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孤独之旅》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自读课文。这个单元是初中阶段首个小说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都写了主人公少年时代的经历,都以儿童人物的视角来观察世态人生。同时学生和小说中的这些儿童是同龄人,他们抓住这些儿童的视角来解读小说,是一种能更有共鸣的阅读策略。因此,本课例以“童眼看世界”为主题,透过杜小康这一儿童人物眼中世界,来解读小说主题。
本课例主要由三个课堂活动构成,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探究,通过循序渐进的活动步骤,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提升思维。
教学目标
1.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情节,感知“孤独之旅”的含义。
2. 通过“选择小说插图”,学会如何通过环境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主旨。
3. 通过“用固定句式归纳”,学会归纳文本,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深入体会小说主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循序渐进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小说的阅读策略,深入思考小说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条船,它由文字组成。它可以是江南水乡的摇橹船,载着 “迅哥儿”,看故乡的人事变迁;它也可以是一艘大轮船,载着“若瑟夫”,看现实残酷,人性悲哀。今天,我们要跟着杜小康,坐上他的小木船,跟他一起看世界。
二、他眼中的故事
活动步骤:
1. 划出文本中与杜小康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关键词,根据思维导读完成“杜小康经历图”。
2. 找出文本中能直接表达杜小康情感的词语,用一个词(摘录原文词语或创设一个词语)概括杜小康在孤独之旅中不同心理。
3. 根据思维导图,用第一人称概述杜小康在这趟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预设活动总结:
一段简短清晰概述就能完整地概括整个故事,我们通过小说情节的梳理,看到了杜小康到无人的芦荡里放鸭的经历,以及他对于这趟旅行的感受。其实这趟孤独之旅对于杜小康来说,是一次成长之旅。
活动设计意图:
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也是学生理解小说主旨的基本策略。但在很多教学设计中,只停留在情节的梳理,忽略了情节其实也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主旨。这一课堂活动,先要求学生根据小说中能概括情节的关键词,快速梳理小说情节。然后让学生找到这些情节中能直接体现人物心理的关键词,并用一个词进行归纳和整合。最后,变化叙事视角,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概述故事,体会到这篇小说的叙事线索,同时,在概述过程中加入人物的心理,其实要帮助学生将情节发展与人物心理变化关联起来,从而对小说主旨有一个较为笼统的理解。
三、他眼中的风景
活动步骤:
1. 根据屏示的三张芦荡的图片,找出文中对应的文字,并根据文本,给这三张图片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2. 三张图片都是黑白的,那么在杜小康的眼里,芦荡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请根据小说具体的环境描写句子,确定芦荡的颜色。
示例:“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中更有“青森森”一词,“森森”给人一种黑暗、阴森的感觉,因此此时的环境应该是有些可怖的,应是一种深沉的有些灰暗的深绿色,但后文中也描写到了这里还有“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空气里满是清香。”因此C图中,深绿色是总体的色彩,但在深绿色中又几处能带来温暖的黄色微光,冲淡了整体阴森的感觉。
3. 假如你置身这样三种不同的芦荡,你的心情分别会是怎样的呢?杜小康看到这些不同的芦荡之景时,心情又是如何的呢?请你们找出杜小康的具体表现。
示例:虽然第23段中提到杜小康“稍稍从恐慌中安静下来”,但24段中他“不时地”“用劲儿”嗅着,夜里睡觉“紧紧挨着”父亲,且“迟迟”不能入睡,这些具体表现都体现出杜小康虽然刚刚从初见芦荡时的巨大恐慌中安静下来,内心仍有着害怕和恐惧,但他慢慢学会了忍耐和克制。
预设活动总结:
通过给芦荡填色,我们看到了小说中芦荡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带给我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害怕,但是反观杜小康的表现却从孤独、害怕、迷茫,变得越来越勇敢、独立、从容。我们透过杜小康的眼睛,不仅看到的是景色的变化,更看到了主人公杜小康内心的成长。
活动设计意图
“孤独”和“成长”是《孤独之旅》中绕不开的主题。这一课堂活动就是通过抓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来品析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波澜,从而解读杜小康的“孤独”与“成长”。
这一活动分为三个步骤。先给根据文本内容给图片排序,再根据具体的环境描写的句子给图片配色,最后通过解读杜小康的具体表现,读出杜小康身处配图环境时的心理变化。三个步骤都是围绕着几张图片展开,看起来就是根据具体文体确定小说的插图的活动,但其实三个步骤所要求的思维层级是不同的,顺序也是不可调换的。第一步体现的思维层级最低,只需要学生根据图片要素,定位文本内容。第二步,给图片配色,就需要学生抓住文本细节,进行归纳,整合,最后确定颜色。第三个步骤的要求最高,不仅要细读文本,抓住具体的描写,读懂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还要通过图文对比,理解杜小康的成长。从图到文,有从文到图,学生不仅可以在图与文中“共生共长”,更可以让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行走,感受、欣赏文字,习得小说阅读的策略。这一环节同时也是课堂活动一的进一步深入探究,让学生在细致的文本分析中,更为明确地感知小说中成长的主题。
四、他眼中的人物
活动步骤:
1.找到文章中描写杜雍和言行和心理的句子,用 “虽然……但是……”的句式来概括。
2.请同学们朗读这些展示的例句,说说你的发现。
活动结果预设:
通过这种“虽然……但是……”的句子组合,我们不难发现杜雍和身上的怯懦与无奈,这是一位懦弱害怕,但为了孩子强作镇定的父亲。从杜雍和这个次要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无奈。
3.把“虽然、但是”后面的句子,换一换位置,再来读一读。读完之后说说,你对这位父亲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活动结果预设:
通过前后句子的互换,我们又对杜雍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是一位不善言淡但尽力关爱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位面对苦难,依然奋力拼搏的父亲。联想到现实生活,这其实就是最真实的父亲形象,当他们面对生活的困境并非无所不能,甚至会无能为力,但他们会竭尽所能地去尽一个父亲的责任。
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从小说中读出成长是简单的,但要通过自读就理解环境描写中暗含的成长,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大多数的文章、课例都是通过解读杜小康,或者解读环境描写,来解读“成长”的含义,这也是很必要的。
同时,我也发现,很少有人注意到小说中次要人物“杜雍和”,但其实,抓住小说的次要人物来解读文本,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小说阅读策略,通过品读这个人物,可以帮助我们对《孤独之旅》进一步深读。我认为连语文老师都容易忽略的阅读策略,是有必要教给孩子们的。因此课例中第二个主要活动,紧紧围绕着文章中的“次要人物”,让学生以自己的“童眼”解读杜雍和。
这一活动,其实是“杜雍和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主问题的变形,传统的一问一答形式可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作用甚微。于是我设置了一个“固定句式说话”的活动,用“虽然……但是……”的句式去概括杜雍和的言行,让学生找到相应文本,同时又因为有句式的要求,促使学生归纳文本,但这一阶段,学生对于人物的分析与理解都是单点或多点结构的,他们只关注到了这一句中人物所体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因此有了第二步,活动步骤二把学生能找到的句子组合起来,并要求他们将这些句子关联起来看,通过读文本,学生不难发现人物身上怯懦、无奈的一面,能够快速体会到,这趟旅程对于父亲来说,也是一次“孤独之旅”,从而体会到成人世界的无奈。最后一步,通过前后句顺序的变换,激发学生思辨性阅读,对文本产生更深的体会。同时能联系自己,真正理解“成长”的意义。
五、作业
六、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