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6 17: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化学学科
本试卷包括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和一定互为同系物 B.和互为同位素
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丙酮()和环氧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水中所含质子数为
B.乙醇的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C.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D.的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3.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a可与e反应生成b 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可将e加入浓碱液中制得d的胶体 D.可存在的循环转化关系
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如下模型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是放热过程
B.状态a的总能量大于状态d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中只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该过程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5.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诱捕害虫、测报虫情等.一种信息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羧酸 B.可发生水解反应 C.可发生加聚反应 D.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6.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7.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8.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还原反应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发生反应,转移电子
9.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具有漂白性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生成
10.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可与酸反应
B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
C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高温下会反应
D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A.A B.B C.C D.D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B.用醋酸和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
C.通入冷的溶液:
D.溶液与少量的溶液混合:
12.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3.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及对应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主要成分 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醇 水 蒸馏
B 溴苯 溴苯 溶液 分液
C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溶液 分液
D 乙烷 乙烯 酸性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14.将溶液和溶液混合,充分反应.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再加入适量,振荡 下层液体呈紫色
B 再滴加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C 再加入几滴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D 再滴加溶液 紫色退去
A.A B.B C.C D.D
15.溴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空气“吹出”溴单质是利用了溴单质的氧化性
B.海水中经氧化、吹出、吸收后,可实现溴的富集
C.“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蒸馏塔”内利用沸点的差异分离出溴单质
16.用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① 25 1
② 45 1
③ 25 7
④ 25 1
A.实验①在内M的降解速率为
B.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
C.实验①③证明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
D.实验②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5个小题,共52分.请按要求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7.(10分)按照组成元素可将有机物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Ⅰ.丙烯(CH3CH=CH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丙烯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_____个.
(2)丙烯能使溴水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Ⅱ.由丙烯可以制得多种重要的衍生物,如丙烯酸、乳酸.
(1)丙烯酸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丙烯酸与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的乳酸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
18.(11分)元素周期律、表是我们研究、预测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
Ⅰ.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⑥
原子半径/ 0.030 0.077 0.070 0.066 0.186 0.110 0.106
最外层电子数 1 4 1 5
常见化合价 、 、
(1)写出元素①、③形成的含有10个电子的微粒的电子式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3)元素④的单质与元素⑤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
(4)元素④⑤⑦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5)依据所学知识,任意写出2条能体现元素非金属性⑥<⑦的事实___________.
IⅡ.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6)依据上表,可预测原子半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
(7)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溶液反应的产物有Y和,请写出Y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9分)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的催化氧化.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与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至末,以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表示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相应的字母编号).
(2)由图像可知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证据是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
b.恒容条件下,通入氮气使压强增大,该反应速率加快
c.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改变该反应的限度
d.若仅增大容器容积,则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4)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消耗,同时生成
b.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的浓度与的浓度相等
20.(11分)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Ⅰ.离子反应
(1)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装置如图.接通电源,向该溶液中滴入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①接通电源前,能说明在水中电离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②随着溶液的滴入,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产生白色沉淀,小灯泡亮度变暗,这些现象说明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和浓度降低,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向溶液中滴入的盐酸,测定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B点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有、_______.
②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相同的是_______.
A.溶液和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
C.溶液和溶液 D.浓氨水和浓盐酸
Ⅱ.氧化还原反应
(3)将铁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平行放置在的硫酸铜溶液中,装置如图,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铁片逐渐溶解,石墨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②能证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的现象是_______.
③当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变为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变化_____g[(反应后)(反应前);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
21.(11分)为验证氧化性:,某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甲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步骤:
Ⅰ.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Ⅱ.当丙装置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Ⅲ.打开活塞c,使约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Ⅳ.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Ⅴ.更换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使约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中,证明氧化性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将甲装置与丙装置连接的目的是_______.
(4)现有A、B、C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步骤Ⅲ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步骤Ⅴ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A 既有又有 有
B 有无 有
C 有无 有
上述实验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的是______(用“A”、“B”、“C”代号回答).
(5)若要用以上甲和丙装置证明氧化性,则步骤为:
①往丙的漏斗中加入两种试剂、________和一种溶剂.
②将甲装置中产生的慢慢通入丙中,观察丙的漏斗中溶液颜色变化.
③如果观察到丙中溶液_________则结论正确.
④停止通入
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化学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5 ABCBA 6-10 DCBBA 11-15 CCDCA 16 D
化学方程式条件没写不扣分,配平1分,化学式错误0分。
17.(10分)
Ⅰ.(1)7 (2分)
(2)CH2=CHCH3+Br2→CH2BrCHBrCH3(2分)
(3)CH2BrCH2CH3(1分)
Ⅱ.(1)羧基(1分)
(2)CH2=CHCOOH+CH3OHCH2=CHCOOCH3+H2O(2分)
(3)1(2分)
18.(11分)
(1)NH3 NH2- NH4+的电子式写出一个即可(1分)
(2)第二周期ⅣA族(1分,二可写成2,其它见错0分)
(3)离子键、共价键(1分,错别字0分)
(4)S2->O2->Na+(2分)
(5)H3PO4的酸性弱于H2SO4 、PH3的热稳定性弱于H2S 、磷单质的氧化性弱于硫单质(任写两条即可)(2分)
(6)0.077~0.186(2分)
(7)Na2SiO3+H2SO4=Na2SO4+H2SiO3↓(2分)
19.(9分)
(1)0.625mol·L﹣1·min﹣1(2分,单位不写或写错扣1) a(1分,大写字母0分)
(2)O2足量的情况下,SO2的浓度始终不为0(或者SO3的浓度始终不为5 mol/L)(2分)
(3)bd(2分,答1个给1分,见错0分,大写字母0分)
(4)b(2分,大写字母0分)
20.(11分)
(1)①溶液变红(1分) ②Ba2++2OH-+SO42-+2H+=BaSO4↓+2H2O(2分)
(2)①Ba2+、Cl-(2分) ②B (1分)
(3)①C(2分) ②电流表指针偏转(1分) ③﹣1.28(2分)
21.(11分)
(1)Na2SO3+H2SO4=Na2SO4+SO2↑+H2O(2分)
(2)2Fe3++SO2+2H2O=2Fe2++SO42-+4H+ (2分)
(3)为了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Fe3+(1分)
(4)A、C (2分,答1个给1分,见错0分)
(5)①KSCN(2分)
③先看到下层(CCl4层)由无色变为紫红色,后看到上层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2分,1个现象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