洋中脊
(2)图乙海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港口建设 B.海滨浴场 C.海底探险 D.滩涂养殖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低地之国”荷兰1/4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据统计,荷兰围海造陆总面积超过7 000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300千米,湾口宽仅30千米。1932年,荷兰人修筑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
材料二 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
(1)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是什么?
(3)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C
【知识点】海岸线与海岸带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江苏省海岸线附近多渔业分布,反映海岸地带多淤泥多滩涂,属于淤泥质海岸。(2)连云港降水集中夏季,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及技术支持,目前不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连云港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潮汐能。
【点评】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2.【答案】(1)A
(2)C
【知识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海洋空间利用主要有海洋交通运输与通讯、生产空间、储存空间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具体包括 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都属于海上交通领域,A符合题意;
B. 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不属于同一领域,B不符合题意;
C. 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不属于同一领域,C不符合题意;
D. 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不属于同一领域,D不符合题意。
(2)根据世界主要港口的分布可知,波士顿、汉堡、安特卫普、鹿特丹、伦敦、纽约、利物浦、蒙特利尔属于北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圣保罗、开普敦属于南大西洋沿岸的港口,悉尼、圣弗朗西斯科属于太平洋沿岸的港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C
【点评】 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研等。海水化学资源主要有氯、钠、镁、硫、碘、铀、金、镍等,它们溶解在海水中,其性质同海洋矿物资源一样,都是矿物资源 (区别于生物资源),但其开发方法同海洋矿物资源的方法完全不同。
3.【答案】(1)B
(2)D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 临港所造陆地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的滩涂,属于天津市的外围地区,应该属于工业区,因为商业区、住宅区和行政区位于市区中心及其附件地区。B符合题意。
(2)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主要途径,但是不是所有的沿海地区都适宜围海造陆,围海造陆需要科学论证,我国的澳门就适宜围海造陆, 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此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D
【点评】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
4.【答案】(1)D
(2)B
【知识点】海岸线与海岸带;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分析】(1)根据中国相关海洋知识可知,台湾以东受台湾暖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故排除选项A;大陆架富含油气,锰结核等矿产资源分布在深海洋盆中,故排除选项B;我国沿岸洋流不随季节改变流向,不是季风洋流,故排除选项C;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有利于建设优良港口,故答案为:D正确。(2)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造成渔业生产的崩溃。伏季休渔,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制度。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给鱼类的繁殖、恢复提供时间,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故答案为:B正确。
【点评】 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造成渔业生产的崩溃。为了保护南海渔业资源和渔民的长远利益,多年来,南海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如建立禁渔区和禁渔期、控制捕捞强度、进行作业结构调整等。应该肯定,这些措施对于保护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上述有关措施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近年,南海海域捕捞强度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呈现过度状态,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大量减少,海洋渔业出现效益下降、渔船停产、渔民收入下降等严重问题,已成为影响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尽快在南海海域实行强有力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政策。从我国的国情看,伏季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可以说伏季休渔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促进渔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5.【答案】(1)B
(2)C
【知识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A. 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三部分,A不符合题意;
B.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B符合题意;
C. 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都是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C不符合题意;
D.尽管深海环境黑暗、高压、低温、缺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深海空间还是可以利用的。D不符合题意。
(2) A.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故A正确;
B.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故B正确;
C.海底隧道交通流量一般不受海洋气候影响,故C错误;
D.海底储藏大米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故D正确。
按着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应该是C。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包括海运、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临海工业场地、海上机场、海流仓库、重要基地、海上运动、旅游、休闲娱乐等
6.【答案】(1)自然原因: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
社会原因: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或填海造陆);港口工程建设;河流泥沙淤积
(2)因地制宜利用海洋空间;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知识点】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解析】【分析】(1)海岸变化特点从面积、方向、海岸线曲折程度来描述。根据图示: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海岸扩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自然:河流泥沙堆积;社会因素:填海造陆、港口建设等。
(2)合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主要从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来回答。海洋空间是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
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包括海洋运输、海上城市和机场、海上工厂等。对海洋空间利用要因地制宜,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在开发利用海洋空间时,要防止海洋环境的污染,确保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点评】海洋空间资源
⑴.交通运输空间: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缺点是速度慢,运输易腐食品需要辅助设备,航行受天气影响大。
⑵.海上生产空间: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除污染危害。缺点是基础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⑶.海底电缆空间(通信、电力输送):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
⑷.储藏空间: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
⑸.文化、生活、娱乐空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视开发海洋空间的旅游和娱乐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进行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旅游中心综合开发建设。如日本东京附近的海底封闭公园,游人可直接观赏海下的奇妙世界。美国利用海岸、海岛开发了集游览和自然保护为一体的保护区公园。
7.【答案】(1)A
(2)D
【知识点】海岸线与海岸带;海底地形的分布
【解析】
【分析】(1)根据图示等深线数值,图甲中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域深度小于10米,海底地形类型是大陆架,A对;大陆坡处等深线密集,B错;大洋盆地深度数值大,一般深度超过4 000米,C错;大洋中脊是海底山脉,中间高两侧低,D错。(2)图乙海岸位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是泥质海岸,沿海滩涂面积广,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滩涂养殖,D对;乙处海域水浅,不适宜港口建设,A错;泥质海岸一般不作为海滨浴场,主要发展养殖,B错;滩涂水域水浅,海底探险一般在较深水域,C错。
【点评】 海岸带指陆地与海洋的交接地带。沿海岸滩与平均海平面的交线称为海岸线。海岸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带形区域,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造港口,发展海运事业。 海岸带往往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海涂。利用海涂发展水产养殖业为沿海各国所重视。 海岸河口水域饵料丰富,是大量鱼类生长和孵化的场所,海岸带的渔业生产在海洋捕捞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8.A
9.A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点评】 海冰是淡水冰晶、“卤水”和含有盐分的气泡混合体,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广义的海冰还包括在海洋中的河冰、冰山等。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
8.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故答案为:A。
9.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答案为:A。
10.【答案】(1)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同时还可增加生存空间
(2)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荷兰等国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
【知识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解析】【分析】(1) 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陆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该国人地矛盾进行分析。 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同时还可增加生存空间。
(2)荷兰“退陆还海”的原因,主要从围海造陆产生生态问题进行分析。 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 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的原因,主要从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荷兰等国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
【点评】荷兰西滨北海,是一个低地国家,全国约有1/4土地低于海平面。由于人口稠密,增加国土面积一直是该国的主要国策。围海造陆在荷兰具有悠久的历史。荷兰有两项围海造陆工程:须德海工程与三角洲工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