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07 08:45:01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圆明园遗址甲午中日战争海面(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导入被瓜分怎么办?出路?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义和团运动?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二)观看历史大剧 解读新课第一幕: 临危思变
——引出戊戌变法的背景
第二幕:辛苦筹备
——探寻维新派的准备
第三幕:大展宏图
——学习戊戌变法内容
第四幕:余音未了
—— 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
认识生命的价值视频第一幕:临危思变——引出戊戌变法的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观看图片《马关条约》签订、《时局图》,思考问题:中国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你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做? 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刺激, 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此时的俄国、日本已通过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也想通过变法来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俄国国王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风貌洋务运动第二幕:辛苦筹备——探寻维新派的准备 “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 。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第二幕:辛苦筹备——探寻维新派的准备 代表人物:光绪帝 康有为 梁启超
准备:①上书皇帝:1895年公车上书
②创办报纸:《万国公报》
③成立维新团体、学堂:强学会、 万木草堂等学生观看32页的人物图片,说出维新派的三位代表人物;阅读课本34页的第一段,说出维新派正式变法之前所做的主要准备。第三幕:大展宏图——学习戊戌变法内容 【活动一】阅读课本34页“百日维新”的内容,理解疑难词 句,如: “兴办实业”、“拆撤冗官”等词句。
【活动二】学生制作表格,归纳变法内容(政 治、经 济、思 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并在组内展示交流。第三幕:大展宏图——学习戊戌变法内容【活动三】学生根据以下人物判断:哪些人会支持变
法?哪些人会反对变法?

人物:办实业的商人 开明地主 没落官员
新式学生 爱国军人 传统秀才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
戊戌变法的意义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 ,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囚禁地1.学生阅读课本34-35找出戊戌政变的发动者,将被杀的六君子的名字。 2.认识生命的价值
【活动一】观看学生对谭嗣同临刑前的情景表演。
【活动二】辩论对于生死抉择,你是赞成康梁,还是谭嗣同?
思路一:可以从谭嗣同献身留给后人的激励方面考虑;
思路二:可以从康梁逃脱后继续为国家为民族所做的努力方面考虑 剧情:政变发生时,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本来有机会脱身,但他决心为变法牺牲,坚决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留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谭嗣同大义凌然的向监斩官高呼“你过来,我有话要说。”监斩官不敢理睬,示意刽子手立即行刑。临刑前,谭嗣同面不改色,对围观的群众慷慨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了救亡图存,为了维新变法,33岁的谭嗣同从容就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
戊戌变法的意义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可是,我们要怎样过一生才算有意义?中国有句古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谭嗣同的死可以说是“重于泰山”。他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体现了中国人舍生取义的思想。当然,为了保存实力,康梁活下来了。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也无可厚非,梁启超成了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为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
戊戌变法的意义教师总结3. 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步骤一: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戊戌
变法历史意义的关键词。
①爱国 ②进步 ③思想启蒙 ④教训 启示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
戊戌变法的意义步骤二:全班分四个组结合变法内容和以下材料
讨论戊戌变法为什么具有这些历史意义? 材料一: 变法开始之后,举国上下,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者 比比皆是,戊戌政变后,那些爱国人士无不痛心疾首。 ----网上资料
材料二: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网上资料
材料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宣传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和科学知识,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网上资料
材料四:戊戌变法失败的雪的教训,使先进的资产阶级认识到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网上资料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
戊戌变法的意义比一比吧,看谁又快又好!第一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爱国的?
第二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进步的?
第三小组讨论:戊戌变法是怎样起到思想启蒙作用的?
第四小组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有哪些?有何启示?第四幕:余音未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
戊戌变法的意义(三)课堂小结 升华情感
“马关条约”传北京, “康梁”带头联举人,

“公车上书”轰全国, 变法维新开序幕,
一八九八,戊戌变法, 慈禧政变,君子被杀。 过渡语: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先辈们的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国改革的浪潮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次次冲出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一次次冲破了旧观念的羁绊、旧制度的束缚。同学们,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就是为了在历史中沉思,在历史中预知未来——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钓鱼岛海波未平。同学们,我们应该在历史的回声中警醒、奋起,让我们一起朗诵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共勉之: 师生朗诵学案上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三)课堂小结 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