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5 16:5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学理念:
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及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推动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
(1)纵向:本课所指向的春秋战国上承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深受夏商周文化的影响;下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为其奠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基础。
(2)横向:东西方并存着几个文明古国,这一历史阶段正是它们形成发展起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时期;而春秋战国则是华夏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时期。
(3)定向: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变”,围绕着这个主题,本课教材分别从政治、民族关系、经济、思想等方面叙述了这一时期的发展表现。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施教对象是高一学生,是他们高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二节课,基本学情如下:
(1)知识水平:学生在初中对这一部分知识已有初步了解,较为熟悉本课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但是,对于历史对象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思维能力: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能够对历史概念做出简要阐述,对因果关系做出初步分析;但是,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学生更擅长和趋向对图像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对文字资料尤其是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无法提起兴趣,也较难建立起认知。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理解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并模仿教师的使用方法。
(2)通过春秋时期名称的由来和起止时间,指导历史的分期方式;能够把孔子这一历史人物定位到春秋晚期这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理解人物思想行为的合理性、历史性;通过历史人物建立起理解、解释历史的微观视角;在教师引导下,评价孔子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评价商鞅变法的功与过,了解时空尺度的多维性。
(3)能够通过使用多种史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表现,并了解史料的不同类型与价值。
(4)能够概述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经济及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在比较中发现变化,进而建构历史解释,体会商鞅变法的历史必然性,理解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
(5)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与时代背景,体会孔子、商鞅等历史人物是如何顺应时代、超越时代又如何改变历史的;体会孔子思想的深邃、道德的高尚和精神的伟大,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1)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整合大容量的教材知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以孔子为主线串联起春秋战国历史发展进程,展现这一大时代的全貌。通过时代中的“人”理解历史、案例解读历史,同时,通过时代理解历史中的“人”。
在具体设计中,从今天的“孔子”(孔子像)引出历史中的孔子。孔子着眼于处理现实问题(春秋时代礼崩乐坏、道德的沦丧的局面),从过去寻找历史资源(三代的“德”),通过注入自己的智慧(“仁”——人道),建构起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通过践行(以“堕三都”为核心代表的治国理政措施),找寻明君以行道(周游列国),最终回归鲁国通过教育、著述传承思想,以待未来。孔子的过去是夏商、西周,当下是春秋,未来是战国、秦汉及以来的历代。通过孔子的感受、言论、行为,学生去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阶层等变化,了解春秋战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思想领域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百家争鸣,具有代表性的有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儒家,也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家;最后,顺应了各国君主富国强兵要求的法家得到重用,商鞅变法得以成功,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得以建立。秦的二世而亡为后世帝王敲响了警钟,仅靠“急功近利”的法家学说无法长治久安,因为,“民免而无耻”;汉初,生命力顽强的儒家思想进入统治者眼帘,因其巨大的适应性,迎合了大一统帝国的发展需要,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从此,可使民众“有耻且格”的人道、德治理念长久地注入到中华文明的肌体中,孔子思想影响未来。人的生命历程与时代的发展演进,构成了本课微观、宏观的两条主线,纠缠在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滥觞时期的波澜壮阔。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提问与讲解】同学们知道“文庙”是什么吗?(学生集体回答,但大都不能确切答出,需教师点明。)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D%94%E5%AD%90 / 1584 )的祠庙建筑,是儒生活动的场所。我们学校就坐落在嘉善县的文庙旧址。(呈现图片一、二)图一是学校图书馆中的孔子像,其身后是《论语》节选;图二则是山东曲阜的文化公园——“论语碑苑”的孔子像。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出生地鲁国的都城所在地,也是老师的家乡。今天我们跟随孔子,听其言(《论语》)、观其行(《圣迹图》)、探其思,进而了解他的时代。
