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检测——第二章章末检测B(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A(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检测——第二章章末检测B(Word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06 22:2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9月5日高中数学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m,n∈R,m2+n2=100,则mn的最大值是( )
A.25 B.50 C.20 D.
2.集合,,则等于( )
A.{,1,3} B.{1,3}
C.{0,1,2,3,4} D.
3.设,其中、是正实数,且,,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4.“”是“”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实数均为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A.10 B.9 C. D.
6.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
A.20 B.24 C.25 D.28
7.已知x∈R,则“成立”是“成立”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8.已知正实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9.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0.设为常数,且,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
11.已知,,且,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12.已知全集,则的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3.某夏令营有48人,出发前要从A,B两种型号的帐篷中选择一种.A型号的帐篷比B型号的少5顶,若只选A型号的,每顶帐篷住4人,则帐篷不够;每顶帐篷住5人,则有一顶帐篷没有住满.若只选B型号的,每顶帐篷住3人,则帐篷不够;每顶帐篷住4人,则有帐篷多余,设A型号的帐篷有x顶,用不等式将题目中的不等关系表示出来.
14.用一段长为32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15.设函数
(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的值;
(2)若,求的最小值
16.已知不等式>0().
(1)解这个关于 的不等式;
(2)若当 时不等式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17.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求函数的最小值.
(2)若正数,满足,求的最小值.
18.已知函数为二次函数,不等式的解集是,且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12.
(1)求的解析式;
(2)设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求的表达式及的最小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分析】利用不等式m2+n2≥2mn,可求得结果.
【详解】由m2+n2≥2mn,得 mn≤=50,
当且仅当m=n=±时等号成立.
所以mn的最大值是.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不等式m2+n2≥2mn求解是关键.
2.B【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解:,,

故选:B.
3.B【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结合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得出与的大小关系.
【详解】因为、是正实数,且,则,
,因此,.
故选:B.
4.B【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得,反之不成立,如,,满足,但是不满足,
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B
5.B【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则,展开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的最小值.
【详解】,,,,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则,
当且仅当时,且,时,的最小值为9,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难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正确理解和掌握“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内涵:一正是,首先要判断参数是否为正;二定是,其次要看和或积是否为定值(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三相等是,最后一定要验证等号能否成立(主要注意两点,一是相等时参数是否在定义域内,二是多次用或时等号能否同时成立).
6.C【分析】化简得到,变换,利用均值不等式得到答案.
【详解】因为,,,所以,
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变换是解题的关键.
7.C【分析】先证充分性,由 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x的取值范围化简即可,再证必要性,若,即,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知.
【详解】充分性:若,则2≤x≤3,

必要性:若,又,

由绝对值的性质:若ab≤0,则,
∴,
所以“成立”是“成立”的充要条件,
故选:C.
8.A【分析】可先对作变形处理,得,结合基本不等式进行放缩,可得,再进一步化简求值即可
【详解】由,得,化简得,解得,即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不等式求解参数取值范围问题,形如变形成这种式子,应作为解题模型之一,强化应试技巧
9..【分析】根据命题恒成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命题恒成立,
可得,解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10.【分析】把不等式化为,求得或,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因为 不等式的解集是,
所以不等式的解是或,
又不等式,可化为,
可得或,即或,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答案为:.
11.2【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得,解之可求得答案.
【详解】因为,,且,所以,解得,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
(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
(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12.2【分析】要求a的值,需正确理解原集和补集的含义,由于参数a为未知数,此题应该进行分类讨论
【详解】由补集概念及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知a应满足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在A中,由(1)得a=0依次代入(2)、(3)、(4)检验,不合②,故舍去.
在B中,由(1)得a=-3,a=2,分别代入(2、(3)、(4)检验,a=-3不合②,故舍去,a=2能满足②③④,故a=2符合题意.
答案为:2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集合的互异性,对于存在参数无法确定的元素,应根据分类讨论思想,按照集合中元素一一对应的关系来进行求解,在解出参数时,需将参数还原到集合中进行检验,排除不合理的答案
13.见解析【解析】根据已知写出满足的不等式组得解.
【详解】解:设A型号帐篷有x顶,则B型帐篷有顶,由题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14.矩形的长、宽都为时,菜园的最大面积为.【分析】根据给定信息,设出矩形的长、宽,再建立与的关系,借助均值不等式求解作答.
【详解】设矩形菜园的长为,宽为,则,即,矩形菜园的面积为,
而,由,可得,当且仅当时取“=”,
所以,这个矩形的长、宽都为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15.(1);(2)9.【分析】(1)由不等式的解集.,3是方程的两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值;
(2)由,将所求变形为展开,整理为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求最小值.
【详解】解析:(1)∵不等式ax2+bx+3>0的解集为(-1,3),∴-1和3是方程ax2+bx+3=0的两个实根,
从而有 解得.
(2)∵a+b=1,又a>0,b>0,∴+= (a+b)= 5++≥5+2=9,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的最小值为9.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中档题.
16.(1)答案见解析;(2) .【分析】(1)根据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转化为 ,讨论二次项系数,解出不等式的解集;
(2)根据不等式成立,得到关于 的不等式,求出 的范围.
【详解】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
①当 时,由 ,得.
②当 时,不等式可化为 ,
解得 或 .
③当 时,不等式可化为.
若 ,即 ,则 ;
若,即a=-1,则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
若,即a<-1,则.
综上所述,当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
当 时,不等式解集为 ;
当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
(2)∵当 时不等式成立,
∴ ,则 ,
∴ ,即 的取值范围为 .
17.(1);(2)5.【分析】(1)化为,再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出结果;
(2)化为,再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1),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函数的最小值为.
(2)由得,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的最小值为5.
【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
(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
(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18.(1).(2).最小值【分析】(1)根据是二次函数,且的解集是可设出的零点式,再根据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在对称轴处取得为12即可算出对应的参数.
(2)由(1)求得后改写成顶点式,再根据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分情况进行讨论即可.
【详解】(1)是二次函数,且的解集是,
∴可设,
可得在区间在区间上函数是减函数,区间上函数是增函数.
∵,,,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得.
因此,函数的表达式为.
(2)由(1)得,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①当时,即时,在上单调递减,
此时的最小值;
②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此时的最小值;
③当时,函数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小值,
此时,,
综上所述,得的表达式为,
当,取最小值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遇到含参数的最值问题时,注意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分别为对称轴在区间左侧,右侧与对称轴在区间内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