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B卷
一、选择题
1.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看到了下图那样的图像。这时需要把标本向( )移动才可能看到整个生物体。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右下方
2.为了观察新冠肺炎病毒,科学家可能选择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3.为了便于观察,制作植物的切片标本要求是( )。
A.薄而透明 B.厚而透明 C.薄而不透明
4.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5.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病毒专家观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需选用(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6.有关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电子显微镜一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C.放大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一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7.下列是显微镜下植物根尖细胞的图像的是( )。
A. B. C.
8.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B.肉眼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C.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二、填空题
9.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结构显微镜可以放大近__________倍。
10.某同学想要观察叶子中的细胞结构,他捡了一片树叶直接放置在显微镜视野下,通过调节显微镜他看到的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看上去像有一间间__________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12.我们一般可以用________培养草履虫。
13.组合凸透镜可以使图像放得更( ),其中位于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位于下方的凸透镜则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三、判断题
14.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
15.使用放大镜时可以快速移动。( )
16.为了防止馒头霉变,要将它放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
17.在一定的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放得越大。( )
18.像放大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四、连线题
19.请将下列昆虫触角的图片与其对应的类型、昆虫进行连线。
鞭状触角 天牛
棒状触角 蝗虫
羽状触角 蝴蝶
丝状触角 蚕蛾
20.人类探索微生物及细胞技术所取得的成果有很多,将科学家与他们的成就连线。
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 安东尼 范 列文虎克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 路易斯 巴斯德
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简 施旺麦丹
第一个发现细胞 爱德华 琴纳
发现血液红细胞 约瑟夫 辛斯特
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 罗伯特 胡克
21.请将下面科学家与其相对应的主要成就用线连起来。
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
罗伯特·胡克 杂交水稻之父
简·施旺麦丹 发现微生物
弗莱明 发现血液红细胞
袁隆平 发现青霉素
22.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 根 最早制成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3.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其在制作标本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培养微生物或菌落
培养皿 放置玻片标本
载玻片 吸取少量的液体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碘酒 盛放液体
烧杯 染色
五、简答题
24.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请举3个例子)
25.你能使烧杯、塑料袋具有放大作用吗?写出你的方法。
26.在观察过程中,小明发现水中微小的生物活动速度很快。无法进行观察。为了便于观察,他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六、实验题
2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实验。
(1)下图是实验所使用的材料。
(2)下面是各实验材料的用途:
①切割洋葱 ②放置切片标本 ③吸取少量液体
④夹取实验材料⑤ 染色剂 ⑥吸取多余水分
(3)在上述的材料用途中进行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到下面的括号里。
镊子( ),滴管( ),载玻片( ),碘酒( ),小刀( ),吸水纸( )。
28.如图:
上图是研究( )的实验。当凸透镜距纸屏( ),距蜡烛( )时,形成的是( )、( )的像。
29.实验探究一:观察微生物。
实验名称 观察微生物
实验器材 显微镜、池塘中的水、载玻片、镊子、盖玻片、吸水纸、滴管
实验步骤 1.取一些池塘中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 2.用( )吸取一滴池塘中的水,滴在( )上,盖上( );用吸水纸吸走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3.把制好的玻片标本放在( )下观察。
实验现象 观察到水中有各种各样的( ),如:变形虫、草履虫。
实验结论 水中的微生物是( )。也是由( )构成的。我们还可以利用( )培养微小生物。
七、综合题
在家里,小红同学找到了三种放大镜。
30.放大倍数分别是4×、5×、10×,其中是10×的放大镜是( )。
A.镜片最大的 B.镜片最厚的 C.镜片凸度最大的
31.她想用放大镜组合一个简易显微镜,如果想要视野范围最小,应该选择( )和( )这两个放大镜。(写出放大镜倍数)
32.下图是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的放大镜又叫( ) 镜,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2)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 ),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 )。
33.下图是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的放大镜又叫( ) 镜,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2)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 ) ,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 )。
(3)把两个放大镜上下组合起来,放大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早期的( )镜,它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视野。
(4)太阳光经过放大镜时会( )光线(填“会聚”或“发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2.C3.A4.A5.C6.A7.B8.C9.30010.模糊一片,看不到细胞结构。11. 罗伯特胡克 长方12.干草13. 大 目镜 物镜14.√15.×16.×17.√18.√19.20.21.22.23.24.放大镜的作用;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用到放大镜的工作有考古、精密电器维修、修表、古玩收藏、珠宝鉴定,玉石检验、观察现场指线。25.烧杯、塑料袋里装水26.如果微小的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也可以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这些生物的运动速度。27. ④ ③ ② ⑤ ① ⑥28. 凸透镜 近 远 倒立 放大
29. 滴管 载玻片 盖玻片 显微镜 微生物 生物
细胞 干草30.C 31. 5× 10×
32. 凸透镜 厚 薄 B A33. 凸透 厚 薄 B A 显微 会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