图一 图二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笔者就职学校与家乡这些便利条件,引出本课的核心人物——孔子。一方面为引出课题做铺垫,另一方面,通过学校与孔子、教师与孔子的特殊联系,建立起学生与历史人物及其时代之间的纽带,从而缩短学生理解历史的心理距离。
【点题】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活在春秋晚期,上承“郁郁乎文哉”的西周,下接血与火的战国时代,战争与变革是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师提问与讲解】同学们知道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吗?(学生集体回答,因为初中已经学过该知识点,学生能够较准确的指出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为何如此划分?以什么重大事件为划分节点?(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为始,教师此时呈现《春秋列国形势图》进行必要引导;结束时间则采用学界较通用的周敬王四十三年——其在位最后一年——为止,这一点因学生很难知晓,所以由教师直接点出。)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何把这一时间段命名为“春秋”吗?(部分学生能够联系到孔子所编的《春秋》。)对,孔子修订的《春秋》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间的历史,与这一历史阶段大体相当,因而命名为“春秋”时代。(在时间轴上呈现相关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该环节,学生能够了解所学内容的历史分期方式,理解重大历史事件在划分历史阶段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在地图中标注孔子的国度——鲁国,在时间轴上标注孔子的生卒年月和春秋起止时间,学生能够把孔子这一历史人物定位到特定的时空中,为下一阶段学习做铺垫;通过《春秋》与春秋之间的关系,学生初步触摸到理解时代的钥匙——历史人物。
【过渡】春秋时代是东周的第一阶段,具有较强的过渡色彩,既保留了大量的周朝旧制,又萌发出许多新的元素。下面,我们追随孔子的足迹进入这个时代。
一、政治变动与经济发展
1.政治变动
【史料呈现与解析】
材料1:
同学们,地图与大事年表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政治局面?(学生个体回答,基本上能够回答出诸侯争霸或诸侯纷争等结论。然后,教师通过在地图中圈注“赤狄”、“北戎”,引导学生回答出华夷并存、华夷之争等相关结论。)孔子对这种局面有何评论?我们翻开《论语》查阅出以下言论:
材料2:子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
孔子认为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无道时代,为什么?(学生集体回答。)因为随着周王室衰微,本应由周天子拥有的制礼作乐和出兵征伐的权力被诸侯王篡夺了。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甚至出现了卿大夫的陪臣把持一国朝政的局面。虽然孔子认为春秋霸主僭越权力是无道行为,但是对齐桓公的股肱之臣管仲却给予了肯定:
材料3:子曰:“管仲相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通过阅读这段材料,并结合教材“历史纵横”,思考孔子在哪些方面肯定了管仲的贡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从两个角度粗略作答,但仍需教师做进一步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肯定了齐桓公与管仲匡正秩序的功绩;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维护华夏文化方面贡献。“尊王攘夷”是这一时期霸主们共同遵守的政治原则。这表明“华夏”民族观念、“华夷之辨”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关于“华夏”这一概念,同学们可参阅教材“历史纵横”以加深了解。在中原大地上,华夷并存,有争斗也有融合。
材料4:前700年,楚武王灭权国始置县
前688年,秦武公伐邽、冀戎初置县
这两个事件反映了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集体回答,基本能答出分封制逐渐瓦解,县制萌芽。)
【总结与过渡】通过以上所学,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政治变动表现为:(1)政治局势: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2)民族关系:华夷并存,斗争与融合;(3)政治制度:分封制逐渐瓦解,郡县制萌芽。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春秋时代政治变动这一上层建筑的变动必然根植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政治变动亦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下面,我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去探究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因。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使用了地图与大事年表,培养学生识别有效信息,并使用学科术语概括较长时段史事的能力。知识层面上,本环节通过孔子与时代的对话,意图呈现春秋时代的政治状况。过渡环节使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目的是从宏观层面上建构起大历史之间的联系;虽然学生对一些概念和原理还不太了解,但是,只有通过不断地运用原理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具体问题中感知原理的科学性,在演绎-归纳中,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唯物史观这一科学历史观。
2.经济发展
【史料呈现与解析】
材料5:
