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堂作业
选择题
1.“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歌谣反映了1928年4月发生的(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会宁会师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国情的是( )
A.对外代表中国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B.毛泽东在井冈山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全国存在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
D.延安存在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 井冈山根据地 B. 陕甘根据地
C. 左右江根据地 D. 中央根据地
6.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7.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开始于(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遵义会议
8.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包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内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组成此委员会的目的是 ( )
A.指导武昌起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创建工农红军
9.“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材料反映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八七会议
10.毛泽东说:“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材料中这段话的背景是 ( )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秋收起义受挫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
1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诞生了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2.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百团大战 D.甲午战争
13.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对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D.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14.暑假期间,贵州某中学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南昌、上海嘉兴、湖南考察。前往南昌考察的主题应为(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红船精神,代代流传
C.武装反抗,八一建军 D.秋收起义,转战农村
15.在党领导革命的艰难探索中,许多重大会议在历史选择的关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其中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三大
16.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包括( )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建立统一战线
D.根据地建设
17.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面积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左右江根据地 B. 中央革命根据地
C. 湘鄂边根据地 D. 闽浙赣根据地
1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 )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在中共一大上取得领导地位
19.下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南昌起义的爆发
20.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下列对这一“重大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救亡图存,变法维新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21.“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 )
A.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B.打土豪,分田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全民族的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22.如图所示会议在中共党史、军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精神永放光芒。这次会议( )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B.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23.“在此国民革命急速进展与民众热烈盼望国民革命完成之时期,政府谨遵总理遗志,接受多数同志之主张,依据中央政府会议决议,与四月十八日(1927)在南京开始办公。南京地位在党务上、政治上、军事上、地理上均较武汉重要,定都以后,在本政府所负领导国民革命与建设国民之责任愈益重大。”文中的“本政府”是( )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4.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 )
A.维护国共合作 B.注重军民关系
C.强调农业屯产 D.重视城市起义
25.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材料三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1)材料一图(a)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这一历史事件与哪一重大节日有关
(2)材料一图(b)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创建了哪支部队
(3)材料一图(c)秋收起义是谁领导的 在他的带领下起义部队创建了哪一革命根据地
(4)根据材料二说说,“造成割据局面”需要什么条件
(5)材料三中的“革命路径”指什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屡遭挫折,失败惨重,这迫使中国共产党从中汲取教训、重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基于这个特殊国情,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寻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并在践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正确地总结了中国革命遭受挫折的教训和走向成功的经验,提出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原则,进而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毛泽东思想……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赎买的理论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摘编自《前线》2016.10
(1)据材料,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8.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图说江西 重心转移】
图(a) 南昌起义 图(b) 井冈山会师
(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探究原因 认识道路】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井冈山会师后合编为哪一军队?在井冈山,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答案
1-5BDDBA 6-10ACCDB 11-15BABCB 16-20CABBC 21-25BADBB
26、(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建军节。
(2)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3)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要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要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7、(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观点一:创新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争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最终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这次全会后,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集体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可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
观点二: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从一个国家的国情实际出发。
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争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最终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共产党人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这是基于中国发展需要做出的选择,从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可见,一个国家的革命道路或建设道路的选择,必须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才能推动革命或建设的成功。
28、(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山会师后,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3)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