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
物理试卷 教师版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试卷说明:
1. 试题范围: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建议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到相应的答题区域。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旅客乘巴士车从香港到珠海仅需45分钟。大桥全长55千米,其中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根据上面的报道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题中“上午9时”、“45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B.题中“大桥全长55千米”指的是路程
C.题中“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指的是位移大小
D.题中“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指的是平均速度
【答案】B
【解答】A、题中“上午9时”指的是时刻,“45分钟”指时间间隔,故A错误;
B、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所以题中“大桥全长55千米”指的是路程,故B正确;
C、题中“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指的是路程,故C错误;
D、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即最高时速为100千米/小时,是指瞬时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是动车运行过程中3号车厢显示屏上相关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的是动车运动的速率
B.由图中的信息可以推断动车运动路程一定是
C.由图中的信息可以推断动车运动位移一定是
D.动车进站停靠时可以看成质点
【答案】A
【解答】A、“”指的是动车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故A正确;
BD、动车运动,运动可能是变速运动,速率可能发生改变,所以动车运动路程不一定是,位移不一定是,故BC错误;
D、动车进站停靠时,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3.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要看到这一现象需满足的条件是( )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
【答案】C
【解答】
由于我们习惯以地球为参考系,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通常看到的自然现象是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旅客要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太阳此时一定在西方,才可能从西边升起,所以一定是在傍晚,A、B错;在傍晚时太阳正在向西方落下,要产生太阳升起的感觉,只有飞机“下落”的速度大于太阳相对于地球的速度才能产生这种效果,即飞机向西飞行的速度大于太阳向西落下的速度,所以C对,D错.
点拨本题联系实际,分析求解问题时,不仅要明确飞机上旅客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参考系的选取,还需要分清太阳、地球和飞机上的旅客间运动的相对性关系,对分析建模能力要求较高。
4.我们的社会正从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跨入智能时代,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也已经进入路试阶段,某公司自主研发了两辆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过程中两车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的图像为一正弦曲线,乙车的图像与横轴平行。已知两车在t=0时恰好经过同一位置,由图可知( )
A.时,甲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甲车在和时的加速度相同
C.时,两车相遇
D.内,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答】A、甲车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甲车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
B、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甲车在和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不同,故B错误;
C、根据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内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因为两车在时恰好经过同一位置,则时两车相遇,故C正确;
D、两车在时恰好经过同一位置,内,甲车的速度一直比乙车的大,则甲车在乙车的前面,两者距离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5.在2018年5月5日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再次夺冠,马龙也实现男单七连冠。假设马龙发球过程为:他首先竖直向上抛出乒乓球,然后让乒乓球落到抛出位置时,再用球拍击打;若选向上为正方向,已知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乒乓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下落的加速度,则乒乓球在空中运动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由于考虑乒乓球受空气阻力影响,,所以内图像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后图像斜率的绝对值,故A错误。
根据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及上升及下降位移大小相等,B图中下落的位移(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负半轴面积)大于上升的位移大小(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正半轴面积),与题干描述“乒乓球落到抛出位置时,再用球拍击打;”不相符,故B错误;同理D图中下落的位移(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负半轴面积)小于上升的位移大小(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正半轴面积),与题干描述“乒乓球落到抛出位置时,再用球拍击打;”不相符,故D错误;下降时间长于上升时间。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影响,所以乒乓球返回抛出点时速度小于初速度,故C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不全得3分,错选得0分)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
车的位置 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 和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从 到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答案】CD
【解答】速度大小等于图像的斜率,A错误;应该是末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 时刻位置相同,但从0到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错误; 到时间内,始、末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正确; 图像斜率相等时,速度相等,在到 时间内的某时刻,甲图像上某点切线斜率和乙图像斜率相等,故D正确。故选CD。
本题属于应用 图像解决追击相遇问题和从 图像中分析速度变化。
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1:::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2
C.物体从到的平均速度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答案】ABC
【解答】解:A、根据运动学公式﹣=2得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有=2
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1:::2,故A正确;
B、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1:::2
即,故B正确;
C、由于=2
物体从到的平均速度
故C正确;
D、:::=1:::2,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不等,故D错误。
故选:ABC。
8.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每块砖的厚度为。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位置“”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的速度为
【答案】BCD
【解答】题图中 1、2、3、4、5…间的位移之比为2∶3∶4 ∶ 5…,故“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A错;由于相邻两点的位移之差为 ,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故B对;加速度= ,C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 ,D对。
三.实验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9.两同学合作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 、、、、、 和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如图所示)
(1)打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根据纸带信息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公式为 (用、、、、、与表示),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公式为= (用、、、、、与表示),如果测得 、 两点间距,、 两点间距,小车的速度值 .(计算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
(2)同学用上述方法分别算出其他速度:,,,,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填入框中,并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 图像,设O点为计时起点。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时间 0.1 0.2 0.3 0.4 0.5
速度
(3)由所做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答案】(1)0.10,,;0.280;
(2)见解析;
(3)0.2.
