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6 15:04:31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八上·濮阳开学考)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答案】B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2017八上·滨州月考)国共谈判后,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了全面内战。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全面内战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
3.(2018八上·高邮期末)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国民党进攻上党地区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
A项不能体现“内战爆发”,指的是战争的爆发,A不合题意;
B项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进攻陕甘宁解放区,B不合题意;
C项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C符合题意;
D项是在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进攻上党地区。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需是熟悉全面内战爆发的过程,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的爆发。
4.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答案】D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内战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玩弄起真内战,假和平的手法,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经过斗争最终签署 了《双十协定》,但很快蒋介石就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
A项的时间是1915年;
B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C项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5.1945年8月《新华日报》重庆报道:“待望的人终于到了!机门才开,就是一片鼓掌的声音。毛泽东!坚强地领导着中国人民为抗战、团结和民主而斗争的人,就站在大家前面了!一片光和摄影机发动的声音,赫尔利大使陪着毛泽东下机,接着是张治中将军和周恩来、王若飞同志……”这篇报道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 长征三大主力会师 B.中共七大召开
C.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D.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信息,不难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6.1947年,华东野战军通过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哪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孟良崮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7.《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0月8日”和信息“我们已经一致了,和平、民主、统一、团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1945年10月重庆谈判达成的和平建国的协定的时候召开的晚宴。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2018八上·莆田月考)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  )
A.攻坚战 B.地雷战 C.麻雀战 D.运动战
【答案】D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故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运动战。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内战爆发的额时间和标志。本题难度适中。
9.(2017八上·山西月考)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答案】B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
10.(2017八上·含山月考)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  )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重点进攻的开始
C.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D.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重点进攻的开始是在1947年3月开始,与题意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国共合作完全破裂,故C不符合题意;
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体现不出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故D不符合题意;
“进攻中原解放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的爆发。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国共合作和破裂这一历史事件的追溯,通过国民党的进攻,反映出国民党军队想要消灭共产党的野心,中考过程中,国共的内战爆发是高频考点。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5八上·南昌期末)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绷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材料二: 不少同志义愤地说:谈判自然可以……但是,要谈判,请他蒋介石自己到延安来……毛泽东决定亲自出去……还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这表明毛泽东已经充分考虑到此行的危险。
材料三: 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握手持续80秒。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1)根据材料一说说,从1927﹣1936年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材料二中提及的谈判是什么历史事件?国共为“国内和平”达成何协定?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共间的合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答案】(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努力.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①根据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绷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27﹣1936年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犯下的罪行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②据材料二“但是,要谈判,请他蒋介石自己到延安来…毛泽东决定亲自出去…还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可知,谈判是重庆谈判。国共为“国内和平”签订“双十协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③本题为综合概括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努力。
【点评】本题考查1927﹣1936年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犯下的罪行和重庆谈判。
12.(2016八上·武安期末)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图一事件的结果对中国国内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这两个结果的产生都是通过什么途径?选择这种途径解决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案】(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谈判(或协商).出发点:中华民族利益。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1)由图一及上面的信息“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可知,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由图二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可知,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西安事变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得以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重庆谈判最后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2)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是通过谈判(或协商)途径解决的。选择这种途径解决的根本出发点是从大局出发,站在中华民族利益之上。故答案为:(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谈判(或协商)。出发点:中华民族利益。(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以重要历史图片为背景,考查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没有诚意;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得人心者得天下。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可知,国民党没有诚意;根据所学可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根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此举将战争打倒国统区,对国民党首都南京和重镇武汉形成威胁。
(3)诗中指南京的是首句中的“钟山”,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故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三则材料有关的事件分别是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根据所学可知,他们的作用是: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从国民党由统治到灭亡的史实可知,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谈判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本题主要考查占领南京的诗句。(4)本题主要考查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八上·濮阳开学考)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2017八上·滨州月考)国共谈判后,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了全面内战。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3.(2018八上·高邮期末)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国民党进攻上党地区
4.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5.1945年8月《新华日报》重庆报道:“待望的人终于到了!机门才开,就是一片鼓掌的声音。毛泽东!坚强地领导着中国人民为抗战、团结和民主而斗争的人,就站在大家前面了!一片光和摄影机发动的声音,赫尔利大使陪着毛泽东下机,接着是张治中将军和周恩来、王若飞同志……”这篇报道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 长征三大主力会师 B.中共七大召开
C.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D.抗日战争胜利
6.1947年,华东野战军通过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哪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7.《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8.(2018八上·莆田月考)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  )
A.攻坚战 B.地雷战 C.麻雀战 D.运动战
9.(2017八上·山西月考)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0.(2017八上·含山月考)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  )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重点进攻的开始
C.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D.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5八上·南昌期末)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绷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材料二: 不少同志义愤地说:谈判自然可以……但是,要谈判,请他蒋介石自己到延安来……毛泽东决定亲自出去……还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这表明毛泽东已经充分考虑到此行的危险。
材料三: 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握手持续80秒。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1)根据材料一说说,从1927﹣1936年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材料二中提及的谈判是什么历史事件?国共为“国内和平”达成何协定?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共间的合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12.(2016八上·武安期末)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图一事件的结果对中国国内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这两个结果的产生都是通过什么途径?选择这种途径解决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全面内战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
3.【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
A项不能体现“内战爆发”,指的是战争的爆发,A不合题意;
B项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进攻陕甘宁解放区,B不合题意;
C项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C符合题意;
D项是在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进攻上党地区。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需是熟悉全面内战爆发的过程,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的爆发。
4.【答案】D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内战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玩弄起真内战,假和平的手法,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经过斗争最终签署 了《双十协定》,但很快蒋介石就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
A项的时间是1915年;
B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C项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信息,不难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6.【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孟良崮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7.【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0月8日”和信息“我们已经一致了,和平、民主、统一、团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1945年10月重庆谈判达成的和平建国的协定的时候召开的晚宴。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D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故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运动战。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内战爆发的额时间和标志。本题难度适中。
9.【答案】B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
10.【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重点进攻的开始是在1947年3月开始,与题意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国共合作完全破裂,故C不符合题意;
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体现不出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故D不符合题意;
“进攻中原解放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的爆发。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国共合作和破裂这一历史事件的追溯,通过国民党的进攻,反映出国民党军队想要消灭共产党的野心,中考过程中,国共的内战爆发是高频考点。
11.【答案】(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努力.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①根据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绷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27﹣1936年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犯下的罪行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②据材料二“但是,要谈判,请他蒋介石自己到延安来…毛泽东决定亲自出去…还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可知,谈判是重庆谈判。国共为“国内和平”签订“双十协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③本题为综合概括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努力。
【点评】本题考查1927﹣1936年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犯下的罪行和重庆谈判。
12.【答案】(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谈判(或协商).出发点:中华民族利益。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1)由图一及上面的信息“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可知,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由图二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可知,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西安事变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得以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重庆谈判最后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2)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是通过谈判(或协商)途径解决的。选择这种途径解决的根本出发点是从大局出发,站在中华民族利益之上。故答案为:(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谈判(或协商)。出发点:中华民族利益。(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以重要历史图片为背景,考查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13.【答案】(1)没有诚意;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得人心者得天下。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可知,国民党没有诚意;根据所学可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根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此举将战争打倒国统区,对国民党首都南京和重镇武汉形成威胁。
(3)诗中指南京的是首句中的“钟山”,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故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三则材料有关的事件分别是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根据所学可知,他们的作用是: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从国民党由统治到灭亡的史实可知,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谈判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本题主要考查占领南京的诗句。(4)本题主要考查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