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秋 天
何其芳1.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体会优美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理解诗歌的意境,能更好的把握分析诗歌的能力;
(2)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赏析,能写一首小诗。
3. 情感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目标 何其芳 (一九一二—一九七七) 秋 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満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①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②的瓜果。
秋天栖息③在农家里。
?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④似的乌桕⑤叶的影子,
芦篷⑥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⑦了。
溪水因枯涸⑧见石更清洌⑨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⑩在牧羊女的眼里。
①zhengzheng1,伐木声 ,多音字
②shuo4,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③多指鸟类的停留、休息
④bian1,淡水鱼的一种,身体侧扁,头小而尖,鳞较细
⑤jiu4,也叫桕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略呈菱形,秋天变红
⑥芦苇做的船篷
⑦liao2,高远空旷。也作“寥廓”
⑧ he2,干涸,没有水了
⑨lie4,水清
⑩mei4,睡梦 秋 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満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乡村秋景?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情感参考:
露珠、冷雾、白霜——秋
稻香、镰刀、竹篱、瓜果——农家
蟋蟀(声音)、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秋景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刀、竹篱、瓜果体现农家特色;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上的笛声远去,暗示这是在秋天。
自由朗读课文
体味秋的气息震落了/清晨/満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注意停顿、重读(老师给的只是参考) “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稻香”使人满口生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饱食”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是收割的形象之说,从味觉的角度暗示稻子成熟,丰收的景象。“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
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如果把“栖息”换成“停留”或其他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注意停顿、重读(老师给的只是参考) “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是劳作的形象之说。
注意停顿、重读(老师给的只是参考)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以问句出现,语言摇曳多姿。
“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
“牧羊女”可曾见过“栖息在农家里”“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笛声是否表达过、勾起过少女的情怀?她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本诗的秋景图是由三幅特色画组成,请你试着用富有诗意的词来命名,并说说它们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美好感情
每一节诗都构成一幅图画,我们分组进行讨论,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讨 论比 较 阅 读 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表达方法,写景顺序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秋 景
【美国】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温婉,
毛栗边的褐色可爱;
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
玫瑰在郊外盛开。
?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带了一枚胸花。
(寒雪 译)提示:
相同之处——感情等
不同之处——表达方式,写景顺序等参考答案小结: 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热闹喜庆,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明媚、快乐的秋天,是清幽淡雅而乐在其中的秋天,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
作业:1、熟读课文,并背诵;
2、试着去写一首有关“秋”的诗;
3、选取你喜欢的一节,把它改写成散文,150字左右;
4、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2-4题任选一个写在你们的随笔中)谢谢!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与卞之琳、李广田合称“汉园三诗人”。散文集《画梦录》曾获得过《大公报》文艺金奖。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作品集《刻意集》,散文集《还乡杂记》、《星火集》及其续编等。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什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参考:
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方面来说都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成熟、饱满、美丽的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但何其芳的《秋天》是由远及近的描写秋景来表达农家丰收,少女思恋;而美国狄金森的《秋景》是由近及远的描写秋天的景物表达秋日景象的美丽,迷人和作者的喜悦。
何其芳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置身其外的描写秋景,而狄金森用拟人化的语言置身其中将秋景写活。借晨曦、毛栗、浆果、玫瑰、枫树、田野几种色彩鲜明的事物刻画出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