春秋时代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能迅速答出铁犁牛耕。)我们如何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呈现材料5)图中的人物是孔子的弟子,名讳为冉耕,字是伯牛,“耕”与“牛”有意无意间建立了联系。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牛耕这一经济现象。怎样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依次呈现材料6中的图片、文字。)
材料6: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左图是临摹明朝年间创作的《圣迹图》,描绘的是孔子周游列国中的故事,在图片中出现了牛耕。这是否能证明我们的假设?(引导学生关注创作时间,并通过解读《论语》原文中的关键词“耦耕”,即两个人在一起耕地,没有明确指出使用牛力,基本上能给出否定的答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这幅后世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不是直接的证据,只能作为辅助性史料。右图是制作于春秋晚期的牺尊,就藏于上海博物馆,它最突出的特征是牛鼻上的鼻环;因此经常被拿来作为证明牛耕的实物史料。你认为这合理吗?(教师从逻辑推理的严谨性上引导学生作出否定。)因为鼻环只能反映春秋时期人们对牛的驯化史,不能推断出穿鼻的目的是便于牛耕。我们来看文献史料,这段文字摘自《国语》。相传它是春秋末鲁国的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学者推断,它应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的史观记载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可见,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资料来源是,《国语》对于研究春秋史都有较大的史料价值。那《国语》中的记载是否能证明假设呢?(学生基本给予肯定的回答。)这段材料说的很清楚,原用于祭祀的牛又被用作耕地的动力,基本上能证明我们假设的正确性。当然,如果能找到实物史料与该文献史料进行互证就更严谨了,这就是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假期到各大博物馆寻找证据。
材料7:
春秋时代的铁制农具
美金(青铜)以铸剑戟[jǐ] ,试诸狗马;恶[e]金(铁)以铸鉏[chú] 、夷、斤、斸[zhǔ],试诸壤土。 ——《国语 齐语》
通过两段材料,利用“二重证据法”,我们基本可以肯定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农具。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铁犁牛耕这一经济现象的证实,学生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论语》一定意义上可视为口述史料),并认识到不同类型史料的不同价值,并初步掌握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比如二重证据法。
【史料呈现与解析】
材料8: 前680年 齐国“相地而衰征”
前645年 晋国“作爰田”
前594年 鲁国“初税亩”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因此,齐、晋、鲁三国在土地制度上都做出了变革。我们以鲁国的“初税亩”为例,探究这一时期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关于“初税亩”,史书中多有记载与评论:
材料9: 初税亩,非正也。 ——《春秋榖梁传·宣公十五年》
初税亩,非礼也。——《春秋左传·宣公十五年》
两部史书都否定了根据田亩多少征收实物税的“初税亩”,那当时“正”而合“礼”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学生通过第一课学习,对西周的井田制已有了解,所以回答此问题并不难。)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农民以在公田服劳务的形式向贵族尽义务,然后依靠私田产出为生。随着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出现,农民私田的产出大大增加,并通过破坏阡陌、开垦荒地获得大量非法田产;而农民在公田的生产积极性难以调动,所以贵族的财富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大量增加。所以,政府就用按田亩多寡、好坏征收实物税的方法取代或与井田制的劳役地租并存。无论是“初税亩”还是“相地而衰征”,都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和贵族财富。这与孔子提倡的恢复周朝制度与反对苛政的主张相悖,所以,当孔子的弟子冉求为“以田赋”的政策来请教孔子时,孔子罕见地不淡定了:
材料10: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因此,以孔子《春秋》为本编撰的《榖梁传》、《左传》都对“初税亩”予以否定的评价。但是,这些制度一方面加重了农民负担、掠夺了农民财富,另一方面也变相承认了其占有的非法田产的合法化,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随着诸侯国开疆拓土和农民的开阡陌垦荒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地主阶级,进而又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巨大变革。
【设计意图】本环节涉及井田制衰落、土地私有制与地主阶级的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理解起来较有难度,但这些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采用讲述法,既不占用太多时间,又能建构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士的崛起与百家争鸣
1.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体系
【过渡】了解了孔子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面我们走近孔子,去感受他的喜怒与哀乐、理想与现实。
【史料呈现与解析】
材料1: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表
从世系图(时间轴)可以看出,孔子先祖为商代后裔微子启,周初分封于宋;后因逐级分封与权力斗争,孔子的曾祖最终逃到鲁国,沦为没有世袭特权(土地等)的士,在卿大夫身边作陪臣,食禄为生;到了孔子幼时,家境已十分贫寒。孔子的家世变迁是西周、春秋时代分封制、宗法制产生、发展与衰落的缩影,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大批贵族阶层沦为平民,他们熟知周代的政治文化,又了解社会民生,成为新的士阶层的重要人力资源。鲁国在周初分封给周公,由其子伯禽就封。周公制礼作乐,对周代政治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周公封国的鲁国,较完整地保存了周朝的礼乐文化。孔子与商周两代的这种联系,使他本能地把目光投向过去。孔子曾满怀深情地宣告:
