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课题:春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朱自清,并识记相关的文学赏识。2、掌握“欣欣然、朗润、酝酿”等词语听音、形、义。3、朗读并背诵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重难点:1、理解本文的思路。2、掌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优美意境。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生自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读后解决生字、新词)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嗡嗡.( ) 散.( )在草丛里 酝酿..( ) 应和..( ) 黄晕.( ) 蓑.( ) 笠.( ) 抖擞.( ) 卖弄.( ) 眨.( )眼 解释词语。 1.欣欣然: 2.朗润3.赶趟儿4.卖弄
互助研讨 【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文中疑难) 一、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聪明的你想想朱自清描写了春天的哪几种代表性的事物呢?展现了几幅图画? 2.讨论下看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是哪种方式的结构?各部分主要运用哪种表达方式?并完成下面的提纲 盼春: ( ) 总 春草图 分 ( ) ( ) 3.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卷春的画图,是一曲春的赞歌。请用这样的句式来写几句。《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段美句品读。读第1自然段做题。4.文中第一段连用两个“盼望”,你知道为何用两个“盼望”吗?_________________。两个“着”,两个“了”给人一种_____________的感觉。读第2自然段做题5.文中第二段主要采用了 修辞手法。“一切”指的是__ “刚”照应了上文的_____ ____。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睡醒”情态。其中“山”睡醒的样子用了_______来描绘的,为何要用这个词语呢?_________________ _“水”睡醒的样子用了________来描绘的,为何要用这个词语呢?________________ __其中“太阳”睡醒的样子用了_______来描绘的,为何要用这个词语呢?________________ __6.作者抓住春 ,春 ,春 的特点,勾画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板书设计
即时检测 (活学活用,知识迁移)1.没有使用两种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2.课文中有两处引用,请你填写。①“____ 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3.“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句描写的是________,表现了它的____ ___ _。4.“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________的意思,“仿佛”能否删除?理由__ __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课题: 春2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朱自清,并识记相关的文学赏识。2、掌握“欣欣然、朗润、酝酿”等词语听音、形、义。3、朗读并背诵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重难点:1、理解本文的思路。2、掌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优美意境。
自主探究 读第3自然段做题.1、 在描绘春草图时,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这几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钻”这个字该如何去理解呢?_________________ _读第4自然段做题.2 在春花图中,有暗写阳光和春风的句子,你能写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第5自然段做题.3、春风图,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角度来写春风的。第一个角度突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第二,第三个角度分别写出了春风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本身是没有声音的,例如春风图中“风轻悄悄的”,但是在春风图中,风变成有声音的了,你能找出来作者的风是哪几种声音构成的春天交响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第6自然段做题.4、作者写的是江南的春雨,开头第一句,写出江南春雨的什么特点呢?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连绵的春雨是什么态度呢?______________你从哪两个字看出来的啊?________
互助研讨 读第7自然段做题.5、朱自清的五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了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________________ __感情读第8、9、10自然段做题.6、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写出了春天的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写出了春天的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写出了春天的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 为什么 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合作到现在,你感觉到这篇文章的优美吗?来,可爱的孩子们,为了增加你们的语言积累,感悟美丽的春天,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一起把文章背诵出来,看看组内谁背的最好,谁读的最有感情!大家为他(她)加油!
板书设计
即时检测 A、朱自清先生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表现了“春”的美。你能不能从其他的文学或艺术形式里找到“春”的影子? B、写出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课题:风雨 1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在阅读中积累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2.把握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和生动形象的语言。3.培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重点】 1、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及生动形象的语言。 2、 培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自主探究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一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偌大( ) 蜷曲( ) 贾平凹( ) 模样( ) 撩起( ) 倏 忽( )刹那( ) 锥形( ) 葡萄蔓( )二、重要词语释义:偌大:倏忽:攀附:
互助研讨 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第1段: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第7段: 第8段:本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狂风骤雨的
板书设计 风 雨第一部分(1~2)描写树林中的各种景物在风雨中的变化。第二部分(3~7)描写羊、鸟、猫、鱼等动物在风雨中的变化。第三部分(8):写 风雨中老人和孩子的表现。
即时检测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偌大( ) 刹那( ) 蜷曲( ) róng_____被 shū____忽 zhuī______形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课题:风雨 2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在阅读中积累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2.把握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和生动形象的语言。3.培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重点】 1、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及生动形象的语言。 2、 培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自主探究 【品读赏析】1、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2、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绿全然又压扁开来
互助研讨 人评论精彩而含蓄的文章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课文中没有一个风字,但一直在写风;也没有一个雨字,但也写到了雨。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风怎样的特点。2.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是怎样看的?说一说结尾的场景和情调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3.本文在写景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找出一些描写风雨的诗句。
板书设计 风 雨第一部分(1~2)描写树林中的各种景物在风雨中的变化。第二部分(3~7)描写羊、鸟、猫、鱼等动物在风雨中的变化。第三部分(8):写 风雨中老人和孩子的表现。
