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上杭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6 21: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杭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化学试卷
(总分:100分,完成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52分)
1.有机物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属于皂化反应
B.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
C.棉花、蚕丝都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相同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是天然高分子,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2.下列有关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链状烷烃的分子组成都满足(),彼此都是同系物
B.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
C.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D.正丁烷的四个碳原子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名称为3-甲基丁烧
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为同一物质
D.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4.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则关于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4种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5.已知1,3-丁二烯可发生反应:
。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它与溴发生等物质的量加成反应时生成物不可能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乙、丙、丁中分别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B.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C.丙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丙烯
D.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的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7.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8.分子式为的醇,能发生消去反应,且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我国在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10.已知伞形酮可用雷琐苯乙酮和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雷琐苯乙酮最多有8个碳原子同一平面
B.雷琐苯乙酮和伞形酮均能在NaOH溶液中水解
C.1mol苹果酸最多可与2mol 反应
D.两分子苹果酸的一种脱水缩合产物是
11.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可省去除杂装置的是( )
选项 乙烯的制备 试剂X 试剂Y
A 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酸性溶液
B 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的溶液
C 与浓加热至170℃ NaOH溶液 酸性溶液
D 与浓加热至170℃ NaOH溶液 的溶液
12.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13.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四大题,共48分)
14.(8分)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异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E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3)由B到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5)由D到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15.(12分)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Ⅰ.某化学实验小组将足量加入100mL 0.05mol/L溴水中,溴水褪色。
(1)同学们结合乙醛的结构提出猜想:
甲:乙醛中有氢原子,只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乙:乙醛中有不饱和碳原子,只与溴水发生__________反应;
丙:溴水有氧化性,乙醛只发生氧化反应。
丁:……
(2)为验证猜想,设计定量实验方案:
取褪色后的溶液于反应容器中,滴加足量的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①若丙猜想正确,则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若实际测得,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甲猜想一定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
Ⅱ.为验证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图如图:
(3)能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
(4)a的作用是__________。
16.(16分)己二酸是一种二元弱酸,通常为白色结晶体,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乙醇。实验室中常用碱性溶液氧化环己醇()来制取己二酸。发生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Ⅰ.向烧杯中加入5mL 10%氢氧化钠溶液和50mL水,边搅拌边加入9g (可适当加热),待溶解后,将溶液转入仪器A中,再向仪器C中加入2.1mL(0.02mol)环己醇,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Ⅱ.打开仪器C中的活塞,控制滴加速度,待环己醇滴加完毕反应温度开始下降时,将仪器A加热煮沸8min,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滤纸上做点滴实验,若出现紫色环,可加入适量的亚硫酸氢钠,趁热抽滤混合物,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2~3次,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左右(溶液微黄),冷却至室温。
Ⅱ.滴加浓盐酸酸化,加入少量活性炭,加热煮沸,越热抽滤,滤液经一系列操作后得白色晶体1.95g。已知:不同温度下,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 己二酸 氯化钠 氯化钾
25℃时溶解度/g 2.1 36.1 34.3
70℃时溶解度/g 38 37.8 48
100℃时溶解度/g 160 39.5 56.3
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仪器B中冷却水的进水口是__________(填“a”或“b”)。
(2)步骤Ⅱ中,随环己醇滴速的不同,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在实验过程中应选择曲线__________对应的滴速,理由是__________。
(3)步骤Ⅱ中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步骤Ⅲ加浓盐酸酸化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步骤Ⅲ中“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若己二酸晶体中含有氯化钠,则提纯己二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
(6)该实验中,己二酸的产率为_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17.(12分)化合物F是合成某种抗肿瘤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硝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是α-氨基酸,另一产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1:1且含苯环。
(5)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BCCBB 6-10 DCCBB 11-13 BCB
14.【8分】(1)(1分) (2)羟基(1分) (3)取代反应
(4)
(5)
15.【12分】(1)加成(1分) (2)0.01
不能(1分) 乙醛可能同时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3)紫色石磊溶液变红 (4)安全瓶,防止倒吸
16.【16分】(1)三颈烧瓶 b(各1分,其余每空2分)
(2)F 氧化过程应在小于50℃下进行,温度升高过快,产生的副产物较多,会降低己二酸的产率
(3)还原过量的,防止在后续操作中将盐酸氧化
(4) (5)冷却结晶 重结晶 (6)66.78%
17.【12分】
(1)醛基 (酚)羟基(各1分,其余每空2分)
(2) (3)取代反应 (4)
(5)(每步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