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重庆市巴川中学 李永红)
关注我们的社区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花园里,一株红玫瑰为自己的美丽骄傲不已,它命令一直蹲在身旁的那只难看的青蛙走开。青蛙照做了。不久,青蛙经过红玫瑰的身旁,惊讶地发现它的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红玫瑰说:“你走后,虫子天天都啃我。”青蛙说:“当然了,是我在这里把虫子吃掉,你才成为花园中最美的花。”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像红玫瑰一样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而忽略身边自以为无关紧要的人或物。其实,社会的绚丽多彩正是源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命与生命越近,人生才越圆满幸福。
请以“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写作训练点:话题作文的审题策略
话题作文的话题开放度较大,慎思明辨地审读话题是非常必要的环节。通常,话题作文的命题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和要求语。根据话题作文命题内容的四个部分采取的合理审读话题策略如下:
1、选话题语作为第一视点
审题第一步,应先看话题语,明确写作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加深写作前的印象。不少考生策略不当:先看材料,被材料中的片言只语锁定了目光,于是有感而发,大写特写,竟全忘了顾及话题。
2、读材料语诠释话题含义
材料语是命题人为了达到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目的而采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对材料语认真审读,细致揣摩其内涵。有些材料语有它的特定含义,或者说比喻义,对于这类话题的写作,就要善于化虚为实,虚题实做;有些材料语叙述的是个别的人和事,一般比较具体,对于这类题的写作,就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停留在材料中的个例上,要从这些个例中找出普遍性的道理。
3、用提示语打开写作思路
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解释说明的文字,介于材料和话题语之间,具有桥梁纽带作用。它一方面借助说明性语言对材料语内涵进行解说并导引出对话题内涵的思索性指向信息,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再延伸、扩展材料语的思维内涵,并引导考生朝正确、深入理解话题内涵的方向思索。因而务必细心审读提示语,明确指向,特别是那些对话题题旨指向性解说信息更是马虎不得。
4、用要求语确定写作框架
在动笔前,不要忘记最后审读要求语,要根据要求语来规划写作。第一,要求语中的“立意自定”,表明写作要服从话题范围;第二,要求语中的“文体自选”,要求考生既要看所选文体与作文题是否吻合,在写作时是否有利于表现作文题的深厚意蕴,还要看所选文体自己是否熟练,在写作时是否有利于选取材料,是否有利于较好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三,要求语中的“自拟题目”,要求考生既要追求语言表现靓丽动人,又要反映话题的内在意蕴。
话题内容的四大部分,我们不能孤立看待,单独截取某一部分审读就断然下笔。只有合理认真审读所有话题命题内容,才能扣住文章的主题、观点,吻合命题的原意,又能够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写出优秀的作文。
精彩构思示例:
1、牵手三百六十度 开篇引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对白,精微阐述“亲近”的含义,然后倾吐自己的心声,强调牵手与否、亲近与否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与生命更近些”的节拍和呼喊。文题中的“牵手”暗扣话题“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
鱼儿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对鱼儿说:“我读懂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一支《千手观音》拉近了无声与有音的距离,心灵的接近就在舞动回旋之间,无声作伴,有声相陪,心心相融,撼人心魄,泣动中华。因为牵手,生命与生命的断点在一瞬之间黏合;放弃牵手,生命的列车将驶入无尽的深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生命与生命牵手的最高境界。
2、美丽,源于生命的和谐 开篇入题,从宇宙万物中提炼出生命之间的关系“景与景的搭配,人与景的交流,人与人的沟通”,提挈下文。用小标题显示清晰脉络,将文章的主旨逐层深入地揭示出来:世界中生命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大地复苏,宇宙轮回,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存在的。景与景的搭配,人与景的交流,人与人的沟通,才能使生命与生命更近些,才能呈现和谐的美好。风景万种——豪情万丈——美丽无限。让生命离生命更近些,这个世界才能更美好!因为美丽,源于生命的和谐。
3、同相连,生命根 在题记和后记间穿插“葬花吟”和“声声慢”,表现主题。
书山似海,淡若烟箩的薄雾似有若无地游离在这蔚蓝之上,谁的歌喉惊得浪起云动,蓦然降临。——题记
葬花吟:别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别叹“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别哭“娇羞默默同谁诉,倦以西风夜已昏。”要明白,要让“生命与生命更接近。”
声声慢:易安,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那样,鸿雁才会再一次传书;那样,绿肥红瘦的海棠才会再一次出现。生命与生命的贴近,是的。
后记——黛玉,你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拂柳洒泪,送一池漂絮,水边,你写下了《葬花吟》,水边,你赋出了《唐多令》,于是,更近些。
易安,送首我填的词给你,也让它更近。“素月漫汀州,只影随水流,流离苦,几时休?雁断留声处,近些又何妨,生命根,同相连!”
