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21 15:03:02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降水方面 B.气温方面 C.天气方面 D.地形方面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所以说,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故选: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中学地理的难点内容,也是重点内容,理解答题即可。
2.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其主要原因是(  )
A.四周是海洋 B.纬度位置偏低
C.地势低 D.受季风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海南岛纬度位置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因此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在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要从多方面考虑,寻找影响它的主要因素。
3.读“我国某地示意图”。夏季A城市比B城市气温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图中AB两城市纬度基本相同,但A地距海较远,B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夏季A城市比B城市气温高。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理解答题即可。
4.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D。
【点评】考查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解答。
5.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人类活动 C.地球运动 D.地形地势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山脚下是热带草原,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斑马;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海拔为5895米,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上终年被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6.“青藏高原盛夏寒”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
A.纬度 B.海陆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这就是形成青藏高原盛夏寒、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7.(2016八下·衡阳期中)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势高低 D.季风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解: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但是所处的地形差别很大,拉萨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因此二者温度差别很大,故选: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相同纬度的地区气候差异多是由于地形或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
8.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  )
A.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 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横断山脉山体高大,山脚下与山顶的相对高差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不同的高度上气候特点不同,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故选B。
【点评】注意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9.(2017八上·梅江月考)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故选:D.
【点评】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0.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用洗衣机
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拔下插头 D.尽量少使用空调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上学、放学用专车接送需要消耗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该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B、C、D的行为均属于节能减排的行为,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A。
【点评】本题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考查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理解答题即可。
11.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青岛避暑胜地——地形因素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的运动
C.山前桃花山后雪——纬度因素
D.海南岛终年如夏——海陆位置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A.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青岛位于沿海地区,成为避暑胜地,故A不符合题意;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因此会有山前桃花山后雪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地区,终年如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要理解解答。
12.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降水不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度比较明显
D.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所以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理解记忆。
13.下图为小明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小题。
(1)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季风因素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
C.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D.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答案】(1)C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像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故选C。
(2)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像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如图)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众多因素中进行合理的选择。
14.造成下图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季风因素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结,任意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温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的地图,叫做等温线图。如图等温线和海岸线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以距海远近因素为主,故选D。
【点评】考查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5.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不同纬度高山的雪线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的高低不同 B.土壤的肥力不同
C.热量的纬度差异 D.植被的覆盖差异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6.下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如果图中温度差异只考虑受地形影响,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处是山顶,甲处是盆地 B.丁处是陡坡,丙处是缓坡
C.乙处是盆地,甲处是山顶 D.丙、丁两处无法判断坡度陡缓
【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在同纬度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从图中看出,甲处形成一个低温中心,因而甲处海拔高,四周海拔低,是山顶地形;乙处形成一个高温中心,因而乙处海拔低,四周海拔高,是盆地地形;丙处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该处坡度陡,丁处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该处坡度较缓。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要理解解答。
17.(2017八下·东营期中)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根据箭头可知,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江水多,B位于东部地区,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影响两地气候的因素是地形因素。
18.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结合图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周年往返路径示意图、图4光照图,完成小题。
(1)奥运会期间,青岛昼夜长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
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2)图4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3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答案】(1)B
(2)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8月5日-21日地球运行在夏至和秋分之间,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山东省东营市此时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故选项B符合题意.
