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B.胶头滴管:“谁做的?我的嘴怎么碰碎到试管里面去了?”
C.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D.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2.如图所示为银白色金属镓,放在掌心会迅速变为液态,密度略大于铝,在空气中表面易氧化形成氧化膜。其中属于镓的化学性质的是( )
A.能被氧化 B.银白色 C.熔点低 D.密度较小
3.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清洗葡萄 B. 把葡萄捣碎C. 葡萄发酵成酒D. 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4.自然界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下列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高温下铁变成“铁水” B.春天冰雪融化 C.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热 D.秋天树叶变黄
5.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和氧气 B.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应
C.海水晒盐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6.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蜡熔化,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煤干馏,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 钢铁生锈,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 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7.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8.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 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C. 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D. 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上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状态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10.下列微观图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中考经常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有关区分二者的依据的说法中,你认可的是( )
①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②是否有明显的现象
③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改变 ④是否放出热量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2. 下列各说法中的“一定”,你认为正确的是(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放热、发光现象
13.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 B.剪纸 C.锡雕 D.竹编
14.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和氧气 B.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应
C.海水晒盐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5.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服装面料成分多样,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 )
A.化学性质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物理变化
16.下列属于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陶瓷具有耐酸、耐碱性 B. 液氧用作火箭升空的助燃剂
C. 熟石灰与土壤中酸性物质反应 D. 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
17.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 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 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18.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吸附→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 )
A.取水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
19.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0.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2)二硫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1.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氢,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只写 2 点)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2.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气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A、酒精灯不盖灯帽挥发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碰碎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锥形瓶摔碎只是形状改变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银白色、熔点低和密度较小都属于物理性质,而能够被氧化,只能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而B、C、D错误。
3.【答案】 C
【解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在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清洗葡萄使它变得干净,把葡萄捣碎使它的形状改变,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除去渣子,这些过程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葡萄经过发酵后,生成了新物质乙醇,因此是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A.高温下铁变成“铁水” ,只是铁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不合题意;
B.春天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合题意;
C.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热,消耗电能产生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不合题意;
D.秋天树叶变黄,叶绿素变成花青素,有新物质生成,故D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A.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和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应,干冰由固态变成气体发生物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合题意;
C.海水晒盐时,海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食盐则结晶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6.【答案】 D
【解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A、 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物质的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煤干馏是煤发生分解,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其性质稳定,利用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钢铁生锈是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是利用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其碱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C
【解析】①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属于化学变化,②没有新分子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③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8. 【答案】 A
【解析】【解答】由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Ⅰ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看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错误;
B、生成物紧密排列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
C、过程Ⅰ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正确;
D、过程Ⅱ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故选A.
9.【答案】D
【解析】在化学中,“新物质”并不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而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A、B、C错误,而D正确。
10.下列微观图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分析。
①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属于化学变化,②反应后原子没有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只是间隔发生改变,不属于化学变化,③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11.【答案】C
【解析】A、对于②来说化学变化的发生也可能现象不明显,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生成水,可能观察不到现象,故A错误;
B、对于④有的化学变化是吸热的,有的化学变化热量变化不明显,但仍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化学变化一旦发生,肯定有新物质生成,分子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对于④的说法错误,不能通过是否放出热量来判断化学反应,吸热的分解反应也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12. 答案:C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B 固体变成气体还可能是升华,升华是物理变化
D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不发光
13.【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A、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锡雕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竹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A.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和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应,干冰由固态变成气体发生物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合题意;
C.海水晒盐时,海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食盐则结晶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15.【答案】A
【解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据此分析判断。
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化学性质,故A正确,而B、C、D错误。
16.【答案】 A
【解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解答】A.陶瓷具有耐酸、耐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符合题意;
B.液氧用作火箭升空的助燃剂,描述的用途而不是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熟石灰与土壤中酸性物质反应,描述的化学变化,故C不合题意;
D.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描述的物理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B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把固体物质加工成纳米材料,只是物质的尺寸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
18.【答案】D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A、取水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过滤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19.【答案】变大;物理
【解析】(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
(2)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是指将水中的多余盐分和矿物质去除得到淡水的工序。
【解答】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阿拉伯的该装置能够使海水蒸发,由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少,因此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海水蒸发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20.【答案】(1)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
【解析】(1)物理性质,即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颜色、气味、密度、硬度、沸点、溶解性等;
(2)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然后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燃烧生成的大气污染物应该是二氧化硫,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应该是二氧化碳,即二硫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那么反应的方程式为: 。
21.【答案】(1)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 (2)+1
【解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经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熔点、沸点、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
(2)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
【解答】(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①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②密度比空气大。
(2)在化学式HClO中,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0,解得:x=+1,因此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2.【答案】 (1)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易燃烧(3)酒精在灯芯上气化(4)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水溶性、溶解能力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2)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填:易燃烧.(3)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汽化.(4)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填: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2)易燃烧 (3)酒精在灯芯上气化 (4)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1.1物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