范文引路
和谐零距离
连云港一考生
当柔美的江南与清新的小雨靠近些,水乡里多了份诗情画意;当款款的月光与浩瀚的星空靠近些,夜才显得韵味十足;当晶莹的露珠与碧绿的荷叶靠近些,楚楚动人的荷花多了一番生机盎然。
靠近是缕芳香,一切生命都需要更近些!【点评:用排比句诠释话题内涵。】
天·云
悠悠的蓝天,如一块忧伤的蓝色调色板,默默地变幻着:淡蓝、浅蓝、深蓝……
飘渺的白云,低低地飘浮在天空的下方,成群的白如雪,似白羊,更像玉兰花;她很单一,盲目中少了份生机。【点评:紧扣小标题分写蓝天白云。】
听“忽忽……”起风了,原本赌气的天和云在风的调和下再次走到了一起,因为他们相信,只要靠近与协作,那蓝底白花的云南布锦才更鲜人,只有靠近天空才更高大。【点评:用天和云的和谐诠释话题。】
水·鱼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陶醉于清水跃鱼之间,因为他们泛出了生活的涟漪:自然与和谐。没错,水有“大江东去浪淘沙”的气概,在“百川东到海”的漫漫征途中,鱼成了他们的战友,他们彼此依靠,相互支持,共奔理想的圣地。有时鱼会因挫折而默默地流泪,而水却慷慨地对它说:“我理解你,因为你的泪流在我的心中。”【点评:在引诗文中形成行文的变化。】
心与心靠得更近,友谊才会更长久,困难才会变得更少。【点评:再次诠释话题。】
花·叶
“红花还需绿叶衬”,花拥有娇艳的身姿与不拒绝叶的陪衬,叶没有美丽的外表,而它却甘愿陪在花的左右,在这座理解的桥上,花与叶走得更近,那充满花香的春天更迷人,更让人赏心悦目。
因为理解,生命与生命才更近,心间才没有距离。【点评:点题。】
在心的春日里,播下一颗生命的种子,浇上一桶靠近的水,施上一把理解的肥,培一方友谊的土,渐渐地,它会慢慢长大,那时,生命与生命会更近,和谐的花香越飘越远连接每一个生命,因为它们之间没有距离。【点评:深化主题。】
【评析】虽然本文的语言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由于是考场作文,也由于本文诸多的优点,瑕不掩瑜,瑕不掩瑜!一、文题巧妙贴切,应该是受《南京零距离》这个栏目的启发,而且很好地扣住了话题,好的文题是成功的一半;二、文章的结构清楚,思路清晰,这种总分结构的文章在考场作文中比较占优势,而且屡试不爽;三、文章的语言多有亮点,如排比句的使用,一些诗文名句的引用。总之,在彼时彼地,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小作者有着较高的语文素养。
同类文题
1、(04重庆)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生命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命值得审视与感悟,生命值得欣赏与敬畏。
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6湖州)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白芳礼,天津的一位平凡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8年,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把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中小学,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而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他把物质生活压到最低点,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一年365天,他没歇过一天。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这不是神话,白芳礼倾尽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学生。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白芳礼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车的老人。
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3、(07泰州)两岁时,张亚勤失去了父亲。他的几个亲戚住在不同城市,为了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小小年纪的他在几个城市之间独来独往;临近高考,他突然患病,母亲劝他放弃,张亚勤不听:“我就是想试试,即使失败也是一次练习;要是不争取,那就一定不会成功!”结果他如愿考进了中国科大少年班。然后,硕士,博士……最终成为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世界电子工程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回首走过的岁月,张亚勤自豪地说:“在我看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获得了独立、执著、坚强、自信……没有那一段成长的经历,便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请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4、(08益阳)生命是宝贵的。温家宝总理在指挥抗震救灾时说:“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掩埋和受伤的群众。”生命是有价值的。在司马迁的眼里,有的人的生命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生命比鸿毛还轻。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短暂,我们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而应该将生命奉献给我们所追求的事业。我们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我们要增加生命的长度,更要努力增加生命的重量。
请以“生命的重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可以谈感受与认识,发表看法。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5、(08重庆)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②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冰心《谈生命》)
③生命中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凄风。面对风雨,我们要坚信:黑暗过后是黎明,寒冬过后是阳春。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火把,去迎接生命的挑战。(高建群《感谢创伤》)
素材链接:
1、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华罗庚
2、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郎费罗
3、生命有多重?我想这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生命不能没有负重。茧是蝶的负重。一点一点,蝶几乎耗尽生命去冲破茧的束缚,展现那轻盈的舞姿。没有茧,蝶的翅膀不会硬朗,蝶的生命里不再有美丽和飞翔。
4、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逢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姿;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婉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重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棋局。这盘棋没有猎猎西风,没有四起狼烟,只有在取舍和进退中抉择。只有像棋中的小卒那样,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沿着沟沟坎坎的人生之路,艰难而执着的求索,前进,才会谱写人生最壮丽的强者之歌。
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5、著名播音员赵忠祥在主持《动物世界》后曾回答记者道:人不应用人的眼光看待动物,不应用人的标准将动物划分成分。每个种类的动物都是生物链上的一环,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实际上,我们对待生命——特别是对待动物的生命——是欠尊重的。
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众生是平等的,包括人类在内,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大小厚薄之说。凡是世上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他们在世的形态、种类、位置有差异,但那不过是前世的因果而已,他们本身没有贵贱,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他们平等地位应该受到保护,损害他们正当利益则是不人道的,是佛法所不容许的,应该受到惩罚。佛经明确规定:口、身、意三业中的第一条是不杀生。尊重生命是十善法的第一条。对于佛教来说,死是此一生之结束,现世之结束而已。人来世的幸福与痛苦都是自己正身修行的结果,谁都有可能在六道轮回中或成为神、人神间(阿修罗)、人;或成为畜生、饿鬼,掉进地狱。其决定的因素是你自己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