材料2:“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由此可知,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选择了怎样的救世之策?(学生集体回答,基本上能够答出恢复周礼。)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重新匡正乱世秩序,而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则是把离散的礼乐制度整理完善,并深入学习其精髓。
【设计意图】本环节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过孔子的世系变化,反应春秋时期宗法等级制的没落,为新兴士阶层的出现作铺垫;一个是阐述孔子思想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面对现实的乱世孔子产生了匡正社会秩序的动机;家世渊源与成长环境让他对过去产生了好感与向往,所以,三代尤其是西周的礼乐文化成了孔子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状况。知道历史年表是描述相关史事的重要工具,理解空间和环境对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视频、文字史料呈现与解析】孔子十五志于学习礼乐,三十而立,授徒设教,这一时期还远赴东周都城洛邑向老子请教礼乐。同学们先阅读以下几个问题:(1)老子如何看待孔子所追求的礼乐制度?(2)老子主张君子面对乱世应持什么态度?(3)老子指出孔子的“缺点”是什么?(4)孔子是如何评价老子思想的?为什么?请大家认真观看视频。视频看完了,同学们先讨论一下,然后回答问题。(因为视频材料比较通俗易懂,学生基本上能较准确回答出问题。)老子认为孔子所追求的礼乐及创制礼乐的人都已逝去,面对乱世,智慧的人与其济济于世,不如像蓬草一样归隐而去,这才是顺势而为。老子以长者的口吻劝诫孔子不要有太高的志向和过强的欲望,这对其有百害而无一利。孔子问礼归来三日不语,感叹老子思想的深奥、玄妙。结合视频与教材,我们共同整理一下老子思想中的核心要素:无为、顺其自然、道、小国寡民等,这些要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严密的内在逻辑:
材料3: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
——《史记》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搭建起老子的思想体系:
但是,这些建议难以打动年轻气盛的孔子:
材料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鲁国统治者的僭越行为让他异常愤怒、忍无可忍;齐景公问政时,他提出了以下主张,仿佛在向那个观“八佾舞于庭”的季氏喊话:
材料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样子,各安其位,不得僭越。这一主张正是对周朝维护等级秩序的礼仪制度的恢复。但是,谁又能控制住当权者的僭越之心呢?孔子创造性的引入一个概念——仁:
材料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回答:仁和礼之间什么关系?(该问题有一定难度,加之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回答不够确切,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与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仁的内涵?简单来说,仁是指一切的美德,如孝、勇、信、廉等。那仁和礼两者谁更根本?(学生基本能答出“仁”。)把道德元素作为思想的根基是孔子的创见。要达到这个根本目的主要靠内在的自我约束还是外在的制度强制?(学生根据“克己”、“为仁由己”能答出靠内在自我约束。)既然仁是根本目的,为什么还要“复礼”呢?(学生不太能理解,教师通过讲述引导学生。)礼是一种外在规范,人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并理解,而仁是内在的,很难把握;所以需要把内在的仁用外在的礼来表达,让人有样可学。所以,“克己复礼为仁”可以理解为依靠人的内在动力(已具有的道德力量,核心是孝。)约束自己遵守礼的规范,从而向更完美的仁的境界发展。这其实是个人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仁是人的各种美德,也是一种道德力量,是人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国家治理的理念——德治:
材料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立足现实、依托过去,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思想体系,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人人道德自觉基础上的礼乐文明社会,如图示:
材料8:
孔子不满足于思想体系的建设,五十岁时开始从政,官至大司寇(上卿)。他认为全面推行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所以大力推行“堕三都”政策,即拆毁鲁国实际掌权者——“三桓”的封邑的城墙中超出礼制规定高度的部分。可想而知,孔子失败了。他只能离开祖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艰辛旅程。据《史记》记载,孔子“干七十余君而无所是遇”,狼狈如“丧家之狗”。尽管如此,孔子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学生较难确切答出,教师抛出引导材料。)其行为又影响到自己的弟子:
材料9: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由材料可知,孔子及弟子明知其思想在当时的乱世很难实行,但是,用自己的言行捍卫自己的理念,维护君臣大义,是他们修行个人、照亮他人、影响社会的可行之途。
【设计意图】本环节涉及老子、孔子的思想体系,超出了高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示的使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述,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建构起时代与思想之间的联系,涵养历史解释素养。通过对孔子周游列国史实的介绍,学生能够感受到孔子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意志,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情怀,言行合一、垂范后世的品格,潜移默化中家国情怀得以涵养。
2.士的崛起与战国政局
