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湘教版第八章走近国家第三节《8.3 俄罗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请欣赏几幅图片,在这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代表光明和希望的向日葵是它的国花,还有高超的芭蕾舞艺术,莫斯科红场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俄罗斯
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俄罗斯,领略异国风情、大国风采!
二、讲授新课
(一)领略俄罗斯之大
1、学生自主读图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乌拉尔山、东西半球。(学生板演)教师明确:俄罗斯的面积约 1709.8万千米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2、关于俄罗斯之大你还知道哪些?
展示: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河流长度在世界排名前列、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第一大平原。
过渡:观看视频《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通过这段视频我们感受到了俄罗斯的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冷)。
(二)领略俄罗斯之冷
【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上扬斯克与莫斯科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回答:
(1)两城市气温在 0°C以下的分别有几个月份?由此可推出两城市气温有何共同特点。
生答:上扬斯克 7个月,莫斯科 5个月;冬季寒冷而漫长。
师:那为什么那么冷呢?
(2)在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中描出北极圈,填写五带名称。
(学生板演)由此分析两城市气温共同特点的原因。
生结合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
师总结:北极圈穿过俄罗斯的北部,主要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就决定了俄罗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的气候特征。
过渡:俄罗斯寒冷的气候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合作探究一】
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俄罗斯交通
学生先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再小组内合作交流,派代表发言
1. 读俄罗斯交通图可知:客运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货运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俄罗斯虽海岸线漫长河流众多,但海运和河运在交通运输中所占比重不高,为什么?
3、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从气候方面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亚洲部分沿南部山区修建原因?
学生展示,师总结:
俄罗斯气候寒冷,结冰期长,导致海运和内河航运不发达。俄罗斯寒冷的气候除了影响交通,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合作探究二】
对农业的影响
1、结合俄罗斯农牧业分布图,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并分析原因。
2、试分析俄罗斯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70%,但是农业耕地面积并不广大的原因。
生回答:
1、东欧平原南部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气候相对温暖。
2、气候寒冷。
师总结: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因素:热量不足。所以俄罗斯的农作物一般都是喜温凉的农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是相适应的。
(三)领略俄罗斯之重
1、阅读材料,归纳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俄罗斯铁路
材料一:
生: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
师: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等
2、读图完成;学生看图回答
(1) 俄罗斯矿产资源特点:
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能够自给自足,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2)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区与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生: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3、读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区分布图思考:
(1)俄罗斯和日本两国在矿产资源方面的不同?
生: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
(2)两国工业区分布有何不同,试分析原因?
生: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制成品。
【我来解惑】
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在亚洲,为什么却说它是传统的欧洲国家?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分布图、工业区和农业分布图,
生:人口和城市、经济重心主要在欧洲部分。俄罗斯工业区分布日本工业区分布
【拓展延伸】
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 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河流图、农业分布图、工业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学生结合图分析: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国土开发的重点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呢?
师总结:有利条件: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政策鼓励;地价便宜......不
利条件: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课堂总结】结合板书,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俄罗斯
一、俄罗斯之大
二、俄罗斯之冷
三、俄罗斯之重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大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
B. 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
C. 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 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2. 下列对俄罗斯地理环境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空间是俄罗斯灵魂的工程师”——面积大
B. “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东西相距遥远
C.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俄罗斯的地理特征,这个字应该是“平”——地形以高原为主
D. 在西伯利亚,-40°C不能算冰冻,饮料中含 40%的酒精也称不上是烈酒——冬季寒冷
3. 枣庄市外贸公司的王刚先生介绍: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主要有玩具、体育用品、床上用品、服装、鞋类和家具等。其主要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俄罗斯和中国陆上相邻,进出口商品便利
B. 俄罗斯人口众多,增长快,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
C. 俄罗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滞后
D. 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
读下列俄罗斯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广阔
B. 温带季风气候面积最大
C.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
D. 乌拉尔山脉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5. 俄罗斯大河很多,但除了伏尔加河外航运价值都不高,最主要原因是( )
A. 水量小 B. 含沙量大 C. 封冻期长 D. 水量充沛
6. 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或油气管道)却沿南部山区修建,其原因是( )。
A. 南部虽然多山,但气候相对比较温暖,人口较集中
B. 便于修建铁路
C. 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D. 雨季时间较长
7. 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劳动力
8. 俄罗斯 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
A. 亚洲部分 B. 西西伯利亚平原 C. 乌拉尔山区 D. 欧洲部分
俄罗斯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部门齐全,读“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的部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据图判断,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
A. 航空、管道 B. 公路、海运 C. 管道、铁路 D. 铁路、公路
10. 俄罗斯有“世界加油站”的美誉,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首选的运输方式是( )A. 管道 B. 铁路 C. 海运 D. 公路
二、综合题 读俄罗斯与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工业区是________;B首都是________;
①岛屿是________。
(2) 日本的工业分布与俄罗斯有着显著不同,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________沿岸,而俄罗斯的工业则大多靠近________产地。
(3)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__。
(4)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下面关于其修建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南部地形条件优于北部,修建成本低
B.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好
C.南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D.南部分布着较多的人口和城市
(5)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货物,其中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
A.原油 B.钢铁 C.生活消费品 D.煤炭
课后反思
本节保遵值课前延伸一课内探究一课后提升的教学流程,主要采用创设情景一讨论分析一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利用地图和时政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从课堂检测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比较好,对地图的阅读能力还不错。
在实际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设计安排是根据学生实际的探究进程随时改动的,我始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及时引导或点拔,指导着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而绝不拽紧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让学生心甘情愿的进入到思考—学习—交流一拓展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之中。在学生展示答案的过程中,我也没有突兀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讲解,在适当的时候插入一个个小问题,引导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逐层深入,逐渐向答案靠近。
总之,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是先由学生自学或者合作讨论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讲解,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对于学生自学课本就能掌握的基础知识,我没有讲解,只是通过学生展示、交流、记忆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符合“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学会的不讲”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参与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导了学生的探究。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环节的衔接上还可以再推敲,再者在需要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时,我应引导学生回顾,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前后联系的能力,这点以后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