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复 习
全世界的生物呼吸和燃烧消耗氧气平均为10 000千克/秒,而我们生活的大气层中氧气只占21%,按照现有的消耗速度只能维持3000年,可是,许多年过去了,而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18章 第2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学习目标:
1、运用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
碳-氧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验: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1、取甲、乙、丙3只大广口瓶,甲、乙瓶内各放入1盆枝叶茂盛的植株,丙瓶内不放植株。用导管分别向各瓶内深吐气十余次,使瓶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并用凡士林封口。
步骤:
甲
乙
丙
2、把甲瓶放到黑暗处,把乙、丙两瓶放到阳光下。2小时后,揭开瓶塞,向甲、乙、丙3个瓶底各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仔细观察各瓶内的澄清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很浑浊
-----加澄清石灰水结果
不浑浊
浑浊
甲
乙
丙
讨论题:
你能说说澄清的石灰水化学特性么?
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为什么甲放在黑暗处?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甲和丙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气体是氧气吗?
步骤:
1.取金鱼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
2.用短颈漏斗倒置在水藻上。
3.取一支注满水的试管套在漏斗柄上
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是否放出了气泡。
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2、我们是怎样收集气体的?
氧气
3、如何去证明它是氧气呢?
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公顷的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
资料
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平衡
自学课本81页-83页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什么?二氧
化碳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说一说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
平衡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氧气,远远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多余的氧以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中,为生物圈中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氧气。
1、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放二氧化碳。
2、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等物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也进入大气。
3、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深埋在地下变成石油和煤,被人们开采出来后,作为燃料通过燃烧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碳--氧的产生
产生氧气的过程:
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化石燃料的燃烧
1.二氧化碳—氧气平衡会被打破吗?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打破?我们应当怎样预防?
2.二氧化碳增多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你应该如何去做
课堂练习
1.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 )
A.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例
2.氧气的性质 ( )
A.具有可燃性 B. 具有易燃性
C. 具有助燃性 D .使火焰熄灭
3.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所吸收利用的气体分别是 ()
A.氧气、氧气 B.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氧气 D . 氧气、二氧化碳
4.人类一味发展工业,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又大量砍伐森林,造成的后果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B.生物圈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失去平衡,影响人类的生活
C.工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D.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无法顺利进行
A
C
C
B
综合题: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某种成分;①②③④⑤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A、B、C、D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碳从无机环进入生物部分的生理过程[①]是 。(2)过程②③④是指生物的 作用。(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主要有 。
1、为什么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经常松土?
2、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为什么会发热?
3、储藏甘薯、白菜的窖,为什么必须留有通风孔?
-----想一想?越想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