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5 有理数的减法 课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通过把减法转化为加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分类与归纳能力.(2)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3)提高学生的自学以及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有理数减法法则.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设计
课堂导入 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4 ℃比-3 ℃高多少度吗 你能列式求这个结果吗
探索新知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1.如果两个数只有 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 ,也称这两个数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 .如负数的相反数是 . 2.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 叫该数的 .正数的绝对值是 ;负数的绝对值是 ; 的绝对值是7.|a|+1 1. 3.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 ;绝对值不等时, ;(3)一个数同0相加, .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0~42页.新知探究1.有理数减法法则(1)如果成都某一天的最高温度为33摄氏度,最低温度为24摄氏度,这天的温差是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 (2)如果乌鲁木齐某一天的最高温度为7摄氏度,最低温度为-3摄氏度,这天的温差是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 利用类似方法计算下列各式:15-6= ,15+(-6)= ,→15-6=15+(-6)= ,19-7= ,19+(-7)= ,→ , 12-(-3)= ,12+(+3)= ,→ , 10-(-5)= ,10+5= ,→ , 9-0= ,9+0= ,→ . 思考:减法与加法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归纳: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表示:a-b=a+(-b). 注意:在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关键是如何正确解决符号问题:改变两个符号:(1)运算符号,“减号”变为“加号”,(2)是减数的符号.
续表
探索新知合作探究 2.【例题】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 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提示:用高海拔米数减低海拔米数)实践练习: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100150-400350-100(1)第三名超出第四名多少分 (2)第四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教师指导一、易错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运用.二、方法规律:在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关键是如何正确解决符号问题:改变两个符号:(1)运算符号,“减号”变为“加号”,(2)减数的符号.
当堂训练 1.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一定是( )(A)零 (B)正数 (C)负数 (D)零或负数2.填空:(1)( )-(-10)=20,-8-( )=-15.(2)3 ℃比-9 ℃高 ;(3)温度-6 ℃比-2 ℃低 ;(4)海拔-200米比-300米高 . 3.计算:(1)(-72)-(-37)-(-22)-17;(2)(-16)-(-12)-24-(-18);(3)23-(-76)-36-(-105);(4)----+.4.已知a=-,b=-,c=,求代数式a-b-c的值.(提示:注意解题格式和符号)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1.有理数减法法则2.例题讲解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