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课一练
一、基础知识
1.把下列下划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ī ǎn q j x
实施揽月 先驱 实践 不懈
【答案】sh;l;ū;iàn;iè
【知识点】音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补写声母、韵母,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
故答案为:sh、l、ū、iàn、iè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的是( )。
A.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B.飞离地球 遨游太空
C.人飞于天 车走空中 D.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是中国人
B.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C.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家又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D.“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宣告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答案】(1)B
(2)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依据课文第一句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可知“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的是飞离地球 遨游太空。
(2)A、B、D正确 C错误;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故答案为:(1)B
(2) 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
【答案】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 《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主要为孩子们介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此题是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只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可以从第一排的时间提示入手,用跳读的方法查找答案。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解答时认真回顾课文内容,然后再按题目的要求搭配连线。
4.阅读课外选段,完成练习。
我国的月亮城——西昌
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何处观看月亮最佳?那恐怕就是四川省的西昌了。
西昌古称月亮城,( )这里海拔高,空气洁净,一年四季碧空如洗,( )是观月的绝好去处。也正因如此,西昌拥有了发射卫星的良好“窗口”。再加上西昌所处的纬度较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可大大节省火箭升空的燃料,所以,西昌又成了我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好地方。
(1)请在选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文中“窗口”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
A.标示引用 B.标示特定称谓
C.标示讽刺 D.标示特殊含义
(3)请你查找资料,说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过什么。(至少列举两个)
【答案】(1)因为;所以
(2)D
(3)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17年9月29日,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2)引号的作用: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反语。做题多读,细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根据句子“西昌拥有了发射卫星的良好“窗口”。”可知“窗口”表示特殊含义;
(3)通过查找资料可知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17年9月29日,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
故答案为:(1)因为;所以
(2)D
(3)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17年9月29日,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考查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1 / 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课一练
一、基础知识
1.把下列下划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ī ǎn q j x
实施揽月 先驱 实践 不懈
2.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的是( )。
A.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B.飞离地球 遨游太空
C.人飞于天 车走空中 D.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是中国人
B.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C.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家又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D.“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宣告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
4.阅读课外选段,完成练习。
我国的月亮城——西昌
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何处观看月亮最佳?那恐怕就是四川省的西昌了。
西昌古称月亮城,( )这里海拔高,空气洁净,一年四季碧空如洗,( )是观月的绝好去处。也正因如此,西昌拥有了发射卫星的良好“窗口”。再加上西昌所处的纬度较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可大大节省火箭升空的燃料,所以,西昌又成了我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好地方。
(1)请在选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文中“窗口”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
A.标示引用 B.标示特定称谓
C.标示讽刺 D.标示特殊含义
(3)请你查找资料,说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过什么。(至少列举两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sh;l;ū;iàn;iè
【知识点】音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补写声母、韵母,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
故答案为:sh、l、ū、iàn、iè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1)B
(2)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依据课文第一句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可知“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的是飞离地球 遨游太空。
(2)A、B、D正确 C错误;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故答案为:(1)B
(2) 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答案】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 《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主要为孩子们介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此题是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只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可以从第一排的时间提示入手,用跳读的方法查找答案。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解答时认真回顾课文内容,然后再按题目的要求搭配连线。
4.【答案】(1)因为;所以
(2)D
(3)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17年9月29日,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2)引号的作用: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反语。做题多读,细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根据句子“西昌拥有了发射卫星的良好“窗口”。”可知“窗口”表示特殊含义;
(3)通过查找资料可知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17年9月29日,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
故答案为:(1)因为;所以
(2)D
(3)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17年9月29日,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考查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