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7 10: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
1、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3、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以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后到约2000年前,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旧石器时代石器
新石器时代石器
距今年代 区系划分 代表遗址 生产工具 生产活动 社会生活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元谋人(云南)
北京人(北京)
打制石器
渔猎、
采集
用火
群居
300—1万年
1.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遗址用火烧过的遗物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社会形态 社会特征
新石器 时代中期
新石器 时代晚期
仰韶文化
大汶wèn口
河姆渡文化
母系
氏族社会
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父系
氏族社会
贫富分化
私有制
阶级分化
生产力提高
剩余产品
贫富分化
部落
私有制
阶级
2.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年——7千年)
3.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千年——5千年)
仰韶文化彩绘陶器

大汶口文化红陶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蛋壳陶
红山文化玉龙
良渚zhǔ文化玉琮cóng
4.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千年——4千年)
红山文化 玉神兽人像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
良渚“神徽”像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的审议通过,“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聚河而居,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根据地图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什么?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资治通鉴外纪》
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大戴礼记》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禅让(传贤)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夏朝的建立

国家形成的标志:
一是阶级和阶层的存在,
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
奴隶制国家
王位世袭制(传子),间接、直接统治相结合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十四年》
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监狱名),使至此。”
——《史记·夏本纪》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史记·夏本纪》
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产生
贫富分化出现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氏族贵族
下层平民
早期贵族
早期奴隶
阶级分化加剧
原始社会解体
国家机器产生
考证历史之法——二重证据法
二重证据法就是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结合,彼此印证。
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王国维
二里头宫殿基址
二里头宫殿基址复原
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二里头出土的玉器
1.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
甲骨文
金文(铭文)
【内外服制度】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 jī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三、商和西周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
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利簋(1976年出土)
《尚书 牧誓》
利簋 guǐ铭文
铭文对照
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互相印证
四羊方尊:商晚期的贮酒器
后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
商代玉琮
2.西周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
王族子弟(主体)、
功臣、
前朝贵族
分封制
服从命令、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
朝觐述职
实行再分封、
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礼乐制: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礼,贵贱有序;乐,上下和同。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嫡 长 子 继 承
嫡 长 子 继 承
嫡 长 子 继 承
嫡 长 子 继 承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政治上的君臣隶属关系;
血缘上的父子兄弟关系。
宗法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
商周的经济成就
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经营方式:井田制
分封制度-天下归姬,
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井田制度-天下归王,
礼乐制度-天下归序。
早期国家的特征
夏:间接、直接统治相结合
商:内外服制度、周:分封制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商:甲骨文的占卜功能
表明早期政权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宗法制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课堂小结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建立
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政权更替:夏-商-周
主要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文化成就:农业、青铜器、甲骨文
中期:仰韶、大汶口-河姆渡
晚期:龙山-良渚-红山
传说时代:三皇五帝、禅让制
1.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临潼姜寨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2.赵明同学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今年暑期他准备去考察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你觉得他应该到( )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山东大汶口遗址 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D
B
3、证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最可靠证据来源是
(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文字记载
D.视听资料
B
4.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正如歌中唱的那样,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那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吗? (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D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A
6、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B
7、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B
8、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 ( )
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
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C.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宗法等级
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