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复习A卷
一、单选题
1.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这个现象说明了( )
A.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碎纸振动使喇叭发声
C.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D.发声的喇叭正在振动
2.以下情景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被敲击的水瓶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C.振翅飞行的蝴蝶 D.关闭的收音机
3.我们听到“开始答题”的铃声,主要传播介质是( )
A.空气 B.墙壁 C.地板 D.电线
4.“轻声细语”的“细”,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5.听声音识熟人主要靠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孩子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声音变轻 D.传播速度变大
7.小明发现吉他上的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说明弦绷得越紧( )
A.振动的频率越大 B.振动的频率越小
C.振动的振幅越大 D.振动的振幅越小
8.下列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 B.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
C.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9.高速公路两旁有一定高度的屏障,其目的是为了减弱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干扰,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控制噪声的产生
10.如图的四幅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 探测海深 B.敲瓶底火焰振动
C.回声定位 D. 超声波探测
11.科学家在切断番茄植株茎的过程中,一方面侧耳倾听,一方面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科学家没有直接听到任何声音,但将录音带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番茄植株茎的“尖叫”声。该实验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发出了( )
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1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图丙中,将真空罩中的空气抽出,听不到闹铃声,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二、填空题
13.秋季田径运动会上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是由声带的 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 _____传播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1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真空罩中,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______,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15.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6.“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___不能传声。
17.作为全国珍稀的独有剧种,淄博五音戏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伴奏乐器有司鼓、古筝、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发出了琴声是由于琴弦在___________。
18.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12000次,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9.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美妙的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是噪声却被称为“隐形杀手”,应当控制。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的___________;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禁止鸣笛”是通过途径___________减弱噪声(选填序号“①”、“②”或“③”)。
21.如图所示,某品牌汽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该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选填“340”或“3.0×108”)m/s。
22.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___________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___________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
23.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都能产生___________波,它的能量很强,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三、实验题
24.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几组装置。
(1)图甲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反复多次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2)图乙中,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__,此实验说明了______,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窗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做了真空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避免噪声干扰;
(3)图丙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还能说明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25.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铜 40 0.5
B 尼龙丝 40 0.5
C 尼龙丝 30 0.5
D 钢 20 0.3
E 钢 20 0.7
(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_____(只填写字母代号)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 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 _____,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 _____。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 _____法。
(3)本实验中对选中同一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得到普遍规律”)。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设计并进行实验;B.分析与论证;C.提出问题;D.猜想与假设;E.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实验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_____(只填代号)。
参考答案:
1.D2.D3.A4.C5.C6.A7.A8.D9.B10.B11.A12.D13. 振动 空气14. 减小 介质15. 传递信息 响度16. 响度 真空17. 音色 音调 振动18. 200 能19. 分贝##dB 变大20. 传播 ①21. 超声波 34022. 超声 反射 回声定位23.次声24.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变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不能25. D、E 有关 B、C A、B 控制变量 得到普遍规律 CD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