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的演讲。
《变法通议》书影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 系辞下》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主张“变”。
后来清末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也引用了这段话,强调变法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通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的事例,认识相关变法和改革的背景和影响,领会变法和改革充满困难和挑战,感受中华民族具有变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的素养。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战国铁犁铧
百家争鸣
铁犁、牛耕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①经济: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
②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③思想文化:士阶层活跃壮大;学术下移,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运动。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一)战国:商鞅变法
(1)目的:
领域 措施 作用
经济
军事(选官)
政治
思想
风俗
废除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耕织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什伍连坐组织
行县制
焚诗书
强分家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调动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
限制贵族特权,提高战斗力;
严刑峻法,强化统治
强化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强化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小农经济;提升财政收入
(2)内容:
富国强兵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一)战国:商鞅变法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
使秦国一跃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推动秦国向封建社会转型。
“商君虽死 变法犹存”如何看待?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深化拓展】
1、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看商鞅变法与封建制确立的关系
打击旧贵族,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封建经济,增强国力
社会转型
锁定历史时空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221BC
220AD
589AD
……
北魏孝文帝时期
背景:分裂割据、战乱不断、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情境一:根据材料和课本P22页内容,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一: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均田令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这一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墨、刑法峻急,故人相残贼、不贵礼义,故士无风节、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北宋]刘攽:《<魏书>目录序》
材料三: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宜……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高祖从之,……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①均田制、租调制
②俸 制
③三长制
情境一:根据材料和课本P22页内容,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三:(太和十七年八月)车驾发京师,南伐,步骑百余万。太尉丕奏请以宫人从。……(九月) 幸洛阳,周巡故宫基址。……观洛桥,幸太学,观《石经》。……诏六军发轸。……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定迁都之计。 ——《魏书·高祖孝文帝纪》
材料四: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④迁都洛阳
⑤移风易俗
易服装
改汉姓
说汉话
通婚姻
情境二:根据材料和课本P22页内容,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五: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六: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七: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①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速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难拓展】
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③改革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④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
①宋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三冗”和“积贫积弱”问题。
②北宋中期,财政危机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③范仲淹“庆历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2、目的:
富国强兵
3、内容:
冗官
冗费
冗兵
官僚机构
裁汰冗员
限制恩荫
改革科举
财政制度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军事体制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材料二:一般地主奸商,因奸利被夺,亦推波助澜,更增反对的声浪。……当时所有的名臣……或被告排斥,或自动求去。他(指王安石)全力提拔的吕惠卿却是暗中伤他、只求得保一己权位的奸人。
材料一:……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材料三: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
情境三:根据材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
4、评价
性质:
是一场统治集团内部局部调整的变法改革运动
积极: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局限:
①与民争利,加重人民负担。
②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
③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贻害百姓。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四)明朝: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官衙无视法令,政多纷更,事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司刑名的不悉法律,管监察的不行纠劾,人们愤愤地指出:“嘉隆以来,纪纲颓坠,法度凌夷”。
材料二: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税源逐渐枯竭。万历新政之前,国家财政每年巨亏300万两白银。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1、背景: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①政治:
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考成法)
2、内容:
②经济:
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3、张居正改革——效果
故辅居正,受遗辅政,事皇祖者十年,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明史·张居正》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张居正改革有哪些作用?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张居正死后,反对改革的官僚纷纷起来攻击、诬陷张居正,弹劾他的奏疏就纷至沓来。改革措施中除一条鞭法外,其他几乎全部被废止。
【探究】思考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
(3)改革者的个人品质;
(4)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课堂探究】思考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洋务运动(1860-1890年代)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如何救亡?
何以图存?
在列强侵略下,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农民阶级救国方案失败
地主阶级救国方案失败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戊戌变法
1.背景:
材料:1895年到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总投资额为一千二百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在这期间,棉纺织业发展尤其突出,1899年中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将近一倍。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①政治危机:
②经济基础:
③阶级基础:
④思想基础: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思潮的兴起
戊戌变法措施
政治 ①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②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③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特权等。
经济 ①保护并奖励各行业发展; ②奖励发明创造;
③提倡私人办实业; ④改革财政。
文化 ①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
②开办学堂,改造旧式书院;
③翻译国外书籍,公派留学等。
军事 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
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有利于提高军事力量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戊戌变法
3.结果: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4.影响:
材料一: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扑灭维新派,但是她没有全部取消光绪颁布的“新政”。 对有关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第举行。” ——李锦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以往清朝律例一向禁止私人结社,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积极:
①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主张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觉醒。
(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抨击)
(2)消极:
没有行宪法、开国会,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一定落后性。
情境四: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脱离群众,缺乏改革基础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清末新政
1、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2、内容:
③经济方面:
①文化教育:
改革教育,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②军事方面:
编练新军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3、评价: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材料二: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前更好的条件。
——忻平《清末新政与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辛亥革命史》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武装力量等,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导火线;
②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内容:
中华民国改革
内容 政治 五院制: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院
经济 废两改元:1933年3月10日,中国币制开始废用银两,改用银元。
文教 推行学制:壬戌学制,初等中等6年,高等3-6年
军事 筹建军校,编练现代化军队
外交 改订新约运动、实行关税自主
1916年国文教科书
2.结果:
由于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政权。
①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
②经济改革:
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
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政治改革:
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1954年人大、宪法,三大政治制度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6
1958
1960
1964
1966
《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八字方针
四个现代化
文化大革命
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出现1959至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二)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伟大转折;新时期
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
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2001加入世贸
①时间:
1978.12
②内容:
工作重心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③意义:
改革:
开放: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过程
①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②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单靠哪一个治理国家都不行。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2)中共十八大:
1.过程
①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②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3)中共十九大:
1.过程
农村改革——旧貌换新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取消农业税
三权分置
脱贫攻坚战
乡村振兴战略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秘密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而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三权分置" 思想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搞好国营企业
01
发展私营经济
02
深化国企改革
03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城市改革
0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改革——放手焕活力
国际进口博览会
对外开放格局
加入世贸组织
共建“一带一路”
设立自由贸易区
对外
开放
对外开放——时代展新图
兴办经济特区
深化体制改革——壮丽新篇章
单一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
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创辉煌——深刻的意义
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带一路”建设
改革开放40年的城市
思考: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措施必须符合时代潮流。
改革要结合国情……
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改革要争取民众的支持。
历史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