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评估测试卷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均无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庖代(páo) 阴霾(mái) 咀嚼(jué) 万恶不赦(chì)
B.翘首(qiáo) 峥嵘(rónɡ) 囫囵(lún) 有例可援(lì)
C.契约(qì) 打鼾(hān) 袒露(tǎn) 顶礼模拜(mó)
D.蓦然(mò) 伫立(zhù) 涟漪(yī) 遍稽群藉(jí)
2.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恻隐:对受刑的人表示同情。 凛然: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B、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而显得混浊。 盘缠:路费。
C、津津有味:形容特别有滋味。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D、顶礼膜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峥嵘:高峻,突出。
3.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无可比拟)
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可想象)
C.名著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阅读名著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怀疑)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3分)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5.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3分)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到达理想的彼岸。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④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年,笔耕不辍,完成了《史记》。⑤古希腊德摩梯尼小时口吃,发音不准,每天坚持含着石子练习朗读,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⑥由此可见,一个天资有缺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A.① ③ B.② ④ C.③ ④ D.⑤ ⑥
二、根据要求填空。(10分)
6.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 ,它把 、 、 、
, 、 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4分)
7. 戏剧文学,即 ,是 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
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2分)
8.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1)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画的是: ?
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2分)
(2)该宣传画的含义是____ 。(2分)
三、探究性学习。(11分)
9.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请你把“编者按”拟写完整。(3分)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___________;人们爱竹,爱它那 __________________。
(2)《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_____________。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3)《竹韵》小报需要一幅插图,陈谨同学建议以吴均《山中杂诗》中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为题画一幅画。请你展开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这幅画描绘出来。(4分)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2分)
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
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
缔结了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
共鸣。
四、现代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 洁白的木槿花(16分)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竞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
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1.第1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②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答:①
②
3.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在文中到底有什么含义?请作简要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这两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作中药,并收购木槿花来帮助母亲的做法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功 (18分)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
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
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
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 + = 成功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
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
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
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肆批判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
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
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韩愈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
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
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
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
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愈。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
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
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
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
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写完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成功
2、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是:
。(2分)
3、本文开头通过 ,自然地引出论题;
结尾提醒人们 ,
强化文章的中心。(本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分)
4、请为本文补写两个有关勤奋的名人事例。(4分)
5、文中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就“天资”或“机遇”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五、作文(50分)。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
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
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
心醉神迷。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评估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B 2. A 3.D 4.A 5.C
二、根据要求填空。(10分)
6. 舞台艺术; 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 7. 剧本; 舞台演出。
8. (1)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手,围着一幅中国版图,图上有一间房屋,屋旁有几棵树。
(2)让我们携起手来(1分),共同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美好家园而贡献一份力
三、探究性学习。(13分)
9.探究性学习(1)答题要求:内容上突出“竹”的品质特点,语言上体现例句的基本句式。内容2分,语言1分。示例:脱俗的神韵 坚忍的品性 正直的品格 高尚的气节 挺拔的气势 高雅的气质 ……
(2) D (3)(2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诗句的主要意象(竹、日、山……),描绘出画面;语言优美流畅。
例一:一片竹林,落日余晖下,竹叶婆娑。远处,在山与天相接的天边,飘来袅袅云雾,从竹叶缝隙中看去,夕阳把整个天际照得金光灿灿。
例二:独自漫步在竹林里,满耳是鸟雀回家的喜悦。抬头远望,群山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夕阳依山,云海迷茫。
(4)答题要求:内容扣住“两岸竹友”,用语规范。酌情给分。
示例:两岸竹缘 闽台竹友 闽台竹缘 闽台竹心 海峡竹缘 ……
四、现代文阅读(34分)
(一)1.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作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基本符合即可)
2.①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心里感到宽慰;但又为贫穷无钱治病而犯愁。②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却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要点具备、基本符合即可)
3.一方面指的是大自然的木槿花,一方面借它来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要点具备、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4.母亲:贫困而自尊。她缺钱为儿子治病,定要以鸡蛋、母鸡相赠表心意;当晚就把廖医
生给的钱送回去。廖医生:心地善良,尊重弱者。不计较医药费,还用巧妙借木槿花来帮助
母亲,维护母亲的自尊。
5. 示例:我得到的启示是,有时一厢情愿的去帮助别人,还要考虑到别人的自尊和感受,
要注意方法,不要好心做坏事,不要让你想帮助的人觉得你是在施舍给他,这样别人是不会
接受的,就像我们学过的“不受嗟来之食”的那个穷人一样,为了尊严和骨气,最后宁愿饿
死也不接受施舍了。所以说,帮人要诚心,还要注重方法。
(二)1、天资+勤奋+机遇 2.关键是、勤奋(自身努力)
3.通过、借助词典,解释“成功”(设问)
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干事业(要获得成功必须勤奋)
4.答、示例:①苏秦以锥刺股,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②闻一多为了著书立说,足不下楼,目不窥园; ③爱迪生为了发明创造,勤奋工作,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
5.答、示例:①天资方面:同意的理由是,人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天赋。不同意的理由是,经过后天的努力,人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②机遇方面:同意的理由是,人不可能随意地创造机遇。不同意的理由是,机遇虽然总是“不期而遇”,但有了机遇还有一个能否“抓住”、“把握”的问题,这就要靠主观努力。
五、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