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家自我意识在作品上的表现, 学会把作品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跟美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学会立足分析美术家生活状态与环境因素,认识、分析、阐述美术作品的内涵、表现形式与技法特征。理解美术家的艺术成就与时代、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中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学会联系美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培养学生立足人文精神,多元地分析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对梵高、丢勒、赵佶等画家生平做调查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我的自画像。
以漫画的形式提起学生兴趣,主题鲜明引入——这节课的内容是要介绍“自画像”。
提问:同学们觉得,老师这张画画得像自己吗?
二.授新
引入课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⒈出示梵高一系列画像
提问:同学们知道画上的人是谁吗?
有哪位同学了解过梵高的生平事迹吗?
配合学生回答引出对梵高的介绍。提示自画像中画家注重的是对自己在精神上的表现。
⒉出示丢勒、普桑、真蒂莱斯基三人自画像。
提问:
(1) 画中的人物是正面还是侧面?
(2) 画面中,创作者是否暗示出其本人是一位画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暗示的?
引导:自画像这种形式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艺术家对自己的认识和角色定位。真蒂莱斯基是用的侧面像,具有某种心理暗示的意味。一般而言,正面像美术家可以和观众达成交流,而侧面像则似乎表明画家更愿意自行其是,因而其个性也更加孤僻和鲜明。
⒊ 画家不只会用衣着动作表达他们眼中的自己,有时候,也会利用一些场景。
出示《画室》和《宫娥》。
提问:请同学们对比分析一下这两张画。
(1)画家所在的环境或场所有什么区别?
(2)画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现在画面上的?
(3)是否看出画家对自己职业的看法?
提示:同是处于创作或生活场景中的美术家:
委拉斯贵支的画室是在皇宫,画家本人是“宫廷画师”,负责记录这些人物和事件。而维米尔却是耐心地坐在自己那狭小的画室里描绘一位抱乐器的姑娘。跟《宫娥》相比,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地方。委拉斯贵支自画像面前那块巨大的画布表明他记录的是重要的事件和宏伟的景象,而维米尔那块小画布则说明他更专注于普通生活的细节。
⒋ 我们了解了画家在画自画像时喜欢运用的手法,如眼神,动作,穿着,场景,那么同学们是不是对如何欣赏自画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了呢?(由学生主导欣赏画面内容)
出示伦勃朗自画像。
男女生分组讨论,
提问:这是画家哪个时期的画像?画家的神情表现了什么?
三.总结
自画像是艺术家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欣赏自画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画家生活的社会背景和生平经历去理解。
四.自主学习
听完课后请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我提出的两个学习要求(填表格):
尝试分析鉴赏赵佶的《听琴图》和别人为赵佶所绘的肖像,把自己体会到的画家的精神意识,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记录下来。
作品 形象特征 画家的精神意识
赵佶《听琴图》
《宋徽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