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件 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件 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5 23: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题型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辨析
题型2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微粒的性质)
题型3 原子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题型4 物质构成、元素组成的描述
题型5 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及物质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题型6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离子的形成过程
题型7 元素符号的意义
题型8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题型9 元素(原子)、物质的性质的相关因素
题型10 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计算
题型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辨析T13、T16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题型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辨析T13、T16
1.原子和分子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只能构成一种分子。
3.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4.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5.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一定是金属。
6.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7.离子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8.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题型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辨析T13、T16
9.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10.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 因为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2.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13. 水银温度计中汞柱上升,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14.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5.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般不随外界条件改变而改变
分子的性质1:
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分子的性质2: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性质3:
①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②温度越高,间隔越大;
③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分子间隔:固态<液态<气态。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性质4:
题型2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思考分子具有什么性质?判断下列现象主要可用分子中的哪条性质解释?
闻到花香
品红扩散
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晾干
氨水挥发
干冰升华
糖溶于水
热胀冷缩
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
加压后,6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100g水的体积比100水蒸气小得多
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
扩散、蒸发、挥发、升华、溶解等 分子在不断运动(随着T如何变化)
体积变化(包括物质三态之间的比较) 分子间隔(随着T、P如何变化)
题型2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题型3原子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原子
原子核
(+)
核外电子
(-)
质子
(+)
中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不显电性)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和核外电子的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结论: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中子,如氢原子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有:
(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4)带正电的粒子有:
(5)带负电的粒子有:
(6)质量最小的粒子有:
(7)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8)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分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中子
质子、原子核
电子
电子
原子核(质子 中子)、电子
原子核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在空格上。
题型3原子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1.(试卷16)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③粒子的符号表示:_________。
(3)如图中,元素有_________种。
(4)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序号)
(5)属于稀有气体原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F—
7
③④⑤⑧
④⑧
(1)先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判断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2)写出微粒的符号(元素符号或离子符号)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目判断原子/离子的结构是否稳定
题型3原子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2.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属于阳离子的有_________。
通过上图可以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⑤⑥

①④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不等
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题型3原子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3.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若③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______,其所属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周期;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12
3
Ar
题型3原子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4.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x的值是_____9_。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AC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B__。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CD__。
题型3原子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5. 某粒子R的结构示意图为:
(1)当x=10+y时,该粒子为______,当x<10+y时,该粒子为________。(均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当y=2时,x=____;该元素能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则x=____,y=____。
6.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3,X的第一层为次外层,
Y比X多一个电子层,X质子数为a,则Y的质子数为( )
A. a+3 B. a+5 C. a+8 D. a+11
7.有A、B两种原子,已知A原子的质子数为a,A3+和Bn-的电子排布相同,则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a+3-n  B.a-3+n C.a+3+n  D.a-3-n
原子
阴离子
12
Mg2+
17
8
B
D
题型4物质构成、元素组成的描述T8、T15(2)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常见的液体 水(H2O) 过氧化氢(H2O2) 溴(Br2) …
气体(除稀气) 氨气(NH3) 二氧化碳(CO2) 氧气(O2) 氮气(N2)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金属 镁(Mg) 铝(Al) 铁(Fe) 铜(Cu) 汞(Hg)
稀有气体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氪(Kr) 氙(Xe)
固态非金属 碳(C) 金刚石(C) 硫(S) 磷(P) 硅(Si)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氯化钠(NaCl) 硫酸铜(CuSO4) 碳酸钙(CaCO3)
自然界里的物质
题型4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H2 O2 O3 H2O H2O2 NH3 HgO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Fe Cu Hg等金属,金刚石,稀有气体等
NaCl MgO CuSO4等
元素
分子
原子
离子
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铁由铁元素组成
铁由铁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定义 宏观 微观解释 实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其他物质生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水蒸发
过氧化氢分解
纯净物
混合物
只含一种物质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由同种分子构成,有固定性质
含有多种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性质
氧气、高锰酸钾
空气、食盐水
题型5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及物质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多变一
一变多
多种分子反应生成一种分子
一种分子反应生成多种分子
木炭燃烧
过氧化氢分解
(1)a、b物质均属于_____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
都由2种分子构成
分解反应
一种分子生成了2种分子
题型5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及物质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题型5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及物质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1)化合反应。
(2)化合反应。
(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增加的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与反应无关。
(2)将反应前后都有的分子(原子)删去,再写出反应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许多水分子聚集成水;
氧原子结合形成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H2O2
O2
氧气
+

H2O
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宏观:
微观:
③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水分子,许多水分子聚集成水。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题型5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及物质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题型5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及物质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1.过氧化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氯分子分成氯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氯化氢分子
2.氧化汞分子分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
构成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3.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
题型6离子符号的书写及离子的形成过程
写出氢离子、锂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钾离子、钙离子、
亚铁离子、铁离子、氧离子、氟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并
画出离子形成的过程。
离子形成的过程:范例
-e-
Na
Na+
题型7 元素符号的意义
氧元素 、 1个氧原子 ;
氯元素 、 1个氯原子 ;
2个氧原子 ;
铁元素 、 1个铁原子 、 铁这种物质
2个镁原子
说出以下符号表示的含义:
(1) O:
(2) Cl:
(3) 2 O:
(4) Fe:
(5) 2Mg:
2Mg2+
2H2O
两个镁离子
两个水分子
题型8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1.排列依据:
2.元素周期律:
周期:
族:
7个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电子层数;
18列,16个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位于同一族
周期:
族:
(1)原子结构规律: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逐渐增加到8
(2)从左到右: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1)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2)原子结构规律: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题型8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题型8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试卷18题)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
(1)分别写出B、C代表的元素的符号:
B________ C________   
(2)D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A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题型9 元素(原子)、物质的性质的相关因素
1.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不包括离子、氦原子和镁原子。
2.物质的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9.(5)钾原子和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练:(1)H2O和H2O2、SO2和SO3、O2和O3:
(2)金刚石和石墨: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仔细观察上表,我们能发现很多规律:
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_________数相同,_________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②同族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数相同,_________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2)请画出第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3)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a、Cl B. O、S C. F、Cl D. Cl、Ar
下图是核电荷数分别为1~1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试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水分子共有_3_个原子核、_10_个质子。
(2)一个Mg2+核外共有_10_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_氖(或氩)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出现周期性变化
题型10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计算
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块金属,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少?为什么?
含有的原子个数:钠>镁>铝。钠的原子质量最小,含有的原子
数目最多;铝的原子质量最大,含有的原子数目最少。
原子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呈正比。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学以致用
原子和分子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只能构成一种分子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一定是金属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离子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O2、O3/H2O2、H2O
×。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氢原子不含中子。
×。质子、电子。
√。
题型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辨析T13、T16
学以致用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因为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水银温度计中汞柱上升,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锂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水分子和氖原子。
×。分子构成不同。
×。镁原子和氦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汞由汞原子构成。
√。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题型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辨析T13、T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