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语文第三课
《不懂就要问》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相关资料
孙中山(1866—1925),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
孙中山创立《五权宪法》,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晚,领导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多音字
挨 ái(挨打)āi(挨着)
背bèi(后背)bēi(背包)
三、重点词语
背诵 照例 一段 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圈出 练习
四、词语解释
厉声:(说话)声音严厉。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一字不漏:一字也没有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的意思。
五、主旨归纳
这篇课文讲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他冒着被先生惩罚的危险,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同步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bèi sòng hú tú xià dāi jiè chǐ
( ) ( ) ( ) ( )
yán lì ái dǎ qīng chǔ yí duàn
( ) ( ) ( ) ( )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绒毛(yíng ròng) 放假(jiǎ jià) 背诵(bēi bèi)
圈画(quān juàn) 照例(lì liè) 戒尺(jiè jèi)
摇晃(huǎng huàng) 挨打(āi ái) 吓呆(dāi dài)
好奇(hǎo hào) 坪坝(bà bèi) 傣族(dǎi tài)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句子中。
①摇( )晃( ) ②提( )吊( ) ③披( )散( )
④( )疾( )快 ⑤( )忙( )乱 ⑥( )红( )赤
(1)这次考试没考好,放学回家,我一直( ),生怕妈妈生气。
(2)这两个小家伙为这个问题争得( ),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
(3)挂在墙上的画框掉了下来,幸亏小明( ),把画框接住了。
四、查字典,填空。
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停”应先查( )部,再查( )画。“停”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止住,中止不动;②停留。“停止”中的“停”应取第( )种解释。
五、读下面有新鲜感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1)仿写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仿照补充句子)
爸爸说得________________,孩子们听得________________。
3.孙中山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本直通车
学习完本单元,我从《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感受到了各民族儿童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认识了勤学好问的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背诵 糊涂 吓呆 戒尺
严厉 挨打 清楚 一段
二、róng jià bèi quān lì jiè huàng ái dāi hào bà dǎi
三、头 脑 心 胆 头 发 眼 手 手 脚 面 耳
(1)② (2)⑥ (3)④
四、亻 9 ①
五、(1)示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2)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2.示例:眉飞色舞 津津有味
3.那段书就被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六、团结友爱 示例:学校地处边疆,学生来自不同民族 人与动物在校园里和谐相处 孙中山 不懂就要问
七、(1)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显然无用。他是这样做的:问老师背书的意义。
(2)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懂就问,爱学习的人。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