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课文,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本课设计把“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读”作为感悟理解“对话”的重要学习方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趣。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写字。)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眼睛鼓,嘴巴大,身披一件绿褂褂 捉害虫,保庄稼,蹦蹦跳跳叫呱呱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课件出示青蛙与鸟的图片。)
[设计意图:以图导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之中。]
2、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互不想让,吵得可凶了!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读课题:坐进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空。
2、介绍什么事寓言故事。
3、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看看,刚才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生自由读课文)
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所得(同学们自由交流)
4、会读书,爱思考,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自己把课文中的生字学会
5、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
1)我会读
1: 青蛙 回答 井沿 无边无际 抬头 相信 弄错 坐井观天
指名读,正音。
2那 么、弄 错、相 信、又累又渴、无边无际、坐井观天、回 答
喝 水、大 话
3)我会认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联想旧知,巩固了生字,拓展了知识。]
三、 我会写:井、观、沿、答。渴、喝、话、际
开动小脑筋,想想你为同学们写好这些字提些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地看字,练写为自主发现字在占格和笔画应注意到什么,学生学得轻松而主动。]
你想不想争当“写字小能手”好,请同学们在田字格里先描红、再临写,看谁写得既正确有漂亮!(学生练写)
这些词语朋友大家肯定都认识了吧赶紧来和他们握握手吧。(课件出示“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学生练读。)
读得真棒!相信同学们写得也会同样棒!在书上把这些词语工工整整抄写一遍吧。
[设计意图:重视写字指导,体现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精神。]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知识巩固
抄写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附:课堂练习:
资料平台: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