【解答】(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得
小车加速度的公式是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
代入数据得: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时间 0.1 0.2 0.3 0.4 0.5
速度 0.220 0.241 0.258 0.280 0.300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像如图2所示:
(3)据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则加速度: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0.的塔顶,每隔1.0 由静止释放一个金属小球, 取,求:
(1)空中最多能有多少个小球
(2)在空中最高的小球与最低的小球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1)空中最多能有个小球;(2)在空中最高的小球与最低的小球之间的最大距离是
【解答】
(1)由 得t =,解得:t = 4.5 s ,可知每隔1 s释放一个球,空中最多可有5个小球。
(2)当第1号球落地时,第5号球应下落.
由 得1.25 m.
故.
11.、两辆玩具小汽车在相互靠近的两条平直的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初速度分别为、,当车在车后面时开始以大小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并停止运动,求:
(1)车超过车后,保持在车前方的时间;
(2)车超过车后领先车的最大距离;
【答案】(1)车超过车后,保持在车前方的时间为;
(2)车超过车后领先车的最大距离为;
【解答】解:(1)设车用时追上车,对A车,,
对B车,,
相遇时有:,
解得:,;
显然为车追上车,由于,故为车停下后反向倒车时被车追上,与实际刹车最后停止运动的过程不一致故没有物理意义,舍去.
设从开始到车被车追上用时为,则有:,
得:,
所以有:,
解得:;
(2)设当车与车速度相等用时为4,则有:,,
则此过程中车位移为:,
车位移为:,
故、最大间距为:,
解得:;
答:(1)车超过车后,保持在车前方的时间为;
(2)车超过车后领先车的最大距离为;雅安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
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试卷说明:
1. 试题范围: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建议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到相应的答题区域。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旅客乘巴士车从香港到珠海仅需45分钟。大桥全长55千米,其中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根据上面的报道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题中“上午9时”、“45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B.题中“大桥全长55千米”指的是路程
C.题中“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指的是位移大小
D.题中“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指的是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是动车运行过程中3号车厢显示屏上相关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的是动车运动的速率
B.由图中的信息可以推断动车运动路程一定是
C.由图中的信息可以推断动车运动位移一定是
D.动车进站停靠时可以看成质点
3.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要看到这一现象需满足的条件是( )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
4.我们的社会正从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跨入智能时代,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也已经进入路试阶段,某公司自主研发了两辆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过程中两车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的图像为一正弦曲线,乙车的图像与横轴平行。已知两车在t=0时恰好经过同一位置,由图可知( )
A.时,甲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甲车在和时的加速度相同
C.时,两车相遇
D.内,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5.在2018年5月5日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再次夺冠,马龙也实现男单七连冠。假设马龙发球过程为:他首先竖直向上抛出乒乓球,然后让乒乓球落到抛出位置时,再用球拍击打;若选向上为正方向,已知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乒乓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下落的加速度,则乒乓球在空中运动的图像正确的是( )
A.B.C.D.
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不全得3分,错选得0分)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
车的位置 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 和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从 到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1:::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2
C.物体从到的平均速度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8.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每块砖的厚度为。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位置“”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的速度为
三.实验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9.两同学合作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 、、、、、 和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如图所示)
(1)打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根据纸带信息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公式为 (用、、、、、与表示),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公式为= (用、、、、、与表示),如果测得 、 两点间距,、 两点间距,小车的速度值 .(计算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
(2)同学用上述方法分别算出其他速度:,,,,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填入框中,并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 图像,设O点为计时起点。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时间 0.1 0.2 0.3 0.4 0.5
速度
(3)由所做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0.的塔顶,每隔1.0 由静止释放一个金属小球, 取,求:
(1)空中最多能有多少个小球
(2)在空中最高的小球与最低的小球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11.、两辆玩具小汽车在相互靠近的两条平直的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初速度分别为、,当车在车后面时开始以大小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并停止运动,求:
(1)车超过车后,保持在车前方的时间;
(2)车超过车后领先车的最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