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5 18: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甲午战败,日本从《马关条约》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并进一步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由此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内部展开了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
上层的改良
戊戌维新运动
下层的革命
义和团运动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2022年课程标准:
1. 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
2. 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马关条约》签订示意图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史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故称为“公车上书”。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拒和
迁都
练兵
变法
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上书没有
上达光绪帝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
·
·
出生于广东南海县
1858年
·
1863年
(5岁)
背唐诗,
学《四书》
1880年
(20岁)
开始接触西学
·
1891年
(34岁)
第一次上书,请求变法,遭阻挠
1888年
(30岁)
创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
1895年
(38岁)
进京参加会试
·
1898年
(41岁)
辗转
海外
·
1927年
病逝
北京
康有为生平介绍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人士的主要活动
阅读教材,说说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人士进行了哪些活动?
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
梁启超创办的时务学堂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创办学堂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人士的主要活动
居南北舆论领导地位
《时务报》1896年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
南/上海
《国闻报》1897年创刊于天津,严复主笔。
北/天津
1897年
严复 译《天演论》书稿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严复译《天演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
——败给日本后光绪帝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二.百日维新
背景
二.百日维新
概况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898年6月11日
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
国家的方针政策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二.百日维新
内容
内容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文教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 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梳理戊戌变法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利于思想文化传播
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除旧
布新
京师大学堂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京师大学堂,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材料一: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
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
洋奴汉奸。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
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陈變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 哗,谣谤起。 ——黄鸿寺《清史纪事本末》
旧读书人
旧官僚
八旗兵
变法内容由于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身利益,引起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出面阻挡历史车轮的,是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
史料实证
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史称“戊戌政变”。政变发生后,新法大部被废止,政变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变法失败
百日维新
康有为在政变前一天,由英国人保护逃往香港。政变发生当天,梁启超躲入日本公使馆,后由日本人掩护,化装逃到日本。谭嗣同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他说:“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
精神?
变法精神: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家国情怀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以往清朝律例一向禁止私人结社,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扑灭维新派,但是她没有全部取消光绪颁布的“新政”。…… 对有关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第举行。”
——李锦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
二.百日维新
意义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思想启蒙)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核心素养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维新志士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势力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②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人缺乏经验,准备不足
③新政操之过急,树敌太多,又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维新派
顽固派
VS
维新人士
光绪皇帝
无兵无权
慈禧太后
官僚贵族
大权在握
势力弱小
势力强大
没有社会基础
自然经济雄厚
缺乏理论指导
缺少政治经验
封建思想浓厚
长期把持朝政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建强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课堂小结
当堂测评
C
B
(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1.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
A.创办强学会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创建兴中会
(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2.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他在一次集会上发表了激昂的演说:“吾四万万之人,吾万千之士大夫,将何依何归何去何从乎?故今日当如大败之余,人自为成。救亡之法无他,只有发愤而己。”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当堂测评
B
B
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的技术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的结果是中国要进行
A.深入的技术探索 B.政治制度探索
C.思想文化探索 D.军事强国探索
(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4.梁启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其主要政治意图是( )
A.主张自强求富 B.倡导维新变法 C.宣扬三民主义 D.鼓吹民主科学
当堂测评
A
D
5.(2021·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变法图强成为国民共识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西方科学思想成为主流
6.1898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A.裁撤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