【过渡】68岁,孔子终于回到了鲁国,他把精力投入到教育与整理典籍中去。而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努力却导致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史料呈现与解析】
材料10: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史记·儒林外传》
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以孔子后学为代表的这群人逐渐汇聚成影响战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新阶层:
材料11:这些人构成了一个以知识分子为核心和骨干的庞大社会群体,这就是战国时期的士阶层。 ——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
孔子整理的《六经》,不仅成为了儒家经典,还成为这个阶层的重要思想资源。孔子去世后,历史的快车已进入战国时代,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材料12:
战国形势图
同学们观察《战国形势图》,指出战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学生基本上能答出“战国七雄”,部分学生能答出“三家分晋”。)
材料13: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
———刘向:《<战国策>书录》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是东周史上的两件大事,有学者主张以后者作为战国时代开始的节点。春秋还能秉持“尊王攘夷”的原则,到了战国,则是取而代之。这两个事件标志着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前256年被秦国吞并。在这个空前乱世,各国诸侯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厚招游学”,后学孟子获得了孔子从未获得的殊荣:
材料14: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
——《孟子·滕文公下》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时期开始萌发的士阶层崛起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叙述孔子在教育、文化上的贡献和战国的政治形势,试图解释士阶层崛起的原因;并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建构起政治、思想、阶级等方面的背景。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以建构合理的历史解释框架。
3.百家争鸣
【史料呈现与解析】
材料15: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士阶层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战国时期人才辈出,并发展出许多流派。这一时期并存的学术流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兵家等。请同学们尝试以表格形式归类图中主要人物,并指出他们的主要思想。(因为初中已有涉及,所以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指出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的流派及其思想。)
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通过梳理不同流派的思想,我们既能看到统一流派内的传承与发展,也能看到不同流派之见的差异,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教师可引导学生指出: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而荀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在坚持礼的基础上,十分强调法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孔子与老子想见的情境,发现儒、道的不同;也可对比儒家与墨家在义利观方面也不同,使学生了解到:儒家重义轻利,而墨家则主张“交相利”。)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各流派所代表的阶层利益角度回答。)
这张图示很形象地反映了百家争鸣这一文化现象,请同学们根据图示与上述内容,概括百家争鸣的内涵,并思考其意义。(学生能较准确地指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在教师引导下,能简要阐述百家争鸣的意义:它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贡献了精彩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与表格,使学生能够较清晰地了解百家思想及其关系,并能自主概括初“百家争鸣”这一历史概念。通过这一环节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百家争鸣是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从而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中的重要理论。
三、商鞅变法与秦朝建立
【过渡】同学们,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战国乱世,哪家思想最有可能被统治者采纳?(学生毫不迟疑地答出法家。)法家抓住了各国统治者的共同的、急切的诉求——富国强兵。这一点在身居边陲的秦国表现最为明显。
【史料呈现与解析】
材料1: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看不起)秦,丑莫大焉。
——《史记》
各诸侯国都任用贤才进行变法革新,急切摆脱窘境的秦孝公起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商鞅变法”。
材料2:
时代背景——变 具体措施——革
周王室衰微 诸侯兼并战争
井田制崩溃 铁犁牛耕土地私有
分封制瓦解、宗法等级解体 郡县制萌芽士阶层出现
学在官府被打破 私学出现百家争鸣
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可以梳理出商鞅变法的时代大背景,面对这些巨变,商鞅采取了那些顺应时势的措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填表作答。(学生能较准确地填出答案。)
材料3: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强大,十年称王,百年灭周,横扫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也仅仅用了一百三十多年;由此可见,商鞅变法的成功。令人唏嘘的是,新王立,功臣死;更不可思议的是,秦国的强大仅用了百年余,而秦朝由建立到灭亡仅仅用了十四年。怪哉!怪哉?假如商鞅能够预料到这些,他会不会想到孔子的那句“迂腐”之言:
材料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与意义,同时也是对上述所学的结论进行梳理总结,以商鞅变法的背景形式呈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通过建立历史联系开展历史解释,并在教师引导下对历史对象做出辨证评价。
四、统一格局与华夏文明
【过渡】似乎商鞅也无需遗憾,我们把时空拉长,放眼千年:
【史料呈现与解析】
材料1:
对于大中国的统一来说,历春秋战国550年,……到秦统一,“中国”不仅已入川,且越过长江而进至珠江流域。 ……总之,秦的大一统建筑在诸侯各自区域统一的基础之上,是没有疑问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同学们观察这三幅地图,思考它们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通过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基本能答出: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形成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而设计。通过三幅地图,引导学生从长时段角度概括历史结论,培养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素养。
【过渡与铺垫】历史的教训仍在,秦朝的二世而亡成为历朝历代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如何突破这个难题呢?孔子的思想再次焕发出生命力,最终成为历代帝王的统治理念。
【总结与升华】
孔子生活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面临着礼崩乐坏、道德败坏的现实,孔子回望过去,寻找智慧,希望找到一个具有永恒价值的良方;他找到了“道德”,不是商周的天道,而是人道。孔子把道德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严格践行,虽屡受挫折、遭人冷落,但仍不改初衷。最终,孔子以他的努力,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因子,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温情的基因。
教学评价设计:
(一)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
核心素养达成度评价表
核心素养 学生姓名 问题(课上与课后问题) 学生自评(1、2) 教师评价(1、2)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时空观念 能否区分春秋、战国形势图?
史料实证 运用给定材料,论证春秋战国已出现铁犁牛耕这种生产方式。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从孔子的生平事迹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二)课后检测
1.地图是了解历史的一种工具,请仔细观察右图,指出它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历史?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掌握程度,对应时空观念水平1的要求。学生只要看到“赵、魏、韩”三个国家即可辨认。
2.顾炎武在《日知录》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时则绝不言(周)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一无言及之矣; ……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 下列选项解读最准确的是
A.顾炎武认为春秋完好地保存了西周的政治制度
B.顾炎武认为战国比春秋更彻底地摒弃了西周的政治制度
C.顾炎武肯定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进步性
D.顾炎武认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落后于战国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归纳概括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水平2。学生抓住材料关键词,概括出材料的内涵,通过对比分析选项,即可得出答案。A选项“完好”一次太绝对化,C、D选项的结论材料并未涉及,属过度解读。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此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态度不外三种:(1)对将逝去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2)承认现状,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3)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阅读材料,请指出萧公权所指的“过渡时期”应指哪个时代?
(2)从材料中的三种“政治思想之态度”之中任选一种,结合所学,选择代表人物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
(2)选择第一种,孔子面对春秋乱世,主张通过回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以匡正政治秩序;
选择第二种,商鞅迎合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富国强兵的诉求,进行变法改革,以郡县制与军功爵制等新制度取代分封制、世卿世禄等旧制,顺应了中央集权与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
选择第三种,老子面对春秋乱世十分悲观,主张无为而知,恢复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而智者则归隐山林保持高洁。
【答案解析】
(1)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对应时空观念素养水平2。
(2)考查百家争鸣,掌握各流派思想的总体特点,对应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多,很难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所以,笔者还要围绕课标与主题,整合知识、优化教学流程;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