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雕像(diāo) 爱慕(mù) 喇叭(lǎ) 溉汲(jí)
B.爪子(zhuǎ) 凯歌(kǎi) 粘住(zhān) 饶头(ráo)
C.庇护(bì) 虚荣(xū) 较量(liáng) 强大(qiáng) D.崩坠(zhuì) 星宿(xiù) 中伤(zhòng) 舍然(shì)
2.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溉汲:打水浇田。
B.丁氏穿井得一人。 穿井:通过一口水井。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亡:通“无”,没有。
D.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宋之丁氏 ②有闻而传之者 ③闻之于宋君 ④宋君令人问之与丁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选出下列句子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及其家穿井 B.求闻之若此,未若无闻也
C.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D.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5.指出下列一词多义的意思。 ⑴求闻之若此,未若无闻也。( )
⑵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6.“杞人忧天”是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另有一成语与该词意思相同,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⑴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学常识填空。
⑴伊索,________(国名)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_____或______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__________》。
⑵《吕氏春秋》又称《_______》,_________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分为_______、_____、____,共一百六十篇。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9.这则寓言的标题是《 》,选自《 》一书,相传为古希腊寓言作家 所作。
10.加点的“这样”一词指代的是 。“这么”指代的是 。
11.蚊子对狮子说这样长的一番话的目的是( )
A.蚊子说话太罗嗦。 B.意思复杂,没有这多话说不清楚。
C.为了激怒狮子。 D.为了刺激狮子,炫耀自己。
12.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
A.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慨。
B.两次描写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果敢;第二次表现蚊子的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两相对比,巧妙地点出了蚊子先胜后败的原因。
C.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骄傲自大、洋洋自得的心态。
D.形象地模拟出蚊子飞行时的声音,增强了文章叙述的文采性。
13.文尾“叹息说”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 )
A.自负而又自卑的心理。 B.懊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C.懊悔而又不服气的心理。 D.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14.用一则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
A.骄兵必败 B.夸夸其谈 C.自食其果 D.纸上谈兵
(二)阅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回答问题。
15.故事中的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
17.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杞人忧天》,回答问题。
19.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B.尽管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势可喜,但人们的顾虑并非是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20.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字音认读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注意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如C项,“较量”的“量”,应读“liàng”。
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文言词语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结合句意来理解,如B项的“穿井”是“挖井”“凿井”的意思。
3.【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文言虚词理解能力的考查。本题的②③④句中的“之”都是代词,指代“穿井得人”这件事。
4.【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通假字理解能力的考查。C项中的“亡”字,念“wú”,即通“无”,是“没有”的意思。
5.【答案】⑴像(这样)。⑵代词,你。【解析】本题是对一词多义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可结合句子的翻译来完成,特别是第⑵句中的“若”,这里是代词“你”。
6.【答案】庸人自扰。
【解析】本题是对成语积累情况的考查。解答这题,先要理解“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这个意思回顾积累中的成语。
7.【答案】⑴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⑵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解析】本题是对文言语句翻译能力的考查。翻译时,先要弄清句子中关键字词的意思,还要调整语序,遵循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意思对即可。
8.【答案】⑴古希腊 诗 散文 《伊索寓言》 ⑵《吕览》 先秦杂家 十二纪 八览 六论
【解析】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积累情况的考查。解答这题前,要熟读并且熟记课文下的注释,只有熟记于心,才能解答得心应手。解答时,不要把信息写错。
阅读理解
9.【答案】《蚊子和狮子》 伊索寓言 伊索
【解析】:解答这题,调动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即可完成。
10.【答案】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用爪子抓 用牙齿咬
【解析】:认真读原文,从句子“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和“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D
【解析】:解答这题,要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来思考并组织答案,按照这个思路可排除A、B两项,但C项不完整,故答案只能选D项。
12.【答案】B
【解析】:解答这题,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分析,前者是在“进攻”时,后者是在“取胜”后,两次是不同的,据此可选择选项B。
13.【答案】B
【解析】:解答这题,要结合蚊子最后的结局来选择答案,即可得出B项。
14.【答案】A
【解析】:解答这题,结合寓言的寓意来选择,不难得出A项这个答案。
15.【答案】不能。因为前两次是铺垫,有了这两次的铺垫,第三次的问答才构成鲜明的对比。
【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内心骄傲,轻视别人。
【解析】联系上下文,围绕“骄傲自大”组织语言即可。
17.【答案】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解析】联系全文和故事的结局思考,围绕“不信传言”来组织答案。
18.【答案】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解析】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话回答,意思对即可。
19.【答案】C
【解析】结合“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意思思考,将其与具体语境意思对比分析便可知C项答案有误。
20.【答案】讽刺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主要原因: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解析】第一问围绕“庸人自忧”组织答案即可。第二问围绕缺乏科学认识或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探究来组织答案,意思对即可。
寓言四则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寻找满足的衬衫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下来。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1.本文中有很多重复情节。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对话。
甲:童话故事不过如此,就是不断重复,如本文一次次去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三个人依次是:⑴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
乙:不断重复是不错,但不是你理解的这样简单地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寻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本文开头的两种不同译文,你认为哪种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人物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请你说说文中的王子和小伙子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的国王能不能找到“衬衫”?请联系全文,结合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5.仔细观察右边这幅漫画,然后按要求用一段文字解说
图画的寓意。
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
少用上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阅读理解
1.【答案】甲:⑴神父 ⑵邻居国王 ⑶小伙子。乙:示例⑴: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示例⑵: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示例⑶: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示例⑷: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童话人物挖掘和童话情节特点分析。结合题目可知,我们需要找到每一次找到的人的不同。可以从人物身份、寻找人物的途径、故事情节的详略程度以及找到的人的不同特点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2.【答案】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句,A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童话语言的特点。童话语言要求简洁朴素,且常用拟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手法。A中“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符合儿童的口吻,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
3.【答案】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
【解析】本题考查童话中人物的代表意义。根据文中知王子拥有一切但却不快乐,小伙子没有衬衫可以知道他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却很快乐。
4.【答案】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利、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象征意义的分析。根据文章结尾和文章主旨要展开合理的想象,重点能将物质的“衬衫”升华到精神的“衬衫”。
拓展延伸
5.【答案】示例:漫画由左右两部分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内容构成:左边是一个人,总“想在这里栽树”,在地上依次画四次圆圈,圆圈由少到多;右边是另一个人,与左面人画圈相对应的是,栽树、挑水、浇水、树下乘凉;当前者在地上画满无数圆圈回头时,猛然发现已经长成的一棵大树矗立在眼前。画面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互相对比照应,辛辣地讽刺了只空想而不实做者的可笑可怜,构思别出心裁,寓意耐人寻味。
【解析】本题是对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题目要求回答三个要点:一是漫画的内容,二是漫画的特点,三是漫画的寓意。回答“内容”时,直接用自己的话描述漫画中画了什么(包括人、文字、画的圈、人在做什么、所种的树等);回答“特点”时,要在比较漫画中左右两边的人和事后概括出特点来;理解“寓意”是难点,要从漫画中所展示的不同的事情及结果中领悟出寓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