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1 09:14:22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海上敦煌——“南海一号”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距今800多年的南宋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2007年,经历二十年的努力,完成了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它是我国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海外贸易商船。其沉没地处在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探寻海上敦煌
感受大宋繁荣
“南海一号”的船员的“餐单”有:粮食作物有稻谷壳、冬瓜子……
——刘冬媚《南海一号沉船——解读南宋海洋贸易的重要宝库》
探寻海上敦煌 感受农业发展
新品种:引进占城稻
宋《耕获图》局部
收割
插秧
复种技术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说出宋代粮食作物有什么新发展?(从工具、技术、品种方面回答)
材料:帝(宋真宗)遗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稻比中国者,不择地而生。
——[元]脱脱等:《宋史》
新工具:秧马
阅读隋唐与宋代粮食主要产区对比图,结合教材说明宋代粮食种植地区上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南方水稻种植
面积增长
水稻在北方推广
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重要产粮区
隋唐粮食主要产区
宋代粮食主要产区
“苏湖熟,天下足”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
观察《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图》,说说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发展的情况。
北宋:
广东 福建
南宋:江淮和川蜀一带
①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茶叶产量增加。
② 棉花种植地区从广东、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川蜀一带。
那么多瓷器的存在说明了宋代瓷器生产什么情况?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
辉煌时代
探寻海上敦煌 感受手工兴盛
这条船的装货,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这条船上最大宗的货物应该是什么呢,是瓷器。
——“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 孙键
五大名窑
南宋时,制瓷业中心:江南地区
北宋时,瓷都:江西景德镇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2.景德镇名称从何而来?
3.景德镇瓷器有什么特点?
说明了什么?
1.景德镇创造出什么窑系?
青白瓷
宋真宗年号命名
薄如纸、声如磬、白如玉、明如镜
技术高超
瓷器 china
中国 China
行业
发展成就
丝织业
棉纺织业
造船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为代表
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有先进的纺织工具
造船中心:广州、泉州和明州
最早船坞:北宋东京郊外
设计科学:水密隔舱、指南针
目前船上已陆续发掘出水铜钱数万枚。其中,年代最早的是汉代的五铢钱,最晚的是南宋赵构时期的“绍兴元宝”。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官网记载
探寻海上敦煌 感受商业繁荣
2.宋代允许摆摊吗?你会在哪里设置摊位?
3.经商时间如何设定呢?
1.如果你在宋朝,你会在哪些城市经商?
活动探究:宋代经商构想
4.你可以用什么来进行交易?
1.如果你在宋朝,你会在哪些城市经商?
活动探究:宋代摆摊指南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活动探究:宋代摆摊指南
读图,北宋东京城与唐长安城相比在坊和市的布局上有何变化?
2.宋代允许摆摊吗?
市坊不分
市坊分开
活动探究:宋代摆摊指南
2.宋代允许摆摊吗?
住宅
医馆
行脚僧
临街摆摊
马路市场
空间不受限制
活动探究:宋代摆摊指南
2.你会在哪里设置摊位?
都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草市。
活动探究:宋代摆摊指南
招牌有何特别之处?
灯箱广告牌
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3.阅读材料和图片,说说宋代出摊时间如何设定呢?
活动探究:宋代摆摊指南
4.你可以用什么来进行交易?
材料一: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当时每年铸造的铜钱已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多吨,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何况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贸易或巨额批发交易,十分不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反映了宋朝商业什么情况?
商业繁荣超过前代
铜钱铁币携带不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出现有什么好处?
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结合宋代海外贸易图,推测南海一号出发地和目的地。
广州
泉州
朝鲜
日本
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海岸
材料二: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
材料三:建炎二年至绍兴四年(公元1128年至1134年),泉州(市舶司)所交的税金相当于当时全国收入的十分之一。
——《中国古代史》
超越前代
海外贸易重要国家
外贸在政府财政收入占有重要地位
探究宋代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
结合教材,说出宋朝的粮食中心、纺织中心、制瓷中心、造船中心和商业城市、对外商港分别在什么地方?
经济重心南移
纺织中心
瓷都
粮食
中心
商业
中心
造船中心
重要商港
集中在南方
经济重心南移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 (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 (贯) 60000000 14319000 81:19
两宋赋税南、北所占比例表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税收主要来自南方
东汉以前
唐中期
安史之乱后
两宋
三国两晋
南北朝
重心在北
南方初步开发
开始南移
南移完成
小组讨论: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 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至“靖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经验和劳动力。
小组讨论: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吴越王弘俶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尤是境内无弃田。
——《宋史》
——据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42页“相关史事”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宋代统治者政策推进。
宋代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中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提示:可从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政府的政策、劳 动力、社会环境、科技创新等角度进行思考
安定的社会环境;
重视人才培养;
引进先进科技;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