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尝试背景对话框及配色方案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2)掌握应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背景色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观察、自学课本、小组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作品观察,指导学生学会欣赏美,通过作品的制作,让学生能够发现美、创造美。
4. 行为与创新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修饰自己的幻灯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设计模板设置背景色。
难点:背景色应用设置(全部应用还是部分应用)。
教学方法
作品欣赏、案例分析、自学课本、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一找)
教师:利用“大家来找茬”游戏引入课题,出示WPS演示文稿的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截图,要求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
学生:仔细对比,找出不同。(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与提炼,不同点:背景、文字、自选图形)
教师:揭示课题“第20课 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WPS演示文稿进行对比认识,发现其中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设计意图】回顾先前学习的知识,并能够适时进行简单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
(一)自主阅读(读一读)
教师:请学生迅速浏览第20课内容,并思考设置幻灯片背景有几种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尝试找出答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有几种方法?(背景、配色方案、模板)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概括能力,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本节的主要内容。
(二)设置幻灯片背景(试一试)
1.利用“背景”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教师:演示设置过程,用纯色填充、渐变填充等,要求学生注意颜色及其样式的设置方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步骤,尝试给幻灯片加背景。
2.利用“配色方案”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学生:自主尝试利用“配色方案”设置幻灯片背景,观察有何变化
(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3.利用“模板”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那还有一种方法是什么呢?
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教师:介绍模板的相关要点,如模板是事先设计好的一种格式(包括字体、字号、背景色等)。
学生:再一次尝试操作(给自己的幻灯片设计一种模板)。
注:利用这三种方法设置幻灯片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情况,对部分学生的半成品进行展示与评价,并就典型问题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采取讲解、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适时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幻灯片背景进行设置,并利用微视频作为学习支持,以实现分层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案例分析
案例1:奇奇在用背景对话框设置幻灯片背景时,对一种背景特别满意,他想将其他的幻灯片也设置成相同的,你能帮帮他吗?
案例2:园园在用配色方案设置幻灯片背景时,发现设置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你能帮她返回到原先设置的背景颜色界面吗?
案例3:思思在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背景时,发现原来设计好的字的大小、位置、颜色发生了变化,有的都看不清楚了,他不知道怎么办是好,你能帮助他吗?
【设计意图】三个案例分析,是学生在设置幻灯片背景时常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操作技能。
(4)实践任务
任务:从我们所学的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中,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设置“我的兴趣爱好”幻灯片的背景。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堂任务。
三、作品优化与展示(比一比)
教师根据学生制作的作品,广播并评价学生作品,尽量择优展示,有必要的话,也可选择稍显不足的作品,并引发学生的思考,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取师评、生评的方法,剖析作品的亮点,指出作品的不足和弥补方法,进而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4、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并提议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演示文稿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设置。并提出新问题: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有没有其他办法?(供下一节课讨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