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06 15: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第2课时 纬线和经纬网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
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及其特点,说出纬度的划分及排列规律。(重点)
2.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等一系列活动,理解纬线、纬度及明确南北半球的划分,初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关键点)
3.运用经纬网来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体验式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球仪、细线、测角器、直尺、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人们生活在地球上,需要确定人或物的具体位置。比如:问你在哪儿?如果不使用地名,你将如何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回答呢?我们的家乡位于东经117°,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能告诉人们大致的位置吗?那么如何确定你具体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回答:“你在哪儿?”学生:在东半球。 从创设如何确定人或物的空间位置入手,让学生带着鲜活的问题走进课堂,凸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之课程理念。
观察与思考: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上有很多的纵横线,它们是用来表示方向的,其中“纵线”也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经线”(也叫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横线”指示什么方向呢?同学们先说一下“横”字是什么意思?我们将“纵线”命名为“经线”,那么我们将“横线”命名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从所有自创的名字中,选择科学规范的术语。点拨:“纵”与“横”相对,“经”与“纬”相对,地理学上用“纬”字来表示东西方向。要让学生明白“纬”:表示东西方向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的线观察地球仪上表示东西方向的线,它们与赤道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上节课我们测量过地球仪的赤道长为45cm,在赤道上方,再找两条纬线测量一下,比较它们与赤道的长短,你能发现什么? 观察与思考:学生思考回答:“横”表示左右的或东西方向的。“横线”是指示东西方向的线。学生思考回答:可能命名为:“东西线”、“左右线”、“水平线”、“纬线”。“横线”——“纬线”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后回答:什么叫纬线,它是什么形状 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纬线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在地球仪上,你能画出多少条纬线?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经历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追问与探索 追问1:纬线有无数条,我们如何区分它们呢?是否可以借鉴区分经线的方法来区分纬线呢?教师发给学生课前准备好的“与赤道两侧等距的4条纬线示意图(在赤道上空观察的主视图)”让学生分别测量出4条纬线所对应的4个圆心角的度数。教师出示图例说明,纬线a所在的圆心角为∠AOB。 让学生先测量纬线a、b所在的圆心角的度数,说一说你的发现。再让学生测量c、d所在纬线圆心角的大小,说一说你的发现。教师继而启发学生,对于度数相同的纬线,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它们呢?引导学生发现赤道以北的纬线可以用北纬,赤道以南的纬线用南纬来加以区分。追问2:教师提出右边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追问3:“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仿照表示东、西经的方法,那么如何用表示南、北纬呢?追问4:如果将纬度划分为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你认为如何划分比较合理?然后教师出示右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实验探索:用量角器测量a、b、c、d四条纬线所在的圆心角的度数。 测量结果:纬线a所在的圆心角为30°;纬线b所在的圆心角为60°;通过测量发现:不同的纬线所在的圆心角的度数不同,用不同的度数可以区分不同的纬线。测量结果:纬线c所在的圆心角为30°;纬线d所在的圆心角为60°;通过测量发现:在同一地球仪上,要用度数区分不同的纬线,会有两个相同的纬度。学生体会北纬与南纬的由来。学生思考回答:什么是纬度,如果将赤道定为0纬度,那么最大的纬度是多少?相同度数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赤道两测的纬度变化规律是怎样的?0度纬线(赤道)将地球分成怎样的两个部分?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请你通过切割用橡皮泥做的地球仪加以体验说明。学生分析回答: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学生分析回答: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探索以及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真正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里,我们采用能让学生理解接受的方法,就是利用地球仪的主视图(从赤道上空观察),通过测量纬线所在的圆心角的不同,来直观地描述不同的纬线。
观察与描绘 在赤道上空观察纬线的形状,分别大致画出0°、30°、60°、90°的纬线。在北极上空观察纬线的形状,分别大致画出0°、30°、60°、90°的纬线。 北极 南极 在北极上空观察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体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探究与应用 提出问题:一艘船只在海上遇险,如何报告其遇险的位置?教师点拨: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比如,在班级如何确定你的位置?需要找到确定位置的“行”和“列”。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就相当于“行”和“列”,两条线有一个交点,就可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总结规律: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首先,明确横线(或弧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其次,辨别南北纬与东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递增为北纬纬度数值向南递增为南纬经度数值向东递增为东经经度数值向西递增为西经最后,根据经度划分东、西半球,纬度划分南、北半球来定位。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汇报:遇险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学生思考回答:什么是经纬网?它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在经纬网上正确判读某点的经纬度?学生读图加深理解: 通过借助问题切入经纬网教学活动,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的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游戏与演练 教师用学生所在的“行”和“列”代表地球仪上不同的经线和纬线,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经纬网的位置。 找几位学生回答自己的经纬度。 做游戏强化学生对经纬网的认识。
构建与梳理 构建知识体系(板书设计) 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解题结束 我们家乡所在的经度是117°,纬度为34°,前面我们提出的“你在哪儿?”的问题,现在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了吗?
【当堂达标】
1、说一说
比较内容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形
长度是否相等 相等
指示方向
0 °纬线或经线的位置
怎样划分度数 以赤道为界,向北为____ ,向南为____ 。 以 0 °经线为界,向东为 ____,向西为____ 。
度数表示方法 N 表示____ 。 S 表示____ 。 E 表示____ 。 W 表示____ 。
读一读
图 1和图 2表示的是经线还是纬线? 读出各点的经度或纬度。
3、做一做
(1)A、B两点的地理坐标为:A 、B 。
(2)A在 (东或西)半球,B在 (南或北)半球,B在A的 方向。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设计注重生活性。通过创设如何确定一个事物的空间位置入手,让学生带着鲜活的问题走进课堂,凸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之课程理念。
二是教学设计注重过程性。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观察、思考、追问、探索以及学生动手操作活动,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认识理解纬线与纬度的概念,这远比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三是教学设计注重方法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纬度的概念,巧用易懂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地球仪的主视图(从地球仪赤道上空观察),通过测量纬线所在的圆心角的不同,来描述不同的纬线。
“纵线”—— 经线
(指示南北)
“横线” —— ?
( 指示 ?)
a
A
B
O
b
a
c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