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竹节人》
二课时说课
时间:XX年X月X日
竹 节 人
二课时课件
时间:XX年X月X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课堂小结七个方面展开 。
目录
说教材 说学情
1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2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3
说课堂小结
4
教材分析(单元—课文)
01
课文分析:
《竹节人》是范锡林先生回忆小时候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情景而写下 的一篇文章,表现了儿时的生活情趣, 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本课 作为这个阅读策略单元的开篇, 需引导学生初识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怎样读是“有目的地阅读”。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以“有目的地阅读”为主线编排了三篇不同文 体的课文, 课文内容是相互关联的, 突出了阅读方法和策略在学练中的递进 性和发展性。《竹节人》重在明晰怎样 是有目的地阅读,训练选择相关内容和运用方法、策略;
学情分析及应对策略
02
说学情
玩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我们都曾有那段难忘的岁月。文中孩子们对竹节人的痴迷和喜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在此之前, 学生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阅读策 略和常用的阅读方法, 这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本课的难 点在于如何根据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减少阅读干扰,快速地找到相关的内容, 并且采用恰当的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 完成阅读任务,获得最大的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的设定
03
1
2
3
知识能力
1.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快速阅读,选择相关内容。,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过程方法
2.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目标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童年,热爱生活,感恩老师,珍惜时光。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04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01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快速阅读,选择相关内容。
02
教学难点
并让学生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体会竹节人带给我们的快乐
01
教学重点
热爱童年,热爱生活,感恩老师,珍惜时光。
02
教学难点
教法和学法
05
学法:
1 以读代讲,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2 师生合作法,通过圈划,质疑讨论,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各种阅读方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法: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的落脚点在于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和实 践。
2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联系自己生活,加深理解文本。
教学流程
06
一、情境导入,走入文本
在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孩子们通过自己做玩具、玩玩具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和极大的乐趣,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玩具大部分都是买的,但其中的乐趣似乎不如文中的孩子们那样强烈,这会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读课文,圈画感悟。体会玩竹节人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老师注意随时点拨引导
3、通过默读划出你觉得优美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三 小组交流汇报
阅读要讲究方法
默读法,诵读法,浏览法、扫读法、跳读法、
寻读法、猜读法,分角色朗读法
老师提示:常用阅读方法
四、综合运用阅读方法,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1.学生自己练习讲故事。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要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那 么,你打算怎么讲这个故事?请你先试着讲一讲。
2.学生讲故事,相机点评。
预设 1:学生简要地复述故事。
评价: 能够抓住每个部分的关键信息提炼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 不妨思考一下,如果想故事更吸引人,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展开想象?
预设 2: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评价: 抓住了老师和“我”的神态、动作等进行补白, 将故事讲得更具体更 生动。
课堂小结
07
同学们,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同一篇文章, 阅 读的目的不同, 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根据阅读的目的, 综合运 用“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分析推断”等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这便是有目的 地阅读。
通过《竹节人》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童年的美好,希望更加珍惜童年的流经岁月。
讲师:XX
时间:XX年X月X日
教无定法,恳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