(2)读图2可得,图中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逆时针,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图,北极圈以北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1中②点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
19.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b>d,气温a>b B.降水量d>b,气温c>b
C.降水量a>c,气温d>c D.降水量d>c,气温d>c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要充分理解地形雨的形成原理。
20.读亚欧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据图回答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年平均气温比③④两地高
B.当④地高温多雨的时候,③地也是高温多雨
C.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⑤地大
D.①②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都比⑤地大
(2)影响②④两地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为(  )
A.纬度因素 B.地形地势 C.人类活动 D.海陆因素
【答案】(1)C
(2)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①②两地纬度高,③④两地纬度低,①②两地比③④两地年平均气温比低,A错误;
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③地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B错误;
⑤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⑤地大,C正确;
①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⑤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①②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都比⑤地小,D错误。
故选:C。
(2)②地纬度高,④地纬度低,影响②④两地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纬度因素;故选A。
【点评】考查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要理解记忆。
21.读下图,完成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
(2)A、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故B符合题意;
C、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说明位于南半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22.根据下面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地点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① 4℃ 29℃
② 12℃
26℃
③ 3℃ 15℃
(1)图中A,B,C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B—③、C—② B.A—①、B—②、C—③
C.A—②、B—③、C—① D.A—③、B—①、C—②
(2)A,C两地在气温上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  )
A.A地气温高于C地气温 B.A地气温低于C地气温
C.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C地 D.A地气温年较差小于C地
(3)造成A,C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纬度略有差异
C.地势高低不同 D.植被状况不同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A地距海较远,大陆性特征显著,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温差较大;B地海拔较高,受地势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C地受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较高;故选项A符合题。
(2)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A地气温年较差为29-4=25℃,C地气温年较差为26-12=14℃,A地大于C地,故选项C符合题意。
(3)同纬度的海洋、陆地气温不同,C地位于沿海,受海洋的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小,A地位于内陆,受陆地的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解题时要综合考虑。
23.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小题。
(1)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的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2)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答案】(1)D
(2)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1)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致使高空中空气由市区流向郊区,郊区温度较低,使得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热岛效应城市气流在高空中流向郊区,扩大了污染范围,恶化了郊区的空气质量,所以A、C错;热岛效应导致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市,反而降低了市区温度,所以B错;故选:D。
(2)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提倡“低碳”生活,少用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减弱热岛效应。而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和在郊区建设工业,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热岛效应”增强。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热岛效应的影响,理解解答。
二、综合题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跨东西半球的是   。
(2)将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3)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4)地球绕日公转时,   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
(5)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
(6)6月10日,山东潍坊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答案】(1)①;②;③
(2)①②③
(3)
(4)地轴;南北回归线
(5)②;③
(6)昼长夜短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低纬度的范围是0°~30°,中纬度的范围是30°~60°,高纬度的范围是60°~90°,①区域位于低纬度;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②区域位于东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③区域地跨20°W经线,即地跨东西半球。
(2)三块阴影区所跨的经度度数和纬度度数一致,经线长度一致,但是纬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①②③。
(3)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俯视,呈逆时针方向。
(4)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5)温带地区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寒带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23.5°N(S)~66.5°N(S)之间的地区地处带,66.5°N(S)~90°N(S)之间的地区地处寒带;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的是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③。
(6)6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山东潍坊在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
【点评】该题考查了地球的运动、半球的划分及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的方法,理解解答即可。
1 / 1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降水方面 B.气温方面 C.天气方面 D.地形方面
2.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其主要原因是(  )
A.四周是海洋 B.纬度位置偏低
C.地势低 D.受季风影响
3.读“我国某地示意图”。夏季A城市比B城市气温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4.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5.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人类活动 C.地球运动 D.地形地势
6.“青藏高原盛夏寒”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
A.纬度 B.海陆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7.(2016八下·衡阳期中)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势高低 D.季风
8.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  )
A.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 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9.(2017八上·梅江月考)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10.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用洗衣机
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拔下插头 D.尽量少使用空调
11.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青岛避暑胜地——地形因素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的运动
C.山前桃花山后雪——纬度因素
D.海南岛终年如夏——海陆位置
12.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降水不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度比较明显
D.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13.下图为小明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小题。
(1)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季风因素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
C.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D.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14.造成下图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季风因素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15.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不同纬度高山的雪线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的高低不同 B.土壤的肥力不同
C.热量的纬度差异 D.植被的覆盖差异
16.下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如果图中温度差异只考虑受地形影响,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处是山顶,甲处是盆地 B.丁处是陡坡,丙处是缓坡
C.乙处是盆地,甲处是山顶 D.丙、丁两处无法判断坡度陡缓
17.(2017八下·东营期中)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18.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结合图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周年往返路径示意图、图4光照图,完成小题。
(1)奥运会期间,青岛昼夜长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
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2)图4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3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19.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b>d,气温a>b B.降水量d>b,气温c>b
C.降水量a>c,气温d>c D.降水量d>c,气温d>c
20.读亚欧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据图回答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年平均气温比③④两地高
B.当④地高温多雨的时候,③地也是高温多雨
C.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⑤地大
D.①②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都比⑤地大
(2)影响②④两地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为(  )
A.纬度因素 B.地形地势 C.人类活动 D.海陆因素
21.读下图,完成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22.根据下面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地点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① 4℃ 29℃
② 12℃
26℃
③ 3℃ 15℃
(1)图中A,B,C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B—③、C—② B.A—①、B—②、C—③
C.A—②、B—③、C—① D.A—③、B—①、C—②
(2)A,C两地在气温上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  )
A.A地气温高于C地气温 B.A地气温低于C地气温
C.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C地 D.A地气温年较差小于C地
(3)造成A,C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纬度略有差异
C.地势高低不同 D.植被状况不同
23.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小题。
(1)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的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2)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二、综合题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跨东西半球的是   。
(2)将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3)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4)地球绕日公转时,   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
(5)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
(6)6月10日,山东潍坊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所以说,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故选: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中学地理的难点内容,也是重点内容,理解答题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海南岛纬度位置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因此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在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要从多方面考虑,寻找影响它的主要因素。
3.【答案】B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图中AB两城市纬度基本相同,但A地距海较远,B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夏季A城市比B城市气温高。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理解答题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D。
【点评】考查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解答。
5.【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山脚下是热带草原,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斑马;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海拔为5895米,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上终年被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这就是形成青藏高原盛夏寒、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7.【答案】C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解: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但是所处的地形差别很大,拉萨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因此二者温度差别很大,故选: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相同纬度的地区气候差异多是由于地形或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
8.【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横断山脉山体高大,山脚下与山顶的相对高差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不同的高度上气候特点不同,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故选B。
【点评】注意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9.【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故选:D.