即时检测 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请选择某一熟悉的景物写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课题: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 学习这四首诗,朗读、背诵这四首诗词。2. 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写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二 、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人。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政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自主探究 学习《观沧海》1.学生自读,注意把握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2.老师范读。 3.集体朗读。 自主学习,赏析诗文。 1.全诗是以哪个字统领全文,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学习《次北固山下》 1作者简介(1分钟)2题解及朗诵诗歌(5分钟)3赏析诗文(9分钟)4. 合作探究(3分钟)5背诵(5分钟)一 作者简介:王湾(公元69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751年),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代诗人。洛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今属河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洛阳)人。二【题解】: 诗题作《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 “次”: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此作“停宿”解。“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横插江中,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以为名。三 朗诵诗歌:1.学生自读,注意把握节奏,五言诗一般读作“二二一”或“二一二”。 2.组内自读。3.集体朗读。四 自主学习,赏析诗文。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关系?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互助研讨 《观沧海》一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即时检测 1.给下面加点词释义: ①东临碣石 ②以观沧海 ③水何澹澹 ④山岛竦峙⑤星汉灿烂 ⑥若出其里 ⑦幸甚至哉 ⑧歌以咏志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 ) 客路青山外(客路: ) 乡书何处达(乡书: ) 海日生残夜(残夜: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变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自主探究 学习《钱塘湖春行》一、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诗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卖炭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琵琶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郊。二 、【题解】: 钱塘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即杭州西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三、:朗诵诗歌:1.学生自读,注意把握节奏,七言诗一般读作“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2.组内自读。3.集体朗读。四、自主学习,赏析诗文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3哪些诗句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学习《天净沙 秋思》一、作者简介:马致远,汉族,河北省东光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与关汉卿、郑光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二、读:朗诵诗歌:1.学生自读。 2.组内自读。3.集体朗读。三、品:1、小令中应用最多的是那类词?2、小令中作者是怎样描绘景物的? 3、小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让你喜欢的词句有哪些?
互助研讨 1 为什么是“几处”而不是“处处”,“谁家”而不是“家家”?
板书设计
即时检测 《钱塘湖春行》一、《钱塘湖春行》的名句是: 二.该诗押的韵是 ,韵脚是 。 三.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 阴: 四、这首诗写了钱塘湖的哪些景色?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天净沙是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2.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最能表达天涯游子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曲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枯藤 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昏鸦。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______.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课题:济南的冬天1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自主探究 1、生字注音: 着.( )落 髻.( ) 贮蓄..( ) 澄.( )清 地毯.( ) 水藻.( ) 镶.( ) 薄.( )雪 词语解释 响晴:贮蓄:髻:澄清:空灵: 3、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2、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这一特点? 3、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互助研讨 作者怎样对景物展开描写的? 文中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济 南 的 冬 天 1.摇篮安睡图 3.山村卧雪图 2.雪后小山图 4.玲珑水晶图
即时检测 根据提示,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1济南冬天的“奇迹”和“怪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南四周的小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强调气候温晴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雪胜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藻真绿,绿的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课题:济南的冬天2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自主探究 预习检测 目标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有什么好处? (3)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互助研讨 品读、欣赏语言美。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板书设计 济 南 的 冬 天 1.摇篮安睡图 3.山村卧雪图 2.雪后小山图 4.玲珑水晶图
即时检测 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拟人句,哪些是拟物句。 提示: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 有时候起了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 ) 5、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 6、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 7、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 8、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 9.现在全县莲塘的生产大发展,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 )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案 课题:秋天——何其芳 课型: 新授型
学生姓名: 年 级: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组: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了解诗人及其作品。2、有感情朗读全诗,感知诗歌内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自主探究 一、检查预习1、给画线的字注音 丁丁( ) 背篓( ) 肥硕( )栖( )息 青鳊( )鱼 乌桕( ) 归泊( )寥( )阔 清洌( ) 枯涸( ) 梦寐( ) 2、注释 肥硕: 枯涸: 栖息: 清冽: 寥阔: 梦寐:文学常识填空:何其芳,原名 。现代 、 。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 》,文艺论文集《 》,小说戏剧集《 》,著名诗作有《 》、《 》。4、“导读提示”上说这首诗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你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都描绘了乡村秋天哪些特有的景物吗?5、在诗中,何其芳的《秋天》通过描绘三幅图画为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美,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为每幅图拟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吗?6、试着在课文内容上标出每个小节的中心句。6、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所有这些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互助研讨 请仿照例子,结合画线词语品析下面诗句。例: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品析:“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净润泽的声像画面。)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3、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4、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课末总结全诗通过描写幽谷、农舍、 、牧羊女,描绘了一幅 的乡村秋景图,营造了一种即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 清 、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 和 之情。
板书设计 秋 天何其芳品 秋 绘 秋赏 秋 颂 秋
即时检测 (一)、默写诗句。1.________________,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2.芦篷上满载着白霜,________________。(二)、品味下列句子(任选一句)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2、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3、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