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3.3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9-06 20: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主题三《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本课程既是第三单 “匠心之用——雕塑艺术”的最后一个主题,也是第四单元“无声之韵——建筑艺术”的前奏。第四单元以建筑为主,建筑作为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建筑决定着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而处于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在迎合场所精神的同时,又赋于其新的内涵和意义,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本主题主要以雕塑与公共空间是怎样的关系、新城市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雕塑作品和公共空间如何借用雕塑来构建公共场域这三个部分为主,形成课程的明线。雕塑与公众的关系、雕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雕塑与时代脉络的关系成为课程的暗线,以不同主题、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环境的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意在深层次研究雕塑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大部分学生因为升学,初三阶段美术学习重视度不高,美术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主动学习美术的动能不足。但是高一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知识储备,知识面较宽,特别是通过前两个主题的学习,对雕塑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主题奠定了基础;同时高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有较强的表现欲。针对这样的学生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兴趣点展开教学;另一方面要层层深入,带给学生新的有深度的知识点;还要充分给予学生表达和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让学生有成就感,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最后形成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鉴赏雕塑作品,发表、交流自己的看法;能够欣赏和理解传统的或现代的、抽象的或具象的雕塑作品;能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中外雕塑作品,形成有见地的审美判断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积极思考归纳知识点并表达、能对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进行考察和分析, 并进一步讨论相关作品的形态、主题、文化背景和创作观等。能完成本课线上小练习,巩固知识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公共空间雕塑艺术的美感和功能性,了解雕塑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雕塑应当传递给公众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了解主题雕塑或环境景观雕塑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价值,并学习雕塑是如何与公众发生互动的;认识到传统雕塑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了解雕塑在当下的发展。
■难点:理解当下的多元文化使得雕塑发展产生了多元的方向,雕塑创作呈现出多种风格;通过与公众互动等多种方式,雕塑作品会间接地为空间场所带来新的变化;学会理解和欣赏传统的、现代的、抽象的和具象的雕塑作品,并以描
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鉴赏雕塑作品。
五、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图像识别——欣赏公共空间雕塑艺术作品,感受雕塑艺术综合的美感和功能性。
■美术表现——分析公共空间雕塑作品的创作形式和方法。
■审美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形成有见地的审美判断和理解。
■创意实践——尝试进行公共空间雕塑的设计,并绘制草图。
■文化理解——了解雕塑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雕塑应当传递给公众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1.抢答:一件雕塑一座城——说说哪座城 请同学们欣赏地标性雕塑作品,抢答其代表的城市。 2.什么是公共空间 教师介绍公共空间的定义。
知识点 1 探讨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3.教师引导赏析《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①描述 ②分析 ③解释评价 4.请同学们赏析思考分析下面雕塑适合的场域 ①赏析不同主题的雕塑代表作。 ②探讨该雕塑适合的公共空间,并连线。 ③发表结论,谈谈理由。 5.探讨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不仅仅是装饰和美 化环境,它与历史、环境、生态和文脉发生联系,进一步影响公共空间,乃至空间中的观众,从而构成艺术家、观众与环境相结合的艺术世界! 用四步法鉴 赏雕塑作品。了解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其公众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理解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知识点 2 新城市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雕塑? 6.请同学们分组探究式学习,推选学生代表发言。 ①欣赏不同时代、不同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 ②思考讨论——该雕塑塑造的时代与背景,及其在此时此地的意义。 7.新城市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雕塑?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雕塑即是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集中体现,又诉说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新城市的 雕塑是多元化的,不管是经典的传统雕塑还是充满创意的现代雕塑,它常常带给观众深切的感悟和体会,在城市建设的精神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雕塑作 品在公共空间中的价值。认识到传统雕塑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了解雕塑艺术在当下的发展。
知识点 3 公共空间如何借用雕塑来构建公共场域? 8.请同学们赏析思考分析并发言 ①欣赏不同题材公共空间的雕塑代表作。 ②思考——观众与雕塑产生互动的方式。 9.公共空间如何借用雕塑来构建公共场域?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传统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多为纪念性雕塑,公众与其的关系往往是仰望与观赏。近几年,以雕塑为主导的公共艺术力求消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打破艺术与观赏者之间的界限,引导观赏 者更主动地参与艺术活动,让公众介入艺术,让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的“人民性”在作品形式与内涵上充分体现。 理解当下的 多元文化使得雕塑多元的发展方向,通过与公众多样的互动方式,雕塑作品为空间场所带来新的变化。
总结 和练习 10.总结回顾本课知识点 11.扫描二维码,完成线上小练习,巩固知识点,尝试设计公共场域的雕塑作品。 归纳总结,巩 固知识点,形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