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7 08: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时空观念:知道安史之乱和唐朝灭亡的时间,看图知道五代十国的位置
历史解释:知道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基本概念
唯物史观:认识玄宗前后期的变化,理解统治者的作为导致的不同后果
史料实证:分析《五代十国前后时期形势图》,概括五代十国基本特征
家国情怀:认识唐末到五代十国历史发展过程,理解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从盛世到乱世转折期的
帝王脸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乱国之贼?乱世英雄?
李隆基,老皇帝被迫做了太上皇
安禄山,一个能歌善舞的野心家
黄巢,私盐贩子也能做皇帝
朱温,全忠不忠终成唐朝掘墓人
柴荣,英年早逝的创业造功之英主
他们是乱国之贼还是乱世英雄
盛极而衰,天宝危机
唐玄宗李隆基,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庙号“玄宗”,后人又称之为唐明皇。
唐玄宗从小仰慕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统治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历史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终年78岁,葬于泰陵。
“老皇帝被迫做了太上皇”
盛极而衰,天宝危机
问题一:分析材料,回顾开元盛世相关知识,指出唐玄宗统治后期治国心态和措施有哪些变化?
材料一: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变化一:从励精图治到贪图享乐
变化二:从任用贤才到任人唯亲
盛极而衰,天宝危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问题一: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问题二:边患严重,边疆形势紧张
问题二:阅读教材,根据唐玄宗治国心态和措施的变化,概括唐玄宗统治后期出现的社会问题?
图片选自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
盛极而衰,天宝危机
问题三:观察安史之乱前节度使的分布情况,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军事力量分布有何特点?
节度使:
唐朝中期设立的掌握边镇军事的地方长官。唐玄宗开元年间,在边疆地区普遍设立节度使,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不仅领兵,而且把持地方民政与财赋,节度使盘踞一方。
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军数量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85%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二十万人。
外重内轻,节度使势力膨胀
盛极而衰,天宝危机
安史之乱,盛世终结
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粟特族。他精通九蕃语言。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为人精明,他用厚礼贿赂往来官员,朝中大臣为他多说好话,唐玄宗更加信任喜爱他。
天宝年间,靠着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宠信,安禄山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拥兵20万。
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联同部下史思明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自称皇帝。
晚年失明,性情多疑,宠爱幼子,引发其子安庆绪不满,最终被安庆绪所杀。
“一个能歌善舞的野心家”
安史之乱,盛世终结
755年,安禄山和同乡史思明举兵叛乱。
756年,叛军先后攻陷洛阳和长安,安禄山称皇帝,唐玄宗逃亡四川。
士兵在马嵬驿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
安史之乱,盛世终结
问题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安史之乱的相关内容学习?根据图片,讲述安史之乱的经过?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唐朝任用大将郭子仪,调回西北精兵,并向北方少数民族借兵,反击叛军。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安史之乱,盛世终结
范阳
起兵
两京陷落
玄宗入蜀
马嵬兵变
肃宗北上
调兵平叛
叛军内乱
平定叛乱
问题二: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什么影响?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家百余里,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影响一: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主战场皆为经济富庶地区
中原百姓南迁避难路线图
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南走。
安史之乱,盛世终结
《新唐书》: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
影响二:安史之乱后安史旧将和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盛世终结
安史之乱前
安史之乱后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公元755年安禄山的叛变,近于全朝代时间上的中点,可以视作由盛而衰的分水岭。这样一来,前面一段有了137年的伟大与繁荣,而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和混乱。  
安史之乱前
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盛世终结
黄巢起义,大厦将倾
黄巢,山东曹州冤句县人。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
黄巢曾几次应试进士科,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离开了长安,后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
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878年,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880年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
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等人的猛烈进攻下,起义军退出长安。884年,黄巢战死,时年六十五岁。至此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私盐贩子也能做皇帝”
黄巢起义,大厦将倾
问题一:阅读教材,认识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的社会问题?概括黄巢起义的背景?
黄巢起义的背景
中央政权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地方形势 藩镇割据、互相兼并
百姓生活 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唐末宦官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
黄巢起义,大厦将倾
唐朝末年,黄巢在山东发动起义,起义军转战南北,最后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义军将领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影响:黄巢起义给了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问题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黄巢起义的相关内容学习?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灭亡起到了什么作用?
黄巢起义,大厦将倾
朱温灭唐,五代之裂
朱温,安徽省砀山人,后梁开国皇帝,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
875年,参加王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后朱温降唐,因镇压黄巢义军有功,官拜节度使,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904年逼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标志着唐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的开始。
912年,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六年,享年六十一岁,庙号太祖。
“全忠不忠终成唐朝掘墓人”
朱温灭唐,五代之裂
问题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五代十国的相关内容学习?根据《五代十国形势图》,理解五代十国的含义?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废唐哀帝,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灭唐,五代之裂
朱温灭唐,五代之裂
问题二:结合唐末藩镇割据的相关史实和五代十国帝王的生平,理解五代十国的实质?
五代十国的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朱温灭唐,五代之裂
问题三:分析《五代十国前后期形势图》和《北宋形势图》,概括五代十国基本的特征?
北方:五代相继建立
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南方:十国先后并存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统一南北
五代十国的特征: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朱温灭唐,五代之裂
后周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后周太祖郭威养子,具有宏大志向,以完成统一为己任。
柴荣即位后大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
他率军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但在北伐契丹时身患急病,不久去世,享年39岁。
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宋太祖赵匡胤延续了柴荣制定的策略一统天下,结束了兵祸连年、饥馑遍地的乱世,迎来了文化灿烂的赵宋之世。
“英年早逝的创业造功之英主”
朱温灭唐,五代之裂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盛极而衰,天宝危机:朝政腐败,矛盾激化,外重内轻
安史之乱,盛世终结:八年战乱,由盛转衰,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大厦将倾:朝政腐朽,农民起义,致命一击
朱温灭唐,五代之裂:政权更迭,南安北乱,统一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