【点评】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0.【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上学、放学用专车接送需要消耗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该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B、C、D的行为均属于节能减排的行为,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A。
【点评】本题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考查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理解答题即可。
11.【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A.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青岛位于沿海地区,成为避暑胜地,故A不符合题意;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因此会有山前桃花山后雪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地区,终年如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要理解解答。
12.【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所以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理解记忆。
13.【答案】(1)C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像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故选C。
(2)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像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如图)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众多因素中进行合理的选择。
14.【答案】D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结,任意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温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的地图,叫做等温线图。如图等温线和海岸线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以距海远近因素为主,故选D。
【点评】考查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5.【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6.【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在同纬度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从图中看出,甲处形成一个低温中心,因而甲处海拔高,四周海拔低,是山顶地形;乙处形成一个高温中心,因而乙处海拔低,四周海拔高,是盆地地形;丙处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该处坡度陡,丁处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该处坡度较缓。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要理解解答。
17.【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根据箭头可知,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江水多,B位于东部地区,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影响两地气候的因素是地形因素。
18.【答案】(1)B
(2)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8月5日-21日地球运行在夏至和秋分之间,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山东省东营市此时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故选项B符合题意.
(2)读图2可得,图中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逆时针,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图,北极圈以北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1中②点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
19.【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要充分理解地形雨的形成原理。
20.【答案】(1)C
(2)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①②两地纬度高,③④两地纬度低,①②两地比③④两地年平均气温比低,A错误;
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③地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B错误;
⑤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⑤地大,C正确;
①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⑤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①②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都比⑤地小,D错误。
故选:C。
(2)②地纬度高,④地纬度低,影响②④两地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纬度因素;故选A。
【点评】考查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要理解记忆。
21.【答案】(1)C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
(2)A、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故B符合题意;
C、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说明位于南半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22.【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A地距海较远,大陆性特征显著,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温差较大;B地海拔较高,受地势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C地受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较高;故选项A符合题。
(2)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A地气温年较差为29-4=25℃,C地气温年较差为26-12=14℃,A地大于C地,故选项C符合题意。
(3)同纬度的海洋、陆地气温不同,C地位于沿海,受海洋的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小,A地位于内陆,受陆地的影响,气温变化幅度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解题时要综合考虑。
23.【答案】(1)D
(2)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1)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致使高空中空气由市区流向郊区,郊区温度较低,使得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热岛效应城市气流在高空中流向郊区,扩大了污染范围,恶化了郊区的空气质量,所以A、C错;热岛效应导致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市,反而降低了市区温度,所以B错;故选:D。
(2)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提倡“低碳”生活,少用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减弱热岛效应。而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和在郊区建设工业,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热岛效应”增强。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热岛效应的影响,理解解答。
24.【答案】(1)①;②;③
(2)①②③
(3)
(4)地轴;南北回归线
(5)②;③
(6)昼长夜短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低纬度的范围是0°~30°,中纬度的范围是30°~60°,高纬度的范围是60°~90°,①区域位于低纬度;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②区域位于东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③区域地跨20°W经线,即地跨东西半球。
(2)三块阴影区所跨的经度度数和纬度度数一致,经线长度一致,但是纬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①②③。
(3)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俯视,呈逆时针方向。
(4)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5)温带地区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寒带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23.5°N(S)~66.5°N(S)之间的地区地处带,66.5°N(S)~90°N(S)之间的地区地处寒带;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的是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③。
(6)6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山东潍坊在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
【点评】该题考查了地球的运动、半球的划分及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的方法,理解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