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任务情境
学习目标
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工匠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分析新闻评论论证的思路和方法,掌握新闻评论的写法,发展逻辑思维。
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写作特点。
1
2
3
学习重点
分析新闻评论论证的思路和方法,掌握新闻评论的写法,发展逻辑思维。
学习难点
分析新闻评论论证的思路和方法,掌握新闻评论的写法,发展逻辑思维。
第一课时
学习新知:新闻评论等文体知识
概念:
新闻评论是媒体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2.特点:
(1)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01
02
03
04
要读懂材料
要评得有理
要评在点上
要评得生动
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好的点评应该做到:
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3.撰写方法
4.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03
02
01
04
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分析论证观点,
要联系实际,
紧紧围绕论点,
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这篇新闻评论的“准”“新”“深”体现在哪里?
准:时代的呼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
新:工匠精神值得我们用新的眼光来观照
①旧眼光:职业的高低贵贱;新眼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
②旧眼光:雕虫小技;新眼光: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深:生命哲学、人生信念。
文本探究:
2020年元旦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新年贺词中列举了大量成就,这些成就都来源于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而工匠精神就是这个时代赋予劳动者的最崇高、最美好的精神褒扬。
活动一 拟写评选标准,认识工匠精神
1、 以关键词的形式,写下心中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然后对照课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增添或删改自己的关键词,结合具体文句,阐释理由。
【示例】
工匠精神内涵:发自肺腑、专心如一、废寝忘食、尽心竭力、臻于至善、超今冠古、出类拔萃、巧夺天工、冰心一片、物我两忘、脚踏实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等。
理由阐释:工匠精神不仅是传统手工业者应该具备的劳动品质,更代表着新时代劳动精神的至高境界。
2、 本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中华最美劳动者”评选及模拟颁奖。依据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参考学习支架,从时代性、典型性、感染力等方面,拟写出几条评选标准。
学习支架:“最美中国人——年度中国骄傲人物”评选标准
依据所拟写的评选标准,评选这个时代劳动者的优秀代表,给予那些新时代的奋斗者们以莫大的安慰与鼓励。下面将学习几篇人物通讯,用自己制定的评选标准来衡量一下,课文中的人物在哪些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可以提名“中华最美劳动者”!
1.时代性:
2.典型性:
3.感染力:
候选人的事迹应当能够生动地诠释和塑造与时俱进的“中国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先锋引领作用。
候选人在某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或其事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折射出“中国精神”,是宣传弘扬“中国骄傲”的重要载体。
候选人应具有令人感动的事迹,该事迹是一股能够焕发和激活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力量。
1.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要像手工艺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
明确:
只有这样做,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活动二:探究“工匠精神”的内涵
2.作者认为,崇尚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和国家分别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
①体现了人与人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不同。
②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③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工匠精神“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明确:
工匠精神使企业更符合时代需求;工匠精神使产品更精致,从而经受住用户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可以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流。
4.讨论,你认为“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明确:
观点1:
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
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对产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最终,以高标准的产品获得众多用户的青睐。
观点2: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外国式管理,是要学习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
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观点3:
工匠精神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
第三,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
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观点3:
工匠精神在员工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
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
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有关。
第二课时
全班分为两大组,每个大组分为若干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第一大组:作者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二大组: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
活动一: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1. 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1)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类比论证:比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假设论证:如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2)语言特色:整散结合,文章摇曳多姿,增强说服力。
本文是一篇时评,但文章并没有给人面目可憎、枯燥说教的感觉,而是生动形象,绚丽多彩。
这主要是因为文章语言丰富,整散结合。如第1段作者用到了“高精尖、炫彩酷”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词,使人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第2段中作者用“气质雍客、活力涌流”来写企业,使企业拥有了人的特点,生动地写出了厚植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第3、4、5段运用排比、对偶手法,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说服力。此外,本文运用大量成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梳理全文论述思路并画出思维导图。
活动二:研读文本,梳理思路
1.引出话题
2.说明本质
3.辩证分析
4.探讨内涵
5.总结评价
注:每一段都指向社会现实或问题
制作思维导图,掌握新闻评论文体结构。
活动三:制作思维导图
在日常阅读中,我们可以采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去分析文本的结构与思路。
细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全文,仿照左侧对课文第一段的结构梳理示例,概括相关文句,将思维导图右侧空白处补充完整。
选取近两个月以来的新闻热点或社会(含校园)现象,设计出四五个话题,每位同学选取其中一个话题写一则3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写作完成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各人根据交流反馈的结果修订自己的文章。
拓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