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剪纸故事》活动一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 序号 1
内容 分析 学习内容方法: 关系和地位:本课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资源挖掘:探究民间剪纸艺人及剪纸故事。
课标 分析 对应课标: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具体分析:
学情 分析 知识经验:学生对剪纸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过基本的剪对称形,剪内外花纹等剪纸的基本知识。 生活经验: 生活中剪纸的作品也接触过很多,例如上册的套色剪纸等,对剪纸有所了解。 策略经验:南北剪纸风格不同,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也不同。 差异性分析: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不同,90%能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特点,能基本掌握剪刻人物的方法和步骤,并可以掌握锯齿纹、月牙纹的剪纸方法,10%可基本完成作品。
学习 目标 1.能够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特点,并说出剪纸表现的故事。核心素养:文化理解 2.学生体验并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核心素养:美术表现 3.增强学生与民间艺术的情感联系和对剪纸文化的热爱。核心素养:文化理解 (90%的学生能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特点,能基本掌握剪刻人物的方法和步骤,并可以掌握锯齿纹、月牙纹的剪纸方法,10%的学生可基本完成作品)。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特点,并说出剪纸表现的故事。 难点:体验并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突破措施:通过剪纸欣赏,比较南北方剪纸风格,学生分组交流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特点,体验并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 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多媒体课件等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故事导入(目标1) 1.《老鼠嫁女》的故事。 2.引导提问:作者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老鼠嫁女》这个故事的呢?(剪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剪纸故事》。 板书课题:剪纸故事 剪纸简介。 南北方剪纸的不同风格。 学生能初步了解剪纸故事。 学生能思考并回答问题。(剪纸)
二、介绍剪纸 (目标1) 1.剪纸,又叫刻纸,是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情和风俗,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2.欣赏剪纸《戏剧人物》《猫捉鼠》。剪纸采用镂空的方法时,图案必须线线相连,始终是一个整体。 1.学生欣赏剪纸《戏剧人物》《猫捉鼠》,能够观察出线与线相连、形与形的特点。 2.学生能了解南方剪纸以精巧秀美著称;北方剪纸多以粗犷豪放为特征。 指导:教师预设95%的学生能了解南北方剪纸的不同风格。5%的学生需要加强讲解。 补救:教师针对5%的同学再次讲解。
三、尝试练习(目标2、3) 1.中国民间剪纸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为了让突出的部分更引人注目,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装饰纹样, 欣赏《老汉牵驴》剪纸中像锯齿的花纹叫锯齿纹,像月牙的叫月牙纹。锯齿纹和月牙纹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2.学生欣赏剪纸《老汉牵驴》。找到几种花纹?花纹的特点是什么? [补救措施] 3.反馈与指导学生花纹的剪法。针对性的进行演示示范。 1.学生能欣赏《老汉牵驴》剪纸作品,能找出作品中的花纹样式,并了解花纹的特点。 2.学生能尝试着剪出月牙纹和锯齿纹。 指导:教师预设100%的学生能尝试剪出月牙纹和锯齿纹。个别同学剪的不规范。 补救:教师及时指导见得不规范的同学。
四、分组交流(目标3) 1.欣赏剪纸《老鼠上灯台》。 2.分组编故事。 3.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能说说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说说其中的故事,有怎样的感受? 2.学生在组内编故事。 指导:教师预设1.100%的学生能说出剪纸作品的故事及自己的感受。 教师预设2.90%的学生能够编故事,10%的学生需要同学或者教师的提示编故事。 补救: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编故事。
五、展示评述(目标3) 1.学生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的剪纸故事。 2.学生评选出语言优美、故事情节生动的小组。 1.能够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的剪纸故事。 2.能认真倾听欣赏剪纸故事。
五.作业拓展 欣赏剪纸作品,说一说它的故事,和你的感受。 学生能欣赏剪纸作品,能说一说它的故事感受。
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欣赏作品 创编故事 课堂作业 对应目标1 20分钟
板书设计 剪纸故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